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02
  • 简介:编纂新方志应重视语言文字应用的美学.其一以白描为主,适当修饰;其二言简意赅,简洁美;其三方志行文要有真情实感.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方志文字美学价值.

  • 标签: 白描 修饰 简洁 真实情感 文字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3-21
  • 简介:在史书编纂的语言表述方面,我们编纂史书、制订义例应该立足于史学思想,史家的史学思想是通过义例体现在史书中的

  • 标签: 历史编纂 学纲 编纂学
  • 简介:<正>编一部年鉴,在编辑方针和总体设计确定之后,第一个要做的,是制订框架和选题。在制订框架选题时,有三条原则是必须考虑的。第一是全的原则;第二是平衡的原则;第三是系统性和连续性。这里只着重谈谈关于年鉴的体例和编辑流程等问题。

  • 标签: 年鉴 编写体例 编辑流程 基本规定 总体设计 编辑部
  • 简介:规范化编纂地县年鉴是由新疆的区情决定的。年鉴规范化,首先框架设计要做到结构合理、内容完备、比例适当,其次条目编写要准确规范。

  • 标签: 地县年鉴 编纂 规范化
  • 简介:1965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遵照周恩来总理和董必武副主席要修清史的倡议,决定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并拟在中国人民大学建立清史研究所。当时议定的清史编纂委员会由七人组成,他们是郭影秋、关山复、尹达、刘大年、刘导生、佟冬、戴逸,并由郭影秋任编委会主任。郭影秋积极贯彻中央这一决定,及时与学校党委研究部署,着手筹建清史研究所。

  • 标签: 研究所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21
  • 简介:1988.p7.  [8][9][10][11][12][13][25][28][30][32]谈迁.国榷[M].北京,1998.p1.  [18][明]谈迁.北游录·纪文[M].北京,谈迁把这件事的原委都记录到《国榷》中

  • 标签: 思想刍议 编纂思想 谈迁编纂
  • 简介:<正>商务印书馆创建初期,其中的编译所除了包括国文部、理化部、英文部以外,还有一个辞典部。据茅盾同志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生活(一)》中回忆说:“当时的国文部部长庄俞就是武进人,其中专编小学和中学教科书的人几乎是清一色的常州帮。”这个“常州帮”,除了庄俞,还有蒋维乔、孟森、顾实等人。辞典部部长陆尔奎、副部长方毅(叔远),以及谢观、殷惟龢、刘秉勋等等,也是武进人。这些“阳湖耆宿”,在我国近代著名出版家张元济的亲自主持下,本世纪初不仅在编辑中小学教科书方面起了“开出版界风气之先”的作用,而且对编纂《新字典》,以及《辞源》、《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国医学大辞典》等大型

  • 标签: 阳湖耆宿 商务印书馆 辞典 中小学教科书 中国医学 中国人名
  • 简介:6月13日,《萝岗区志》编纂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秘书长、萝岗区委常委、区志地方忠编纂委员会副主任陈杰在会上作动员;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胡巧利出席并讲话;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王启发宣读《关于启动编纂萝岗区志的方案》,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编纂出版《萝岗区志》。区属各单位和各驻区单位分管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和撰稿员141人参加会议。

  • 标签: 编纂工作 地方志工作 广州开发区 办公室主任 编纂委员会 市人民政府
  • 简介:随着祖国各项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科学研究也愈来愈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文史等学科的研究,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大而全的古籍整理研究项目不断涌现。值得注意的是,人们的研究重点已不仅只限于汉、唐等几个时期,而是逐渐向更贴近现当代的清代乃至近代挪

  • 标签: 别集 自觉 现当代 呈现 文史 繁荣
  • 简介:从本刊1983年第5期的《年鉴编纂问題专辑(一)》到这一期的《年鉴编纂问题专辑(二)》,时隔一年,而年鉴的编纂出版在质量上有显著提高,在数量上又迅速增长,形势喜人。今年四月,我国前所未有的年鉴编纂经验交流会,由上海市辞书学会、《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和本刊编辑部等十六个单位共同发起,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会议。在实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过程中,一个年鉴事业新局面的发展已可预期。本刊这一期的这个专辑(其中的文章大多选自上述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既是近几年来年鉴编纂理论和实践的反映,也冀望能是建立系统的年鉴编纂理论的一个促进。

