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5岁。因发热、咳嗽、咳痰、乏力消瘦2个月余人院。患者20064月1日因劳累受凉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无明显时间规律咽痛、咳嗽、咳痰,无胸痛,痰白色黏痰,量20~30ml/d,在当地诊所静滴抗感染药(药物不详)治疗3d仍不规律发热,咽痛好转,咳嗽、咳痰无减轻,于20064月17日就诊广州市某三甲医院,胸部x线片示双肺间质性病变,左上肺有肺泡形成纵隔数个淋巴结肿大,行特殊治疗。步诊治,患者于20065月11日至我院就诊,呼吸科以肺部感染收住院。查血常规白细胞6.47×10^9/L,其中淋巴细胞百分比30.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9.2%,血红蛋白117g/L,血小板331×10^9/L,纯结核蛋白衍生物PPD(-),结核抗体弱阳性,血沉82mm/h;痰找见抗酸杆菌、真菌,普通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 标签: 咽拭子 非HIV感染 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
  • 简介:目的明确侵袭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在慢性重型乙肝患者中发病情况主要病因。方法依据IFI和乙肝诊断标准,筛选上海长征医院感染科慢性重症乙肝患者,60例IFI病例组,66例未发生IFI对照组,进行回顾分析。结果IFI患病47.62%,病死40%。乙肝病毒DNA水平最主要危险因素,当DNA高于3.16×10^3copies/mL,IFI发病可能增大。结论慢重肝患者IFI患病和病死超出临床预期,降低DNA拷贝可延缓乙肝进展,在预防治疗IFI中亦具积极意义。

  • 标签: 慢性重型乙肝 侵袭性真菌感染 DNA 危险因素 白念珠菌
  • 简介:皮肤癣菌又称皮肤丝状真菌,有下列三属(见表1),都只侵犯体表角化组织(皮肤、毛发、指甲和染菌物体感染。1毛癣菌属1.1红色毛癣菌直接镜检皮屑,分支、分隔菌丝有时可断裂或关节孢子状。毛发:发外型感染表现为发外孢子排列成串;少数发内型感染,孢子在发内排列成链状。毛发穿孔试验阴性。

  • 标签: 皮肤癣菌 特征 鉴定
  • 简介: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factor-1,HIF-1)细胞在低氧状态下起重要作用核转录因子。体内真菌感染部位常形成缺氧微环境,从而激活HIF-1并在抗真菌感染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该文就HIF-1结构、活性调控相关信号通路,真菌感染与缺氧关系,HIF-1对宿主抗真菌免疫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缺氧诱导因子-1 抗真菌免疫 烟曲霉 组织胞浆菌 白念珠菌
  • 简介:年来,研究已经评价大量具有潜在诊断价值标志物,尤其应用念珠菌特异性抗原血清抗体早期诊断侵袭念珠菌有了长足进展。如HWP1、ENO1等IgG抗体单个或多个组合快速准确地诊断早期念珠菌,不仅适用于免疫正常患者,而且适用于免疫受损患者,因此,在临床上具有潜在巨大应用价值。

  • 标签: 侵袭性念珠菌病 抗体 IGG 早期诊断 HWP1抗体
  • 简介:目的了解本地区生殖念珠菌病原真菌构成及其体外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YBC鉴定卡对患者1164份生殖标本致病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菌株对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和特比萘芬药敏情况。结果共分离9295株念珠菌,其中念珠菌85.76%,近平滑念珠菌7.46%,光滑念珠菌3.39%,其他念珠菌3.39%。295株念珠菌对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和特比萘芬敏感性分别为99.66%、97.29%、89.83%、72.22%、46.44%和36.61%。结论本地区生殖念珠菌病患者致病菌分布白念珠菌为主,体外药敏显示制霉菌素、酮康唑和氟康唑有较好敏感性。

  • 标签: 生殖道念珠菌病 病原真菌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膜炎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膜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预后。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全部为首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和头痛症状,多表现为轻度头痛和低热。3例患者隐球菌涂片和培养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分别给予两霉素B脂质体、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等抗真菌治疗,其中1例合并两霉素B鞘内注射。经2~4个月治疗,4例隐球菌涂片转阴,临床症状消失,均在我院随访,至今复发。结论肾移植术后隐球菌膜炎首发症状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早期明确诊断、多科室协作、规范足量治疗提高此救治成功关键。

