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推拿配合颈椎操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7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7例患者,治疗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颈椎操的治疗方式,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采用推拿配合颈椎操的治疗方式,能起到明显的效果,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推拿 颈椎操 颈椎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颈椎间盘置换手术与前路颈椎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共计脊髓型颈椎病180例患者,研究年限在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全部患者被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颈椎间盘置换手术与前路颈椎融合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全部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后发现,观察组邻近节段的前屈后伸、左侧屈曲和右侧屈曲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颈椎邻近节段退变程度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脊髓型颈椎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伴有后凸畸形的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伴有后凸畸形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4例,26例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零切迹组)、28例采用钛板椎间融合器(钛板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手术节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恢复率评价临床疗效;于颈椎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测量颈椎前凸角、手术节段Cobb角、C2~7矢状面垂直轴(C2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 SVA)和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估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结果零切迹组手术时间(83.0±14.9) min范围(60~120 min)、术中出血量(70.5±27.3) ml(范围30~150 ml),钛板组手术时间(100.0±23.9) min(范围65~145 min)、术中出血量(104.2±38.8) ml(范围30~250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2.06;P=0.00,0.04)。零切迹组随访(30.4±5.8)个月(范围24~36个月),钛板组随访(31.2±4.9)个月(范围24~36个月)。零切迹组VAS和JOA评分分别由术前(5.9±1.0)分和(9.2±1.7)分改善至术后1个月的(2.1±0.8)分和(14.9±1.0)分、末次随访时的(3.4±1.0)分和(15.1±0.9)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96,221.40;P=0.00);钛板组VAS和JOA评分分别由术前(5.9±1.1)分和(8.7±1.6)分降至术后1个月的(2.3±0.9)分和(14.9±1.0)分、末次随访时的(2.6±0.9)分和(15.6±1.1)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3.35,126.64;P=0.00);零切迹组末次随访时颈痛VAS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升高,且大于钛板组(P<0.05)。零切迹组颈椎前凸角和手术节段Cobb角由术前-6.7°±2.7°和-6.5°±3.2°改善为术后1个月的14.2°±4.9°和12.9°±4.9°、末次随访时的5.9°±4.7°和5.0°±4.0°,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98,179.97,P=0.00);钛板组颈椎前凸角和手术节段Cobb角由术前-5.7°±3.5°和-6.1°±4.0°改善为术后1个月的13.9°±6.9°和13.0°±6.4°、末次随访时的11.0°±5.5°和10.4°±5.6°,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27,119.98,P=0.00);零切迹组末次随访时颈椎前凸角和手术节段Cobb角较术后1个月有明显丢失,且小于钛板组(P<0.05)。零切迹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7.7%(2/26),钛板组为28.6%(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2)。结论对伴后凸畸形的脊髓型颈椎病,钛板椎间融合内固定可取得更加满意的中期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应尽量避免使用零切迹椎间融合。

  • 标签: 颈椎病 脊柱后凸 脊柱融合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动态MRI扫描在颈椎病中的椎管管径及脊髓受压的动态变化机制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临床确诊为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68例患者均先做中立位MRI检查,然后分别在头、颈或/和背后部用自制定位海绵垫,将颈椎固定于过伸或过屈位,接受线圈均用颈后脊椎成像相控阵线圈,静态地分别进行自然位、前屈位、后伸位的矢状位扫描,然后对比观察多个体位的静态图像。结果图像质量优良率达97%。结论颈椎动态MRI扫描直观地显示前屈、后伸状态下导致椎管狭窄的动态因素,为临床提供了中立位扫描所不能揭示的致病机制。后伸位颈椎功能性受压与颈椎退变阶段及椎管矢径密切相关,当中立位MRI显示黄韧带肥厚,或椎关节僵硬伴发椎管矢径≤10mm时,建议行动态MRI扫描。前屈位虽然可以减轻脊髓受压,但持久前屈会促使或加重颈椎病的发生。

  • 标签: 颈椎病动力位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同种异体颈椎椎间盘移植(cervicaldiscallografting,CDA)后中远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探讨颈椎曲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2000年2月~2010年9月行CDA治疗的13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平均随访6.1年)。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及影像学变化,分析两者间相关性。结果①颈椎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患者术后颈部轴性症状(caxialsymptom,AS)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没有明显增加,AS与手术节段局部曲度改变相关。③术后颈椎整体曲度及手术节段曲度维持满意,与神经功能恢复无相关性,颈椎活动度无明显变化。结论CDA术后疗效满意,在维持颈椎稳定性的同时保留了节段的活动度,安全可靠;术后能保持理想的颈椎整体及局部曲度,减少AS的发生。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 移植 同种 脊柱弯曲
  • 简介:摘要颈椎反弓是常见的颈椎病,本文报道调整型颈椎牵引治愈颈椎反弓1例。颈椎牵引采用前屈牵引、平伸牵引、过屈过伸牵引的调整方式,经X片检查,取得临床治愈效果。

  • 标签: 颈椎反弓 调整型颈椎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管率在诊断“颈椎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0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部分脊髓型颈椎患者共78例。对其颈椎X线侧位片及MRI片的C3-7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进行了测量,并对其比值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78例患者的颈椎X线侧位片,MRI片的C3-7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进行了测量,其均数(X)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比值(A/B)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管率能够可靠地判断椎管狭窄,是临床上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意义。

  • 标签: 颈椎病 颈椎管狭窄 颈椎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方法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时间段接收的颈椎前路手术治疗98例脊髓型颈椎患者为研究目标,按照就诊先后顺序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给予两组患者全部采取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同时参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实验组展开围术期护理,分析文章中2组护理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天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术后一天及出院当天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颈椎前路手术 脊髓型颈椎病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例1男,17岁,因“右上腹疼痛伴发烧5天”入院。5天前无诱因右上腹疼痛,慢性钝痛持续性加剧、畏寒、发烧。查体:T39.0℃,皮肤粘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Murphy,S征(-),肝区叩痛。B超:肝脏中部脏面探及-7×3cm大小囊性肿物,囊壁较厚,内有数块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光团,正常胆囊位置未探及胆囊。输液、应用抗生素治疗两

  • 标签: 胆囊畸形 胆囊缺如 胆囊扭转 胆囊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