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NMEP)监测技术在桥脑小脑角区占位切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月至12月应用术中FNMEP监测技术行面神经功能监测的83例桥脑小脑角区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术后/术前FNMEP波幅比与术后早期(术后3 d)面神经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83例患者中肿瘤全切75例(90.4%)、次全切8例(9.6%)。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100%,术后迟发出血死亡1例(1.2%)。术后3 d,面神经House-Brackmann (H-B)分级Ⅰ~Ⅱ级患者62例,术后/术前FNMEP波幅比为85.3%(66.8%,93.4%);H-B分级Ⅲ级患者11例,术后/术前FNMEP波幅比为45.6%(38.7%,43.8%);H-B分级Ⅳ级患者7例,术后/术前FNMEP波幅比为23.1%(16.4%,25.6%);H-B分级Ⅴ~Ⅵ级患者3例,术后/术前FNMEP波幅比为6.7%(3.5%,7.7%)。术后/术前FNMEP波幅比与术后早期面神经H-B分级呈负相关关系(rs=-0.895,P=0.000)。结论桥脑小脑角区占位切除术中行FNMEP监测可有效保护面神经功能。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应用单纯神经内镜经乙状窦后入路治疗20例小脑脑桥角区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无一例出现无菌性脑膜炎、颅内感染或死亡。2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0±7)个月(12~36个月),随访期间复查MRI显示肿瘤无复发或进展。采用单纯神经内镜经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小脑脑桥角区表皮样囊肿术中显露充分、术野清晰、创伤较小,术后疗效良好。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致病机理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2年6月收治的3例桥小脑角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分别为桥小脑角的舌咽神经鞘膜瘤、微小血管瘤样脑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主要临床表现是咽部和舌根部疼痛或伴有耳深部疼痛。1例行肿瘤切除及舌咽神经切断术,另2例行肿瘤切除、舌咽神经切断及迷走神经1-2支感觉支切断术,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3例术后出现轻度声嘶。随访平均2.3年,3例肿瘤及疼痛均无复发。结论桥小脑角肿瘤是引起舌咽神经痛的原因之一。切除肿瘤同时行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1-2支感觉支切断是治疗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简介:目的探索耳内镜在桥小脑角(CPA)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02年11月以来采用耳内镜结合显微镜开展CPA微创手术12例,手术均采用全麻下乙状窦后入路,并行面神经肌电位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术中监测.听神经瘤7例,桥小脑角面神经肿瘤2例,三叉神经鞘瘤1例,对肿瘤病例内镜主要用于检查内耳道底部有否残留病灶,探查面神经位置和走行,分离残留瘤体.舌咽神经痛1例,内镜下显露CPA和内听道口,显露后组颅神经,并确认舌咽神经,将其游离,用微型剪将之切断.半面痉挛1例,用30°内镜观察内听道口的解剖和后组颅神经的位置,在不牵拉小脑的情况下寻找对面神经形成压迫的责任血管.面神经功能按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无并发后组颅神经损伤.听神经瘤7例,6例全切,1例绝大部分切除,残留脑干表面和内听道内的少许囊壁;均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完整,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Ⅰ级2例,Ⅱ级3例(术后3个月Ⅰ级),Ⅲ级2例(术后3个月分别为Ⅰ级和Ⅱ级).面神经鞘瘤2例,肿瘤均全切,1例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完整,术后面神经功能Ⅲ级,术后3个月Ⅱ级,另1例面神经连同肿瘤一起切除,一期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Ⅱ级.三叉神经鞘瘤1例,肿瘤全切,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Ⅲ级,术后3个月Ⅱ级.听神经瘤7例术前有残余听力4例,术后有1例保存术前听力;面神经肿瘤2例,术后保存残余听力1例;其余肿瘤病例术后均未保存听力.舌咽神经切断术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诊6个月未复发.面神经微血减管压并梳理术后症状明显好转,间断轻度抽搐,面神经功能Ⅱ级,随访1年仍只为轻度抽搐.结论耳内镜与手术显微镜有机结合,达到桥小脑角手术微创的目的,既可清除病变,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功能.但耳内镜目前还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仍有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完善.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桥小脑角脑肿瘤围术期护理中融入ERAS理念的作用价值。方法:样本对象为70例需要在我科室接受手术的桥小脑角脑肿瘤患者,治疗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时间先后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一般性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接受ERAS理念护理,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轻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22.8%。结论:桥小脑角脑肿瘤围术期护理中融入ERAS理念可以提升手术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更利于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侧上肢抱枕位对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的84例行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术侧上肢采用常规手术体位摆放,试验组将术侧上肢摆放为抱枕位。记录患者入室时、体位摆放结束、手术30 min、手术60 min、术毕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比较2组患者术后上肢麻木/酸痛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上肢麻木/酸痛发生率为2.4%(1/42),对照组为19.