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尖端赛多孢子菌(Scedosporiumapiospermum)即波氏假阿利什菌的无性型,是一种侵袭较强的条件致病菌。1病因和发病机制尖端赛多孢子菌广泛分布于各种自然材料中,如沼泽、湿地、污水、腐物、咸水等。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多发生于艾滋病、器官移植、淋巴瘤、白血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也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如外伤、污水淹溺、HELLP综合征等。

  • 标签: 尖端赛多孢子菌 真菌感染 侵袭性真菌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念珠菌包皮龟头炎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菌种分布及治疗。方法对本院性病门诊中确诊的56例念珠菌包皮龟头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临床特征、诱发因素、菌种分布及治疗经验。结果56例念珠菌包皮龟头炎发病平均年龄(34.11±9.92)岁,25~40岁青年人占67.9%(38/56);包皮过长者87.5%(49/56),有糖尿病史14.29%(8/56)。56例患者念珠菌培养阳性48人(85.71%),共分离到49株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44株(91.84%),近平滑念珠菌4例(8.16%)。所有患者予舍他康唑乳膏外用,5例症状严重患者联合伊曲康唑口服,76.79%(43/56)的患者获得临床和真菌学治愈,1个月后随访无复发。结论念珠菌包皮龟头炎好发于青年人,白念珠菌仍是其最常见的病原菌,外用舍他康唑乳膏临床获得较好的疗效,为提高治愈率和避免再感染,治疗期间应避免性行为。

  • 标签: 包皮龟头炎 念珠菌 舍他康唑 伊曲康唑
  • 简介:念珠菌是常见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在皮肤、黏膜等部位与宿主共存.当正常寄居部位的微生态环境失调或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时,易侵入体液及器官,引起念珠菌病.近年来,侵袭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显示,美国念珠菌病医院感染率为0.28‰~0.96‰,欧洲为0.2‰~0.38‰.拉丁美洲念珠菌院感率为1.2‰~5.5‰,若伴长期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发热,医院感染率可升至7%[1].

  • 标签: 念珠菌病 抗原 抗体 检测
  • 简介: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预后。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全部为首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和头痛症状,多表现为轻度头痛和低热。3例患者隐球菌涂片和培养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分别给予两霉素B脂质体、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等抗真菌治疗,其中1例合并两霉素B鞘内注射。经2~4个月治疗后,4例隐球菌涂片转阴,临床症状消失,均在我院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肾移植术后隐球菌脑膜炎首发症状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早期明确诊断、多科室协作、规范足量治疗是提高此病救治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肾移植 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病
  • 简介: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筛选出22对有效引物,对陕西省17个有色稻品种的遗传多样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5.8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态信息含量在0.49-0.89之间,平均值为0.73。SSR聚类分析表明,陕西省17个有色稻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相似系数0.24处可以分为2类,其中绿稻单独聚为一类。用11个农艺性状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为7.22处绿稻和其他品种聚为两类。

  • 标签: 色稻 SSR标记 多态性
  • 简介:真菌角膜炎是严重的致菌眼病,本文报告我院于2011年诊治的3例念珠菌致真菌角膜炎,这有助于了解在本地区该疾病的致病菌及主要特点。

  • 标签: 念珠菌 真菌性 角膜炎
  • 简介:为掌握山丹种质资源花器官的多样,对国内山丹资源进行引种种植观测。结果表明,25个山丹居群的花器官性状表现出一定差异。差异主要来源于花蕾毛的有无、花瓣宽、反卷度及花色等性状,其中花朵直径、花药长与地理因子(经度、纬度、海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根据主要花器官性状对25个居群进行类平均UPGMA聚类,可以分为5类,结果表明山丹居群花器官性状的聚类与地理位置及海拔都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山丹 种质资源 花器官 居群 多样性
  • 简介:选取国家种质库保存的481份小扁豆种质资源进行形态标记遗传多样分析,表明14个形态性状的平均变异类型达8.79个,平均遗传多样指数(I)为1.8149。16个不同地理来源群体间显示出显著的形态标记遗传多样差异,国外群体的遗传多样水平略高于国内群体。国内山西小扁豆种质资源的,值(1.573)仅次于,值最高的国外ICARDA群体(1.683)。研究结果显示,西北部省份是我国小扁豆资源遗传多样最丰富的地区,应加强该区域小扁豆资源的进一步搜集、保护和研究。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481份参试资源划分为6大组群,各组群特征表现各异,变化丰富。

