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是于子宫颈内口水平处切除子宫体,保留健康宫颈的手术。它是子宫良性病变的常用术式。半个多世纪以来,鉴于手术技术的进步和麻醉学的发展,尤其是顾虑到残留正常宫颈并不能排除日后发生宫颈残端癌的可能性,于是次全子宫切除术渐被全子宫切除术所代替。但随着医学的蓬勃发展,宫颈/阴道细胞学广泛普及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加上阴道镜的发展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进展,全子宫切除术已不再是预防宫颈癌的惟一手段。而次全子宫切除术由于保留了健康宫颈,同时保留了宫颈在调节机体内分泌中的一定作用,术后宫颈仍可分泌粘液,阴道长度保持不变,无宫颈切除后的阴道瘢痕等,使性生理功能如同术前或好于术前,从而有利于妇女术后心身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予以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4月到2019年4月,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组。实验组为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小组(30例),对照组为开放性手术小组(30例),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28.4±10.2)min、手术出血量为(14.3±7.4)ml、卧床时间为(10.3±2.7)min、住院时间为(4.3±1.1)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17.1±9.5)min、手术出血量为(78.7±18.2)ml、卧床时间为(21.5±6.2)min、住院时间为(7.1±1.7)d,存在差异(P
简介:(河源市东源县妇幼保健院广东河源517000)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不同术式子宫切除病例150例,其中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76例,经腹子宫全切除术74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尿时间、疼痛情况、切口愈合、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经腹子宫全切除术组相比,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尿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创伤面小,手术难度较低,术中不损坏盆底结构,术中出血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梯度提升机(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GBM)模型对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因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ELD手术的4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评价采用腰椎JOA评分,评分改善率≥50%为疗效良好、<50%为疗效不佳。采用GBM模型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比较二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评价GBM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39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个月。疗效优良者347例(87.8%)、疗效不佳者48例(12.2%)。不同年龄、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突出类型、手术节段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退变水平、突出物矢状径及有无钙化、初次症状至手术时间、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水平组疗效优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9.15,95%CI(4.04,20.73),P<0.001]、突出物矢状径大[OR=1.37,95%CI(1.18,1.58),P<0.001]是术后2年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椎间盘突出单侧型相对于极外侧型疗效不佳的发生概率更小[OR=0.17,95%CI(0.06,0.55),P=0.003];手术节段椎间盘退变Ⅱ级者相对于Ⅲ级者疗效不佳的发生概率更小[OR=0.17,95%CI(0.04,0.70),P=0.014];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2级者相对于3级者疗效不佳的发生概率更小[OR=0.29,95%CI(0.10,0.81),P=0.018]。GBM模型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5%CI(0.77,0.96)],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3.46%、83.33%和0.77,均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0.86[95%CI(0.73,0.90)]、88.79%、66.67%和0.55。GBM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预测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11,P<0.001)。结论在预测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面,GBM模型的预测效能高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后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及术后的临床疗效,从而证实两种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01月到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病情及自身选择等因素分为椎间孔镜组和开窗组,前者采取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共23例;后者采取传统后路开放手术,共25例。对两种术式系列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及视觉模拟评分、Macnab评分以及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红细胞沉降率、血浆C反应蛋白进行测量比较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椎间孔镜组较开窗组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时间早,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后1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和术前相比明显下降,两组术后1月、3月和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相比明显升高;两组术前、术后1月、3月和末次随访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椎间孔镜组Macnab评分,术后1月优良率86.95%;开窗组,术后1月优良率76%。④术后1d、术后5d对照组较试验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液沉降率、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相比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时间早、对机体的干扰相对小,应激反应更小,疗效相当。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discectomy,PTED)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laminectomy,FL)对腰椎手术节段的影响。方法2008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行PTED或FL患者82例,并获得完整随访,测量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活动度变化情况及关节突关节间隙差、小关节角度差的变化情况,评估2种术式对脊柱运动单位的影响。结果PTED组和FL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5.9个月和24.5个月。2组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高度均降低,PTED组的丢失量均小于F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均增加,FL组活动度增加大于PTE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D组关节突关节间隙差和小关节角度差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组则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PTED对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手术节段运动功能的影响程度较FL小;FL对关节突关节间隙和小关节角度的影响程度较PTED小。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治疗的小肝癌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消融组30例行经皮射频消融术,腔镜组30例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并发症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消融组患者术后1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7.94±5.46)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40.73±5.55)U/L,高于腔镜组[(32.32±4.48)U/L、(35.24±5.48)U/L,P<0.05];消融组术后并发症占比为6.67%,低于腔镜组的26.67%(χ2=4.32,P<0.05)。随访5~43个月,消融组生存时间为(32.28±2.98)个月,无瘤生存时间为(27.85±3.03)个月;腔镜组分别为(29.95±3.95)个月、(25.88±3.4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2.579、2.369,P>0.05)。结论两种方案治疗小肝癌均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射频消融术术后并发症更少,但短期内可能引起一定的肝功能损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为残端出血(15.56%)、尿路感染(8.90%)、下肢深部静脉血栓(6.78%)和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96%)。远期并发症为性功能下降、围绝经期症状、心血管系统疾患和残留卵巢综合征。结论行全子宫切除术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谨防各种近远期并发症。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剥脱式胆囊切除术的术式改进。方法:我们利用分离钳电凝剥脱法解剖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电凝铲电凝剥离胆囊床。处理Calot三角解剖关系清楚,避免误伤胆总管,同时避免高频电刀热电效应对胆肠及内脏的损伤。通过临床随机32例经腹腔镜剥脱式胆囊切除的手术实践,分析其技术改进原理及避免并发症发生的价值。结果:无中转开腹,全部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多数术后2天痊愈出院,最长时间为术后6天。术后肠胀气1例,恶心呕吐4例,肩背痛5例,心绞痛1例,室速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经腹腔镜剥脱式胆囊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术后恢复良好,效果满意。该术式操作简便,安全,快速,易掌握,与电钩电凝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