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良任川省总督期间(1903—1907年),以其扩展的世界视野,促进了川省经济,因此他也拓展了清政府对西部藏区属地(dependency)的控制。他的做法虽满足了外国人在四川的部分要求,却基本上抵制了英国人自1904年以来从印度向西藏的入侵。

  • 标签: 四川总督 对藏政策 锡良 1904年 世界视野 清政府
  • 简介:郑家是新竹的望族,和台北板桥的林家、台中雾峰的林家并称。郑氏家族,本质上既不是土豪,也并无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是靠经商和功名,同时并进,而成为社会上的望族。此与板桥林家、雾峰林家先由土豪、再发展成为士绅的途径,有所不同。

  • 标签: 郑用锡 同时并进 社会经济基础 峰林 家先 郑家
  • 简介:眼下,趁国际金融海啸民企出现暂时困难,中国土地上演了一幕“国进民退”的大戏。垄断性的大型国企,大举进军一般竞争性行业,中粮人资蒙牛,中化收编民营化肥厂,五矿和中钢收编民营钢厂,甚至一些民间做的比较好的书商,也面临国企的收购或者人资。民营企业最发达的浙江,则掀起一股政府人资民企高度监管的高潮,据说,宁绍一带,真正酝酿由政府向民企派遣党委书记,人称,新的公私合营开始了。有识者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担忧,著名报人笑蜀表示,这是以市场化的名义去市场化,最终会危及国民整体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

  • 标签: 胡同 民营企业 国家经济安全 大型国企 竞争性行业 国际金融
  • 简介:新发现的汉中平五年雒阳县男子□□卿买地券是冥世的土地私有权凭证和早期道教实施镇墓安魂、驱鬼解谪活动的遗物。买地券的实质是镇墓文,它袭用阳世土地买卖契约的格式,注入了冥间隔断死生、厌镇鬼神的内容。

  • 标签: 铅券 冢田 解谪 洛阳 道教 东汉
  • 简介:1866年瞻对赏藏及其后收归川属是清末川边史上的重大事件。1896年,川督鹿传霖率先筹瞻川属,因清廷反对而功败垂成。随着英国在1903年第二次入侵西藏,清政府终于一改此前反对收瞻之旨,谕令川督良、驻藏大臣有泰及帮办大臣凤全筹瞻川属,此时良态度模棱两可,风全力主之,有泰则坚决反对,长达半年之久的争论终致筹瞻无功。1905年初凤全被杀后良开始用兵巴塘,对此瞻对藏官则直接出兵干预,良意识到筹瞻川属势在必行,遂在巴塘战事结束后力主收瞻,但因他地乱事丛脞而未及实施。直到1906年6月清军攻克桑披寺川边战事暂告一段落后,良奏设川滇边务大臣,在川边改土归流大幕拉启的时代背景下,时任川督赵尔丰终在1911年将瞻对收归川属。从清末瞻对问题的连续性审视,良督川时期筹瞻川属虽未实现,但以良为首的地方官员关于筹瞻川属的谋划和举措以及良筹瞻态度的变化,彰显出筹瞻川属已是川边内外交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同时客观上在鹿、赵之间构筑了联系的桥梁,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 标签: 锡良 瞻对 改土归流 新政
  • 简介:1948年下半年,国民党政府在大陆节节溃败。美国政府经过对中国内战形势的分析,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大陆的胜利只是个时间问题,美国虽然极力促成了李宗仁代理蒋介石行使“总统”职权,但李宗仁也无力挽救危局,进而美国政府考虑从中国的内战中“脱身”。大陆丧失后,台湾在美国远东战略中的军事地位突出起来。美国担心,一旦腐败的国民党政权退到台湾,则台湾很可能遭到和大陆同样的命运落入共产党之手。这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结局。所以,此时美国的对台政策,亦复举棋不定,一日数变。从1948年12月起,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不断讨论如何分离台澎与中国的问题及计划。据1948年12月1日NSC档案第37号记录:“台湾、澎湖

  • 标签: 蒋介石 孙立人 台湾独立运动 陈诚 中国国民政府 1949年
  • 简介: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二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面对不利的战场形势,蒋介石认为失败不在物质方面,而是士气精神上有所欠缺。“始而失之骄,继而失之惧,遂致因惧而处处被动,由指挥过失所招致之失败,益影响战斗精神及士气之低落。”在总结战争经验教训中,蒋介石开始意识到总动员的必要性。