  • 标签: 小扁豆 种质资源 形态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 简介: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死率较高。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真菌药物。本文就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及对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隐球菌性脑膜炎 抗真菌药物 治疗
  • 简介:采用GIS、BioDiversity等技术,基于云南丰富的气候类型、特异的民族生境和多样的稻种资源条件,分析与观察了6081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多样在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中的表现,结果表明:①不同气候环境对稻种资源的资源量和多样的形成有显著作用。②稻种多样从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北温带逐渐减小。反之增大,结合各气候带的海拔和温度变化规律看,随海拔升高、温度降低而减小,反之亦然。籼粳亚种的多样与稻种多样呈现同样趋势。早、中、晚稻多样在南温带、北热带和中亚热带相对较大;水、陆稻多样在北热带、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相对较大;而与饮食文化相关的粘糯、特种稻多样富聚区主要集中在北热带地区。③根据稻种多样在各气候带中的分布可分为:低富聚气候带(指中温带和北温带)和富聚气候带(指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南温带)。④稻种多样在各类稻区中呈现:水、陆稻区〉单、双季籼稻区〉一季粳、籼稻区〉一季粳稻区。

  • 标签: 稻种资源 多样性 生态地理分布
  • 简介:旨在评价薏苡属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为品种改良和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108份薏苡属种质资源的2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多样分析和分类。结果表明,全部材料涵盖了薏苡属的2个种和4个变种,除了花药色表现一致,9个描述型性状(芽鞘色、叶鞘色、幼苗叶色、柱头色、幼果颜色、果壳色、喙的有无、总苞形状、总苞质地)的多样指数在0.55~1.65之间,12个数值型性状(株高、着粒层、主茎粗、叶长、叶宽、总分蘖数、有效分蘖数、主茎节数、分枝节位、百粒重、粒长、粒宽)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3.0%~60.1%。相关分析发现,大部分数值型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而主成分分析将表型性状分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7.4%。聚类分析将108份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Ⅰ类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小、节数少和分枝节位低等特点;Ⅱ类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地区及东南亚的较低纬度地区,表现为植株高度、茎粗、节数及叶片大小等表现中等、分蘖数偏低等特点;Ⅲ类分布中国西南地区,主要表现为植株茎秆高大粗壮、叶片大、节数多和分枝节位高、分蘖多、生物量大等特征。大部分材料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和不同的表型特征,可以作为薏苡新品种选育和改良的优异亲本材料。

  • 标签: 表型 种质资源 多样性 薏苡
  • 简介:目的播散隐球菌病1例临床及实验研究。方法患者男,72岁,红皮病1年2个月,口服醋酸泼尼松治疗,双下肢出现结节、溃烂6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皮损组织真菌培养、尿素酶试验、PCR扩增测序比对明确诊断,同时做胸部及脑部CT。结果皮损组织病理显示为感染肉芽肿改变,可见大量圆形和椭圆形酵母细胞。皮损组织真菌培养可见酵母样菌落生长,菌株尿素酶试验阳性,ITS区测序比对鉴定为新生隐球菌grubii变种。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阳性(++++)。胸部CT显示左下肺后基底段空洞性病灶。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由新生隐球菌grubii变种引起的播散隐球菌病。给予患者静滴氟康唑400mg/d治疗2周,之后改口服300mg/d治疗,3个月后结节皮损全部消退,胸片显示左肺陈旧性病变,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阳性(++)。治疗15个月后,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仍阳性(++)。结论对该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为临床明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确定菌种需要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

  • 标签: 播散性隐球菌病 新生隐球菌grubii变种 氟康唑 红皮病
  • 简介:探讨2种分子标记技术在沉香属药用植物遗传多样研究中的应用。用ISSR和AFLP分子标记分析了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地17份沉香属植物的遗传多样。14个ISSR引物、8对AFLP引物分别检测到119、919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3.95%、86.94%。由于AFLP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位点检测效率,AFLP标记分析的遗传多样参数高于ISSR。虽然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用Mantel检测对2种方法检测的遗传一致度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r=0.7705,P=0.0003)。ISSR标记与AFLP标记均能应用于沉香属植物的遗传多样研究。2种标记的研究结果均揭示出沉香属植物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水平。

  • 标签: 沉香属 遗传多样性 ISSR AFLP
  • 简介:倒伏一直是影响我国甜高粱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调查了58份甜高粱品系与抗倒伏性相关的农艺性状。依据倒伏系数,制定分级标准,对抗倒伏进行了鉴定、分级和评价,并对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相关、因子和聚类分析,以期为甜高梁抗倒伏品系的选择和组配抗倒伏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抗倒伏性相关的农艺性状多样指数均较大,遗传变异丰富。在遗传距离2.57处,58份甜高粱品系可聚类分为8个类群。甜高粱倒伏系数的3个主因子代表90%以上信息,第1主因子包括株高、重心高度和主茎秆鲜重,第2主因子为茎秆抗折力,第3主因子为茎粗,育种中应加强选择。保持系品系Tx3047B、Tx3048B、墨彩B、张02427B、抗蚜60B、MAMAMAMA、R111B/Sug中杆、P236/R111—1、E35/糖/9047B的倒伏系数小,抗倒伏好。恢复系品系甜C-1.1杂-1、HAT-1、15069、帚黄矮/品02283的抗倒伏好。