  • 标签: 肾移植 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病
  • 简介:目的寻找在最短时间内能为假丝酵母菌鉴定提供最多信息简易培养方法。方法在同个平板内用分区划线法、多点接种小培养对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假丝酵母菌。结果个平板内同时使用三方法接种培养。可从分区划线法、多点接种法观察到菌落全貌(如颜色、质地、形态)、种类、数量生长特性等。可用显微镜从小培养中看到假丝酵母菌孢子和菌丝结构。结论由于假丝酵母菌种类繁多导致假丝酵母菌临床感染表现不同,临床诊断和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室检查结果,因此寻找快速有效鉴定方法至关重要。个平板内同时用三方法接种标本进行培养,可大大提高假丝酵母菌检出鉴定效率,并能判定分离假丝酵母菌目的菌株还是污染菌。

  • 标签: 假丝酵母菌 分区划线法 多点接种法 小培养 鉴定效率
  • 简介: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曲霉气定植及其发生侵袭性感染风险。方法回顾2003—2004南京八一医院和上海长征医院56例肝移植患者进行连续组织学检查和曲霉培养结果。结果24例患者被分离曲霉,2例发生侵袭烟曲霉感染。这2例患者在移植6个月内都有烟曲霉定植,并且都死亡,占所有移植死亡29%。无曲霉定植都未发生侵袭曲霉感染。结论肝移植术后侵袭曲霉感染较为少见,常致死,曲霉定植常见由于气管侵袭曲霉感染发生在有烟曲霉定植移植6个月内患者,所以在此期间进行预防治疗能否有效降低侵袭曲霉感染值得研究。

  • 标签: 肝移植 曲霉定植 真菌培养
  • 简介:随着艾滋(AIDS)疫情蔓延,患者人数日益增多,隐球菌膜炎发生明显上升,尤其在东南亚、南部和东部非洲。有研究显示,即使在发达国家AIDS合并隐球菌膜炎病死也约为10%~25%,在资源有限地区该比例可高达43%。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04~2006收治住院艾滋患者中,11.7%(10/85)患有隐球菌膜炎;37.5%(3/8)死亡病例死于隐球菌膜炎

  • 标签: 艾滋病 隐球菌性脑膜炎 治疗原则
  • 简介:报道1例枝孢枝孢霉所致囊肿痤疮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患者男,21岁,主因"面颈部结节、囊肿"5a就诊。根据囊液真菌镜检培养阳性、病理发现分枝分隔菌丝等特征诊断"暗色丝孢霉病"。经4个月伊曲康唑400mg/d口服治疗,患者面部皮损基本消退,遗留轻度瘢痕。

  • 标签: 枝孢样枝孢霉 囊肿性痤疮 暗色丝孢霉病
  • 简介:皮肤黏膜微生态指寄居在人体体表和与外界相通腔道微生物群落与人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在皮肤黏膜结构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微生态环境。微生态可对人体疾病、健康产生不可忽视影响,因此围绕该领域研究不容忽视。以往微生态研究通常基于传统培养方法,存在诸多无法克服缺陷和不足。随着PCR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PCR相关各种分子技术以其各自特点在不同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皮肤黏膜 微生态 PCR相关技术
  • 简介:为了提高串红品种资源利用效率,从20个数量性状和5个质量性状方面对我国主栽20份串红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串红表型多样丰富,品种间表型性状变异程度较高。外引与中国两个类群间表型变异程度丰富都比较相似。25个表型性状Shannon-Weaver多样指数变化于0.23~1.97之间,数量性状中主茎直径、花冠直径、叶柄长、始花时间和花间长多样指数较高,质量性状中则以叶面泡状突起程度叶柄显色强度多样指数较高。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对总体方差累计贡献达83.96%前5个主成分,可反映串红资源总体形态表现。20份资源间平均遗传距离约为7.0,在欧氏距离约为8.5时,参试20份资源可分为高生和矮生两大类,前者仅包含1个品种(篝火),而后者包含19个品种,在欧氏距离约为7.2处又可进步分为4个亚类。

  • 标签: 一串红 表型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即G实验)对院内侵袭真菌感染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11~2017.4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患者中院内侵袭真菌感染高危患者132例,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使用MB-80微生物快速检测动态系统及其试剂进行检测,用ROC曲线比较G实验、真菌培养、G实验联合真菌培养检测结果。结果132例高危院内IFI感染患者中,共有43例诊断院内侵袭真菌感染,真菌培养敏感度67%,特异度96%,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是0.72和0.80,G实验敏感度70%,特异度88%,PPV和NPV分别是0.73和0.86;G实验真菌培养检测敏感度提高84%,特异度提高92%,阳性预测值0.78,阴性预测值0.92;G实验Youden指数0.58,真菌培养Youden指数0.63,联合检测Youden指数提高到0.76;G实验结果、真菌培养结果联合检测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7,0.7570.798。结论G实验快速、简便、实用侵袭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联合传统真菌培养可提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诊断价值。

