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胃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进行治疗的急性胃出血患者60例,随机将这60位患者分成手术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手术组的急性胃出血患者将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的急性胃出血患者进行较为保守的治疗,对这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然后将这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再进行对比。结果这两种治疗方法总体来说有效率都比较高,接受治疗的大部分患者病情均痊愈或好转,对两组患者的统计分析进行对比发现,手术组痊愈率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较高,手术组控制胃出血的时间和总体的住院治疗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在对急性胃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急性胃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值得被推广应用,这样才能提高急性胃出血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方法选取11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对患者开展相关治疗和护理干预,医务人员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所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统计出护理安全隐患。与经验丰富的护理主任和护士主任进行探讨,制定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1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发生率为15.45%,其中主要安全隐患就是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问题。结论对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实施护理,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较为复杂,承担的责任较多,在护理过程中,易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态度,同时加强医院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能有效的避免不良安全事件,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妇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玉溪市人民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00例临产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产妇的一般心理状况、心理需求、并针对产妇的心理状况,提出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临产妇主要的心理护理包括自身、婴儿及家庭三方面。在临床护理中,我们要根据临产妇的实际情况,分析产妇的需求,给予个性化护理方式,提出护理干预,减轻临产妇的精神压力,调动临产妇主观能动性,提高临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临产妇的心理状态较多,个体差异较大,在护理方面我们应适时的改变以接产为主的产时护理模式,提出相关护理干预,建立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模式,从而适应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及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1。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危重患儿低钠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临床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74例危重患儿,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是否并发低钠血症,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含38例患者,均出现低钠血症,对照组含36例患者,无低钠血症。研究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死率、原发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的异同,以便得出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中,15例的原发疾病为腹泻,比例为39.5%,17例的原发疾病为肺炎,比例为44.7%,婴幼儿共33例,比例为86.9%。统计学分析的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年龄、性别、机体原发病等方面的比较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共4例患儿死亡,致死率为10.5%,对照组共1例患儿死亡,致死率为2.8%。两组的死亡率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患儿低钠血症更易于出现在婴幼儿群体中,且原发疾病多为腹泻与肺炎,该症加大了对患儿的健康威胁,导致死亡率的上升。因此,在临床中,务必要对危重患儿进行密切监护,严格防范低钠血症的出现,一旦发现异常,则需立即采取措施,在有效时间内进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NMS)进行探究。方法选取72例住院帕金森病患者,统计NMS发生情况与NMS分数的影响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NMS发生率为97.22%;不宁腿综合征、记忆困难或遗忘、恶心或呕吐、抑郁、疲劳、便秘、注意力下降、睡眠障碍发生率分别为65.28%、62.50%、55.56%、52.78%、43.06%、38.89%、36.12%、34.72%;NMS分数与年龄、性别、病程、Hoehn-Yahr(H-Y)分级正相关(P<0.05),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负相关(P<0.05),与发病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帕金森患者中NMS发生率很高,年龄、性别、病程、H-Y分级、MMSE评分是影响NMS评分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整体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8.04%,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1.96%,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整体护理;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及精神状况良好率、遵医嘱用药率等为观察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FEV1、PEF较护理前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精神状况良好率、遵医嘱用药率、定期复查率、护理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对于改善肺功能和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原因在于整体护理可促进患儿规范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控制。方法对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进行分析。结果针对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性特点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加强管理和经济投入,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结论病毒性肝炎目前缺乏可靠的特效治疗,慢性及重型肝炎应合理用药。甲型肝炎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同时管理好传染源,必要时进行被动免疫等措施。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对乙型和丁型肝炎可采取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同时切断传播途径等预防措施。对丙型与戊型肝炎,因其疫苗研制困难很大,因此,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对庚型肝炎目前认识尚不清楚,难以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但仍倾向于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预防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妇产科患者运用手术方式治疗,在恢复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感染情况,归纳总结感染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积极的采取正规护理技术,希望及时避免感染风险发生。方法针对我院在2014年期间妇产科患者住院,并且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612名患者进行研究资料收集,找到可能导致出现术后感染的原因,以及切实有效的术后感染临床护理手段。需要收集的护理资料包括妇产科病人的年龄,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以及手术治疗后出现的感染情况,和感染伤口的位置等。结果在医院进行妇产科手术的612名患者中,护理期间发生感染的患者31名,总感染率在百分之五左右,妇科疾病的手术治疗患者感染几率大于产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方式的妇产科患者,可能导致感染的主要部位包括呼吸系统、切口以及宫腔、泌尿系统、和胃肠系统,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几率最高,出现11名感染患者,到达百分之三十以上。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较小,在护理期间出现6名感染患者,低于百分之二十,伴随患者年龄的升高,可能出现的感染几率越高。妇产科住院的患者,因为住院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感染的几率变化,一般是住院时间越久越容易出现感染情况。因此,住院时间低于一周的患者感染几率最低,一般在百分之三以下。结论对于妇产科住院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感染的情况。针对高龄、住院时间较长,或者是呼吸系统脆弱的患者进行专业的护理是合理必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