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098,P<0.05)。压力性损伤1期试验组为2例,对照组为6例,压力性损伤2期对照组为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039,P<0.05)。结论术侧上肢抱枕位可明显降低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增加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侧上肢抱枕位对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的84例行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术侧上肢采用常规手术体位摆放,试验组将术侧上肢摆放为抱枕位。记录患者入室时、体位摆放结束、手术30 min、手术60 min、术毕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比较2组患者术后上肢麻木/酸痛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上肢麻木/酸痛发生率为2.4%(1/42),对照组为19.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098,P<0.05)。压力性损伤1期试验组为2例,对照组为6例,压力性损伤2期对照组为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039,P<0.05)。结论术侧上肢抱枕位可明显降低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增加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区手术的应用及心得体会,并结合文献复习,对桥小脑区肿瘤切除术、微血管减术中电生理监测应用现状和进展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6例采用术中电生理监测的桥小脑区肿瘤切除术、微血管减术的术中及预后情况,选取我科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总计16份手术病例,其中有听神经瘤切除术3例,面肌痉挛或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13例,男7例,女9例,平均年龄(49.6岁);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行乙状窦后入路开颅,并成功完成,术后清醒存活,术中均应用颅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总结病例中,3例听瘤患者,有2例术中波形提示患侧听觉诱发电位降低,术后伴有听力下降,1例正常。微血管减压术中监测13例,面肌痉挛9例、三叉神经痛4例,术中监测提示的波形变化与术后症状恢复情况,均有正相关性。结论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对于辅助术中手术操作,指导肿瘤切除并神经功能保护有确切作用,监测波形及数据变化对术后神经功能康复及评估预测有积极意义。
简介:我们经治一诊断为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病例,兼有视网膜变性,眼球运动障碍,小脑及锥体外系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在桥脑小脑角(CPA)肿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手术治疗的43例CPA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普通组(27例)行普通显微切除术,优化组(16例)行术前3D打印技术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下显微切除术。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和神经功能(面听神经功能、吞咽功能、肢体活动)改善情况,比较其手术疗效。结果优化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面听神经功能改善优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肢体活动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能够提高CPA肿瘤切除率并保护面听神经,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内胆脂瘤多位于桥小脑角,桥小脑角胆脂瘤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最常见原因,本研究探讨三又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临床特点、有效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诊治经过及疗效。结果:CT或(和)MRI确诊后行手术治疗,19例桥小脑角胆脂瘤得以全切,8例次全切,术后所有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完全消失,听力障碍明显好转。跟踪随访。1年后1例三叉神经痛复发。结论: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年轻的患者如有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时要高度怀疑此病,CT、MRI可提供诊断依据,常用的手术入路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方法得当.肿瘤切除后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即停止。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胆脂瘤致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疗效及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12年1月-2019年3月,共收治桥小脑角胆脂瘤致TN 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21~63岁,平均(39.5+5.3)岁;病程为4个月~16年,平均(3.7+2.5)年;左侧12例,右侧7例。均行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84.2%),次全切除3例(15.8%)。术后所有患者疼痛完全消失,术后面部麻木3例(15.8%),脑脊液切口漏2例(10.5%),眩晕1例(5.2%),无菌性脑膜炎1例(5.2%),均通过保守治疗痊愈。8例同期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均定期随访。19例术后未出现大出血、急性脑积水及死亡等。术后随访5~80个月,所有患者无疼痛,1例(5.2%)出现肿瘤复发。结论TN型桥小脑角胆脂瘤手术疗效显著。尽早行颅脑MRI检查有助于疾病诊断,手术策略需兼顾肿瘤切除及TN症状缓解,并尽可能避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及脑干。显微手术配合神经内镜有助于全切除肿瘤及减少损伤,存在血管压迫者需同期行血管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