  • 标签: (1-3)-β-D葡聚糖 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 真菌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侵袭真菌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研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20141~6月间临床G试验住院患者结果,分析G试验诊断真菌感染敏感性、特异性、符合、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等能力指标。结果真菌感染组G试验检测值228.4±250.1pg/mL,非真菌感染组G试验检测值32.6±13.6pg/mL,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G试验对真菌感染敏感性、特异性、符合、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83%、92%、88%、89%、87%、0.75。结论G试验真菌感染重要早期实验室指标之,对其合理应用可有效提高真菌感染诊治水平,特别是阴性结果对排除真菌感染意义更大。

  • 标签: (1 3)-β-D-葡聚糖 G试验 侵袭性真菌病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分析非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临床特点提高对非HIV患者马内菲蓝状菌认识。方法分析并总结9例马内菲蓝状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结果6例无基础疾病,3例有基础疾病,6例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5例患者有骨损坏,2例有皮疹,淋巴结肿大7例,贫血7例,脾增大7例,肝5例,体重下降5例,6例患者接受抗结核或非结核治疗。最后有6例患者治愈或好转,3例死亡。结论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是非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主要原因。非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早期诊断困难,尤其需与结核等疾病相鉴别。抗真菌治疗与患者预后有密切相关

  • 标签: 马内菲青霉菌 非艾滋病患者 播散真菌感染 马尔尼菲蓝状菌
  • 简介:目的探讨尖端赛孢子菌实验室检测方法,了解其对5常用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通过对相关文献复习,熟悉真菌鼻窦炎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将1例尖端赛孢子菌引起真菌鼻窦炎患者经鼻内腔镜手术切除团块用10%KOH压片镜检、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沙堡弱培养基培养、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到。分离株应用E-test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鉴定为尖端赛孢子菌。5药物对其MIC范围分别为:伏立康唑0.064μg/mL,卡泊芬净1.500μg/mL,氟康唑16.000μg/mL,两霉素B〉32.000μg/mL,5-氟胞嘧啶〉32.000μg/mL。结论尖端赛孢子菌引起真菌鼻窦炎国内少见报道,易与肿瘤相混淆;实验室检测对正确诊断起决定性作用;行鼻内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了解该菌耐药性对指导抗真菌治疗尤为关键。

  • 标签: 真菌性鼻窦炎 尖端赛多孢子菌 耐药性
  • 简介:真菌感染逐年增加,除了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肿瘤、艾滋等致人免疫低下发生真菌感染重要发病因素外,现在人们对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真菌感染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资料已将中性粒细胞减少作为真菌感染主要因素,尤其在血液病患者、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其粒细胞变化,避免因此造成真菌感染。为了解住院患者在粒细胞减少情况下发生真菌感染情况及其真菌种类,研究对2002~20043发生真菌感染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粒细胞减少 真菌感染 基础疾病
  • 简介: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生物,与人类维持着共生状态。但是,随着广谱抗细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广泛应用,艾滋、恶性肿瘤等疾病发病增加,以及器官移植、各种创伤检查手段开展,真菌感染感染性疾病中比例也明显升高。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断真菌感染,占得治疗先机,成为临床医师关注重点。

  • 标签: 降钙素原 真菌 细菌
  • 简介:目的介绍从酵母、无绿藻丝状真菌中提取DNA用于PCR反应方法。方法所用菌种包括临床分离未知菌株和保藏菌株共23株:未知酵母菌(5株)、真皮毛孢子菌(1株)、糠秕马拉色菌(1株)、季也蒙念珠菌(5株)、未知丝状真菌(6株)、无绿藻(1株)、烟曲霉(2株)、拟青霉菌(1株)、茎点霉(1株)。用溶细胞酶(lyticase)结合Biospin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A260/A280检测纯度并计算质量浓度,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真菌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区ITS基因,经PCR扩增检验所提取DNA质量。结果成功提取所有23株真菌基因组DNA,其纯度质量浓度能满足PCR反应要求。结论用溶细胞酶结合Biospin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从酵母菌、无绿藻丝状真菌提取DNA可用于PCR反应。

  • 标签: DNA提取 真菌 DNA提取试剂盒 溶细胞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