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FK)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28只眼)角膜炎患者结合病史,首诊采用经济快捷、可反复操作的氢氧化钾湿片法检查,并同时做真菌培养及药敏。将临床确诊为FK的28例轻症患者进行局部清创、碘酊烧灼、病变区角膜基质内注射氟康唑,0.5%氟康唑点眼15min1次,口服伊曲康唑0.2/日。根据病情可隔日注射和调整用药种类、数量和给药方法。结果28只眼中,26只眼痊愈;2只眼3次注射后无效而联合手术治疗痊愈。结论FK的首诊湿片法检查是FK明确诊断的捷径,尽可能地提高初次诊断的正确率至关重要。清创、碘酊烧灼、病变区角膜基质内注射等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使绝大多数早期轻症FK患者达到临床治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用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显效32例,占总数的80.0%,有效7例,占总数的17.5%,无效1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显效25例,占总数的62.5%,有效8例,占总数的20.0%,无效7例,占总数的17.5%,总有效率为82.5%,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一方面分析导致真菌性角膜炎产生的病原菌种类,另一方面探究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为实验对象纳入刮片镜检阳性实验,实验过程中通过细菌培养对相关病原菌加以鉴定。结果农民属于主要的发病人群,占66.7%;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发病时间为夏收和秋收农忙季节,最早发病时间为每年的2月,从每年的年中开始真菌性角膜炎出现发病高峰,越近秋季发病率越高;主要病原菌为镰孢菌属,由此菌属感染者占43.4%,曲霉菌属次之,暗色真菌属、枝孢菌属、连格孢菌属再次之;有外伤史亦是发病主因。结论真菌性角膜炎与患者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其中农民的发病率最高,而且主要由镰孢菌属感染所致,采取咪康唑、益康唑等咪唑类衍生物或两性霉素B等多烯类抗真菌药治疗方可达到显著的治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