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陈独秀对“封建”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从接受马克思主义前的以“封建”的中文原始定义为主,并侧重思想方面;到接受马克思主义前期逐步受泛化封建观影响,开始以之代指社会经济形态,但同时又保留着主要称呼军阀割据状态的模式;再之后陈独秀接受托派思想,关于“封建”的思考又逐步回到了原始定义中,特指周代的封建制度。

  • 标签: 陈独秀 封建 新文化运动
  • 简介:反对把《石头记》当做善述故事的历史1917年3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答钱玄同(文学改良)》,谈到章太炎称《红楼梦》善写人情:“国人恶习,鄙夷戏曲小说为不足齿数,是以贤者不为,其道日卑,此种风气,倘不转移,文学界决无进步之可言。章太炎先生,亦薄视小说者也。

  • 标签: 《红楼梦》 陈独秀 《石头记》 《新青年》 文学改良 戏曲小说
  • 简介:作为一名对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然又有着种种是非的历史人物,陈独秀在中国现代史的舞台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与研究也一直是史学界关注的热点.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对陈独秀的研究基本上沿袭共产国际对他的批判,一直没能有所突破;进入80年代后,特别是在90年代,由于各种人为禁锢的解除,史学界对陈独秀研究的思维更加多样、视角更为广阔、途径更加宽泛,从而取得的成果也更加丰硕,对陈独秀的研究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 标签: 陈独秀研究 解除 公正 中国革命 共产国际 突破
  • 简介:陈独秀晚年是否最终还是"托派"的问题在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其实,简单地认为陈独秀在出狱后是或不是托派以及与托派"藕断丝连"的观点都是不准确的.陈独秀晚年与托派关系是有一个由保持关系到最终脱离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在1940年3月前,陈独秀仍是托派中人,此后就已脱离了托派.

  • 标签: 陈独秀 晚年 托派
  • 简介:70年前,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在江津(今重庆江津区)逝世,离他最后一次被捕刚好10年。把监狱当做研究室1932年10月15日,53岁的陈独秀在上海被捕,判刑后,陈独秀就一直被关押在江苏第一监狱,直属国民党中央政府司法部管辖。监狱始建于清末,主要用于关押朝廷贰臣与政治犯,位于南京老虎桥45号,紧临今东南大学,老百姓习惯称之为老虎桥监狱。监狱占地41925平米,呈正方形。

  • 标签: 陈独秀 生活 中央政府 东南大学 江津区 监狱
  • 简介:<正>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在四川江津病逝后,因身后萧条,无以为殓,更无以为葬,后得江津社会名流邓燮康先生等的关心和资助,才解决了死后的衣衾棺木等问题。陈在江津的墓穴,位于距江津县城西门外几里的原邓家新建别墅康庄,这是邓燮康先生捐赠的。台湾有文章说: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命江津匪徒”“毁其墓,暴其尸,任人侮辱践踏”(王觉源:《我所认识的陈独秀先生》,《传记文学》第30卷第5册)。但我于1979年8月中旬和1986年8月25日,在安庆几次访问陈松年先生(陈独秀的第三子)时,他一再讲到:“1947年夏,我托浙江会馆运木料和什物的船只,将我父亲及谢氏祖母的棺木从四川运回安庆,先是寄存于西门太平寺,后又将父亲的棺木移到现安庆市北郊洪水潭我家墓地,与我生母高氏夫人合葬。”陈松年讲的事实足以驳斥上述说法纯属无稽之谈。还有文章说,“陈独秀之墓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这种说法也缺乏事实根据。1986年8月25日下午,在参观陈独秀在安庆的墓地时,我曾就此问题问及陪我参观的陈长璞(陈松年之女),她说:在那“史无前例”的年代,每当清明扫墓时,父亲(指陈松年)从不带儿女,也不告诉他们,总是独自一人去给祖父

  • 标签: 陈独秀 江津 传记文学 毛泽东 文化大革命 安庆市
  • 简介: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自1905年同盟会成立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止,其间狂飙突进,气象万千,历四十载沧桑。无数风流人物投身革命,奔走呼号,运筹决策,牺牲喋血,腾跃沉沦,上演了无数壮剧悲歌。陈独秀生于1879年,殁于1942年,他生活活动的岁月,适逢这个壮阔的年代。陈独秀自青年时代起,就推反清革命之波澜,弄民主革命之大潮,经历并参与了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变革。早年,他由康梁派而革命党而共产党,几经

