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免疫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早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早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为DC-CIK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同期单纯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30例患者作为对照,对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进行观察。观察组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将DC-CIK细胞行体外诱导培养后,定期回输患者体内,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同步放化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均达到100%,两组相比无差异;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变、毒副反应相比则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生物免疫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方案能减轻放化疗相关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同步放化疗肿瘤患者避免PICC导管穿刺点出血的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情况。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科接受同步放化疗的肿瘤患者126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结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在同步放化疗过程中接受PICC导管穿刺点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PICC导管穿刺点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进行同步放化疗过程中对PICC导管穿刺点出血的预防和控制中结合相应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出血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同步实施精神疾病专业知识教育对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一2016年8月于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家属给予每周1次、持续6个月的疾病知识教育,比较入组时、入组后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患者家属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水平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家属在教育前、入组3个月时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平均回答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1.00和0.11);入组6个月时,观察组家属相关知识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两组患者在教育前、入组3个月时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4和0.21);在入组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患者家属同步实施疾病专业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精神疾病知识水平,进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治疗期间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客观有效率(87.2%)明显高于对照组(69.2%),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5.4%)明显低于对照组(61.5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采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期间,对其施行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促进其整体疗效提高,还能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对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9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研究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其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出现Ⅲ度、Ⅳ度口腔黏膜损伤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Ⅰ度黏膜损伤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Ⅱ度口腔黏膜损伤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期间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值得临床推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患者中运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行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SDS和SAS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性检测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患者50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组患者全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心脏彩超进行心脏同步性检测。比较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RT-3DE、STI、TDI等指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而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舒张末容量、射血分数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同步性检测中应用心脏彩超的效果显著,即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评判标准,因而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CRT)应答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CRT治疗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病史资料、手术资料、术后及随访资料,总结患者治疗结果,分析CRT应答患者与CRT不应答患者的差异,总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治疗后应答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应答者35例、无应答者15例。应答者中缺血性心肌病5例(14.3%)、扩张性心肌病30例(85.7%)、电轴左偏11例(31.4%)、FQRS波21例(60.0%),与无应答者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应答者与无应答者在LA、LVESD、心房感知比例上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心肌病、LA、电轴左偏、FQRS波、心房感知比例均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答反应的独立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术前是否为缺血性心肌病及是否存在左房内径增大、电轴左偏、FQRS波、心房感知比例降低等,均是影响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应答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同步放化疗序贯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同步放化疗序贯过继免疫细胞治疗,两组采用相同的方案和疗程,在此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临床治疗效果,发热、红疹两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随访3年,两组患者的转移率和死亡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2.61%(1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52%(1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2/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年内转移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1.74%(5/23)和13.04%(3/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87%(14/23)和47.83%(1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时,同步放化疗序贯过继免疫细胞治疗法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较好,可以被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将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治疗运用于行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完成所有的放疗及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中挑选5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25例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另外25例患者接受序贯治疗,根据接受治疗的不同将接受同步放化疗的设置为同步治疗组,将接受序贯治疗的设置为序贯治疗组,对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疾病进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记录患者放化疗期间皮肤黏膜反应的情况。结果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患者放疗开始的时间显著早于序贯治疗组患者,经统计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疾病进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同步放化疗运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与序贯治疗相比缩短了治疗时间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奥西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具体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之上加用靶向药物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肺癌脑转移患者,为其开展奥西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使其生命期限获得延长,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采取家属同步教育和常规心理疏导对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并观察分析比较,为老年精神疾病患者临床心理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66例老年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随机分为观察组(n=33,进行常规心理疏导和家属同步教育)和对照组(n=33,仅进行常规心理疏导),并对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t=2.855,2.777,P均<0.05),对照组的SAS评分明显降低(t=1.831,P<0.05),但SDS评分未见明显变化(t=0.909,P>0.05)。(2)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DS评分的下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5.76%VS60.61%,P均<0.05),SAS评分的下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8.79%VS69.70%,P均<0.05)。结论对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家属同步教育干预效果显著,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