  • 标签: 国民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 体制 战斗精神 解放战争 战略进攻
  • 简介:1950-1952年改造运动是国民党历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也是其退至台湾后第一次大调整。改造时期制定的党政方针奠定了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基调,影响深远。本文探讨了蒋介石在改造运动中的表现与作用,指出蒋介石主导了走向改造之路,亲组听命于自己的"中央",是苦心孤诣的"当家人",但其对军事的关注度仍在党务之上,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蒋介石主导的改造有"玩火者熄火"的意味,其性格因素制约了此间对党务改造的限度。

  • 标签: 蒋介石 国民党 改造 台湾地区
  • 简介: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钱监和铸钱最多的一朝。其中贺州监是广西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史钱监,也是有明确遗址并伴有钱币实物出土的铜铁钱监之一。它为宋代的冶铁、铸铜技术和合金水平等疑难问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料。

  • 标签: 钱监 宋代 贺州 考述 铸造 中国历史
  • 简介: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铸钱和钱监最多的朝代,铜钱、铁钱兼用,贺州钱监是广西占地面积最大,保有最完整的铸钱遗址,也是有明确遗址并伴出钱币实物的极少数宋代大批铜铁钱监之一。为我们解决宋代的冶铁、铸铜技术,合金水平等诸多的问题提供了宝贵资料。

  • 标签: 贺州钱监 宋代 铸造考述 铸钱遗址 中国 历史发展
  • 简介:1904年以降,中国北部边疆危机加剧。彼时,姚光两次赴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察,用以筹划蒙古新政。其考察所得汇集为《筹蒙刍议》,体现了姚光塑造“国民”的思想,乃至其相关具体实践操作设想。与众多执著于传统的“设郡县、垦蒙地”筹蒙方略相比,姚光通过亲历探察,对解决蒙古各部落问题的出路进行了不懈的探求,提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即从近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出发,主张蒙、汉民同治,推动蒙旗兴学以培养同质的国民,同时还倡导吸引民间资本力量进驻边疆地区,乃至整合边疆民族地区之膨胀力,表现出了一种鲜明的近代国家、国民意识。

  • 标签: 姚锡光 《筹蒙刍议》 塑造国民
  • 简介:<正>清代驻北京的喇嘛被称作驻京喇嘛,他们在弘扬黄教上起着较大的作用。清朝赐予他们国师、禅师等名号,这些转世活佛即驻京呼图克图,他们均为康熙、雍正年间,以敕命被迎请至北京的。清廷在京师赐予他们坐床寺以为居住。为了避暑,他们一般夏季住在多伦诺尔的坐床寺。作为转世活佛,他们也承袭驻京呼图克图的地位和头衔,到了清末,驻京呼图克图有十二人。《光绪大清会典事例》974卷“理藩院·喇嘛封号”中所见的有:章嘉、噶勒丹哷图、敏珠尔、济隆、洞科尔、果蟒、那木喀、鄂萨尔、阿蔗、喇果、贡唐、土观呼

  • 标签: 塔尔寺 噶尔丹 理藩院 喇嘛教 活佛 多伦诺尔
  • 简介:瑞赞同以《仪礼》十七篇为孔子所定之说;认为《周礼》当出自六国时人,非必出于周公,亦非刘歆伪作;《礼记》中如《王制》和《礼运》这样有着完整意义的篇目,当可分篇别出,《王制》为孔门弟子所作。在重视经学家法的观念下,皮氏对《周礼》、《王制》给予了很多关注,力图通过对《周礼》、《王制》的解析以明今古文之分。皮瑞治经重今文,并强调经学之微言大义,他对古礼多从礼之义的角度来认识。

  • 标签: 皮锡瑞 《周礼》 《仪礼》 《礼记》
  • 简介:十年浩劫中,赵朴初失去了许多与老友相聚的机会,与年轻人的相处、相知使他找到了精神的寄托。一篇篇寓意深刻的诗词成为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被定格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本文将向您展示赵朴老鲜为人知的一面。

  • 标签: 不避罪 中的赵朴初 罪记忆
  • 简介:一、铜饼币文的国别辨识背外文圆形饼上文字的国别.据文字学基本属性观之.属多音节文字体系。经与古文书查对,可知饼文字的拼音与音节的构成基体是古怯卢文字母。但饼文字间又夹有个别希腊字母.可证这是一种曾受古希腊文化影响与渗透的怯卢文字。众所周知,怯卢文是一种湮没己久的“死文字”.它曾是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四五世纪盛行于古印度西北部的文字,

  • 标签: 圆形外文铅饼 “白金三品龙币” 国别辨识 铜饼币文
  • 简介:勇,字毅若,生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福建龙溪(今龙海市)人,是湖广总督张之洞最为器重的洋务干将,也是把西方会计理论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 标签: 会计学 专著 首部 西方会计理论 湖广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