  • 标签: 七言绝句 五言 希颜 诗歌创作 反清革命 壮剧
  • 简介:文章全面阐述了陈独秀创办的原因、内容、影响与作用,多角度地表现了青年陈独秀对国事、家事、天下事的看法与思考,坦示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 标签: 《安徽俗话报》 陈独秀 创办
  • 简介:陈独秀与沈尹默年轻时曾在杭州过了一段诗酒豪情的生活,有陈独秀作于1915年的诗为证:垂柳飞花村路香,酒旗风暖少年狂。桥头日系青骢马,惆怅当年萧九娘。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独秀出狱入蜀,沈尹默也来四川,晤面后仍有唱和,友情弥骂。陈独秀“依韵和尹默兄”有句云:

  • 标签: 沈尹默 骢马 依韵 花村 台静农 酒旗
  • 简介: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大革命的历史上,都留下了深刻的足迹,被称为“思想界的明星”、“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陈独秀一生中,曾屡遭旧政府的通缉与追捕,先后五次被捕入狱,监押时间累计达五年以上。他以不屈的精神,坦然面对反动当局阴森的牢狱,充分体现出一名政治家和革命者的风骨。

  • 标签: 陈独秀 五四运动 国民党 辛亥革命 共产党 国民政府
  • 简介:任弼时在1927年6月底与陈独秀的争斗很出名。任弼时交上书面材料,被碎之于地。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罗易之间的矛盾,关系到大革命失败等问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将斯大林发来的、连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都看不到的机密电报《五月指示》,给汪精卫看。罗易告密后又百般掩饰,还设法通过任弼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建议。于是发生了任、陈的争斗。罗易的告密,最终导致汪精卫的叛变。

  • 标签: 任弼时与陈独秀之争 罗易告密 汪精卫叛变
  • 简介:"五四"新文学时期著名女作家苏雪林与新文化运动的三位元勋李大钊、胡适、陈独秀都有交往,前二位因曾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今北师大前身)任教,苏雪林1919年考入该校,亲列李大钊、胡适门墙受教二载,执师长之礼而敬之.

  • 标签: 苏雪林陈独秀
  • 简介:中国近现代人权观念的演变集中在上世纪前五十年,而仅仅这五十年就走过了西方人权理论三、四百年发展的历程。陈独秀的人权观是这五十年的人权观念变化链条上非常重要的一环。陈独秀前期人权观——在向马克思主义转变前的人权观是一种自由主义人权观。

  • 标签: 陈独秀 反封建伦理专制 自由主义人权观 中国近现代人权观
  • 简介:梁启超与陈独秀这两个人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家,但是他们一生的大半岁月并不是用于研究学问,而是从事政治改革运动,试图改变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和反抗外国的侵略.他们是引领时代潮流前进的思想家,是学者型的政治家.他们两人政治上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是改良派,一个是革命派,而且是终身的反对派.梁启超生于1873年,陈独秀生于1879年.从年龄看,两人相差只有六岁,无论怎样也说不上是两代人,但梁俨然是陈的启蒙老师.

  • 标签: 革命派 陈独秀 改良派 梁启超 侵略 学问家
  • 简介:[命题分析]1919年1月15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本志罪隶之菩辩书》.大力提倡“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他指出.拥护“德先生”,必须反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拥护“赛先生”.

  • 标签: 陈独秀 《新青年》 命题分析 政治
  • 简介: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没有出席党的“一大”,却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对于这个问题,曾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只要对陈独秀在“一大前的活动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不难看出:陈独秀当选为“一大”总书记决非偶然。一、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辛亥革命以后,民国徒有虚名,在反动军阀统治下,专制横行,民族危机加深,封建的伦理思想依然严重的束缚着人们的手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急进民主主义

  • 标签: 中央局 共产国际代表 主要创始人 无产阶级革命党 占领权力 魏金斯基
  • 简介: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的荣辱升沉,竟与一个外国人息息相关。这个外国人关于中国革命的意见,与他的主张几乎毫无二致,他由此与这个外国人相识相交,并公开进行党内反对派的活动。尽管他与这个外国人素未谋面,但是,这个外国人真挚的情谊深深地感动了他,使他视其为知音和朋友。

  • 标签: 陈独秀 托洛茨基 大革命失败 外国人 中国革命 反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