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前急救不同评价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临床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院前急救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主要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以及体征进行急救诊断,观察组则根据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意识、血糖和心电图这八项评估指标以及临床症状、病史、体征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进行急救诊断。比较两组院前急救时明确诊断的例数、院前急救死亡和成功的例数,转运死亡和成功的例数以及急诊科抢救死亡和成功的例数。结果观察组的明确诊断率为92.0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0%(13/25)(P<0.05);观察组的院前急救成功率为84.00%(2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0%(11/25)(P<0.05);观察组的转运成功率为95.23%(20/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11/11)(P<0.05);观察组的急诊科抢救成功率为95.00%(20/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7/9)(P<0.05)。结论通过将八项指标病情评估联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明确诊断率、院前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以及急诊科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 2016年 9月 -2017年 1月期间呼救中心接收的 2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呼救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 130例以及对照组患者 130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进行救治,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则根据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呼救至救护车到达时间为 24.61±10.14min,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呼救至救护车达到时间为 30.62±14.15min, P< 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 38.68±10.49min,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 46.72±12.49min, P< 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分别为 9( 6.92%)、 5( 3.85%)较对照组患者 16( 12.31%)、 13( 10%)有明显的优势, P< 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有效的缩短患者获得急救时间间隔,阻止病情的恶化,改善不良治疗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对96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院前急救经验与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院前急救救治的96例严重创伤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院前及时有效急救和安全转运86例(经现场处置后送至急诊科伤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院前急救成功率90%(86/96);其中死亡10例,3例在到达现场前已经死亡,1例在转运中颅脑损伤并发脑疝死亡,1例因在转运中循环衰竭死亡,2例因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入院后死亡3例,共死亡10例,其余患者经院内治疗均治愈出院。出院3-6个月随访,情况良好。结论院前急救是创伤急救开始,院前急救人员必须准确伤情评估、捡伤,实施有效救治,合理及时转运,提高院前急救创伤救治水平和抢救成功率,可减少创伤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经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针对常规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救治,针对治疗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救治。结果常规组呼救后到在院前接受救治时间为23.49±12.27min,到医院接受救治的时间41.67±14.71min;治疗组呼救后到在院前接受救治时间为17.61±6.14min,到医院接受救治的时间30.71±12.56min;常规组总死亡伤残比例为74%,治疗组总死亡伤残比例为50%。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发生病情后至接受救治时的时间,降低死亡伤残率,提高救治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均为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脑卒中患者。依据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分为常规组(50例,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与路径组(50例,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出诊准备时间、呼救至院前抢救时间、呼救至专科治疗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急救总有效率(96.00%)高于常规组(84.00%)(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意识障碍评分,低或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中为脑卒中患者行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利于急救护理效率提升与效果改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疾病发作对身体功能的损伤,降低不良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院前急救时给予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路径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为电话出诊,120收治。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入院前行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试验组34例,患者入院前以急救护理路径进行院前急救。结果试验组抢救成功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存活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6.74±3.11)分、Barthel指数评分(86.42±7.25)分,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减轻患者致残程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诊治的12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使用传统的脑卒中急救护理方法,而研究组则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方法。通过两组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接受治疗时间以及呼救到转入医院时间来评定护理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接受治疗时间以及呼救到转入医院时间均优于对比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的脑卒中急救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方法,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有效地减少了病残率、病死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400例脑卒中患者是由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将这4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模式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从呼救至医护人员到场实施院前急救的时间、从呼救至运送至医院实施专业救治的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从呼救至医护人员到场实施院前急救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从呼救至运送至医院实施专业救治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模式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能够大大缩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值得在脑卒中急救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6月期间呼救中心接收的2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呼救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患者130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进行救治,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则根据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呼救至救护车到达时间为(24.61±10.14)min,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呼救至救护车达到时间为(30.62±14.15)min,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38.68±10.49)min,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46.72±12.49)min,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分别为9(6.92%)、5(3.85%)较对照组患者16(12.31%)、13(10%)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有效的缩短患者获得急救时间间隔,阻止病情的恶化,改善不良治疗结局。
简介:摘要院前急救(现场急救)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监护转运至医院的过程。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服务体系(EMSS)的首要环节,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医疗保健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它已从单纯运输型转变为医疗急救与快速转运为一体的急救医疗型,但我国院前急救起步较晚,各城市院前急救发展也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异。我国院前急救应开创急救的全新模式,实现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代化、知识普及化,为国民提供及时、优质、高效的院前急救服务,挽救患者生命,降低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