  • 标签: 甜高粱 抗倒伏性 相关性分析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本研究选用了来自国外及国内的68份分蘖型谷子进行了表型及遗传多样分析。表型分析表明,质量性状以绿鞘、白谷黄米、圆锥穗、松散穗码居多,数量性状变异系数除出谷率较小外,其他性状表现了丰富的遗传变异,来自山西的小软谷单株穗重、单株穗粒重、千粒重均为最高,而来自黑龙江的大青谷单株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均为最低。遗传多样分析结果表明,77对引物共检测出202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可检测到1~6个位点不等,平均为2.62个;77对引物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0283~0.6974之间,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4169,68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9~0.96,平均值为0.68。利用软件NTSYSpc2.10的UPGMA聚类方法对68份谷子分蘖材料进行了聚类,这些材料被划分为4个类群,即Ⅰ、Ⅱ、Ⅲ和Ⅳ。Ⅰ类群主要来自西北地区谷子分蘖种质,Ⅱ类群主要来自国外谷子分蘖种质,Ⅲ类群包括华北、华东和东北的谷子分蘖种质,Ⅳ类群仅包括一个种质。结合表型鉴定出10份优势谷子分蘖种质。这些结果揭示68份谷子分蘖种质遗传多样较好,研究结果为挖掘谷子分蘖优良基因及谷子分蘖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谷子分蘖种质 表型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 简介:用5.500g/L盐水溶液对3~5叶期高粱幼苗进行处理,用幼苗相对成活率对568份高粱种质进行分级,结果显示:5%的种质具有3级以上的耐盐。此法可以用来进行大量种质的苗期耐盐筛选。根据植株在不同舍盐量的盐碱地上生长的性状差异,对成株期的高粱进行耐盐鉴定,利用处理间性状的差异及各性状与穗重和秆重的相关构建一个耐盐指数来评价材料对盐碱的耐性,从而对18个高粱品种和品系进行了分级,以适合于盐碱地推广品种的筛选。

  • 标签: 高粱种质 耐盐评价 筛选 分级
  • 简介:利用33对SSR引物对来自中国16个省的46份野生芒(Miscanthussinensis)种质进行遗传多样分析。结果显示:(1)3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87条DNA条带,75条为多态条带,占86.21%,条带大小范围80~310bp;(2)遗传多样参数分析结果:Shannon’s信息指数(1)变幅为0.020—1.522,平均为0.745,引物多态信息含量(P1C)变幅为0.040~0.738,平均为0.445,遗传相似系数(GS)的变幅为O.315~0.933,平均为0.569,说明我国芒种质资源遗传基础宽,遗传多样丰富;(3)相似系数UMPGA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PCA)结果一致,可将46份种质分为3大类群,类群I主要由中部芒组成,类群Ⅱ主要由北方芒组成,类群Ⅲ主要由南方芒组成,西南芒在每个类群中均有渗透,这一结果说明芒种质资源的遗传分化与其种源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但与地理起源不能完全吻合。

  • 标签: 种质资源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 简介:采用PEG6000胁迫处理对国内不同地区育成的56个糜子品种的芽期抗旱进行了鉴定,并用直接评价和综合评价法对其抗旱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20%(W/V)PEG6000处理的56个品种与对照相比性状之间差异显著,品种抗旱存在较大差异。用直接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相结合鉴定出强抗旱品种3份,分别是晋黍2号、陇糜5号和陇糜8号。相对发芽率、相对芽干重、相对根干重、贮藏物质相对转运率4项指标可作为糜子芽期抗旱鉴定评价指标,相对发芽率法和加权隶属函数值法是比较理想的糜子芽期抗旱评价方法。

  • 标签: 糜子 芽期 抗旱性 评价方法
  • 简介:为了揭示春兰品种的遗传多样和亲缘关系,为春兰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采用AFLP技术对51个春兰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分析,经筛选得到了8对条带清晰、多态高的引物,共扩增出1315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条带为1217条,平均1对引物扩增条带164条,多态带152条,多态位点频率为92.5%,表明春兰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49个品种含有特有带。51个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01-0.716,聚类分析表明,51个春兰品种共分为5个类群,来自同一地区的品种并没有聚在一起,表明春兰品种的遗传背景混乱。AFLP分子标记技术能有效地分析春兰品种的遗传多样和亲缘关系。

  • 标签: 春兰 品种 AFLP 遗传多样性
  • 简介:以收集自内蒙古11个盟市的20个野生马蔺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13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不同种质间的亲缘关系、遗传变异特性及其原因,为马蔺的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和育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的马蔺种质农艺性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性,变异系数范围为9.72%~300.00%,变异系数较大的性状是千粒重、胚长和发芽率,变异系数较小的性状是株高和叶宽。(2)千粒重、发芽率、吸水率、胚长、胚乳长、种子长、生殖枝数、营养枝数、叶宽、株高10个主要性状是引起不同来源马蔺种质农艺性状分化的主要指标。(3)各农艺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经度、纬度、海拔高度是引起马蔺种质变异的主要因素,胚长、千粒重、吸水率易受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4)来源不同的20个马蔺种质聚为4类,绝大多数种质材料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经、纬度相近或小生境相似的种质聚为一类。

  • 标签: 马蔺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