  • 标签: 年鉴编纂 统计年鉴 总体设计 编纂出版 宏观结构 百科全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7-15
  • 简介:史书体裁作为历史编纂学的主要内容,在史书编纂体裁方面,[4](p281)清代学者章学诚则第一次把史书编纂分为纂辑之史(记注)和著作之史(撰述)两个层次

  • 标签: 历史编纂 学纲 编纂学
  • 简介:现存西夏出版的珍贵图籍很多,共有数千卷册,但关于西夏图书的编撰出版,史书缺乏记载。本文主要依据出土的西夏书籍及其序言、跋尾和题款中的相关资料,考察了西夏对中原地区儒学典籍、史书、类书、兵书和佛经的翻舞译,着重论述西夏语文著作、史书、法典、颊书、蒙书、文学著作、唇书、臀书及佛经的编撰;同时对包括西夏文、漠文、藏文在内的西夏刻本,尤其是存世最早的西夏泥活字、木活字本的出版,以及世俗、佛教著作写本的流传作了研究;还论述了西夏书籍的重要学术价值、文物便值和版本便值。西夏在中古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出版中成就突出,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其活字本书籍的出版更具特色,是中华民族在出版领域封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 标签: 编纂 少数民族文字 相关资料 中原地区 文学著作 学术价值
  • 简介:乾隆《大清会典》的编纂有组建编纂队伍、征集资料、确立管理制度、确定编纂体例、商讨内容取舍等环节,各个环节几乎都是在乾隆裁夺下进行的。编纂队伍的组建具有满汉兼顾、内行修史、灵活变通的特点,会随时根据现实情况调整各类编纂人员的数量。在资料征集方面则依靠皇权,随时可以调看皇帝实录、各衙门的档案文书等相关资料。为保证修书进度和编纂质量,乾隆群臣还制定了考勤考绩、进呈御览等规章制度。在编纂体例方面,乾隆会典实行典例分列的编纂方式,极便省览,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了一些条目的次序,还详加考证,保证了典制记载的准确性。在内容取舍上,乾隆会典做到了辞简事该,突出了重要典制。

  • 标签: 乾隆 《大清会典》 历史编纂 《清会典馆奏议》
  • 简介:编纂志书如考试,可分为语言文字、资料选择、数据使用、记述事物变化、志末附文五类,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措施,做到遣词造句准确、贴切;选择资料要考证、精当;计算数据精确、规范;记述事物的变化要揭示规律,彰明因果;补充附文要完整、深化、延伸正文。

  • 标签: 编纂志书 五类题型 分析研究
  • 简介:《续资治通鉴》一书,是清代乾隆时期在毕沅主持下,有众多幕宾参与修成。毕沅本人从始至终不仅亲自主持、而且实际纂修、修订与考核史料,是本书名符其实的作者,非依仗权力、财力雇人撰书、坐享其成。在其他参修的学者中,学术界往往强调邵晋涵的贡献,但依据史实考证,可知钱大昕的贡献远在邵晋涵之上。而章学诚曾言《续资治通鉴》"二百卷",乃为概略说法,不必因此增添疑窦。冯集梧校订并重新刊刻之《续资治通鉴》,实为全稿,经梳理有关记载,枝蔓歧说均可廓清。

  • 标签: 续资治通鉴 毕沅 纂修过程
  • 简介:在西方,年鉴被称为"刊中之王",它是集知识、信息为一体的出版物,并有记录信息完整、连续、容量大、全方位和使用便捷等显著优势.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年鉴事业同其他文化事业一样,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无论是年鉴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是编纂实践和成果,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截至2002年末,国内出版各种年鉴3000余种,印数百万册,年鉴从业人员达十多万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此同时,官办年鉴的形式和运行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条件的变化,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年鉴精品少、编辑出版效率低、发行量小、效益差的问题令年鉴界人士焦急.

  • 标签: 年鉴编纂 读者 信息量 检索方法 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