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患者的肺部CT影像表现,总结其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肺部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3至31日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33例2019-nCoV感染患者,男20例、女13例,年龄20~70(50±12)岁。轻型3例,普通型27例,重型3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例,肺部术后、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各1例。运用SPSS 25.0软件对各肺叶分布及分布范围与临床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9-nCoV感染者肺部无异常3例(9.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30例(90.9%)。COVID-19在分布上累及双肺29例(87.9%),累及单侧1例(3.0%)。病变在各肺叶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变分布范围与临床分型之间相关系数为0.819,两者具有高度相关。胸膜下区病变30例(90.9%),其中合并中央区同时存在17例(51.5%)。病变表现为多种病变及合并存在,磨玻璃密度影25例(75.8%),实变16例(48.5%),间质改变12例(36.4%),小叶间隔增厚18例(54.5%)。22例复查者,病变增多10例,病变无变化6例,病变减少6例。结论2019-nCoV感染者多有肺部炎症,CT表现为多部位、胸膜下区或外中带多见、磨玻璃密度和实变多见或共存;部分合并胸膜增厚或小叶间隔增厚。CT影像能够提示COVID-19诊断,对早期发现和病情监测提供重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儿童不同亚型/基因型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感染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9—2017年HRSV流行季(11月至次年1月)HRSV阳性住院患儿急性呼吸道标本,进行G蛋白全基因片段PCR扩增,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区分HRSV亚型及基因型;进行HRSV亚型及基因型流行趋势及基因进化分析;收集HRSV感染患儿的临床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90例患儿中A亚型为376例(63.7%),B亚型为214例(36.3%)。2009—2017年HRSV每年度优势亚型分别为B-A-A-B-AB-A-A-B-A,共检测到10种基因型,其中A亚型ON1及NA1基因型、B亚型BA9基因型共占比95.8%。临床特征比较中,B亚型(96例,44.9%)较A亚型(118例,31.4%)易引起低月龄(0~3月)儿童感染(P=0.001),且B亚型(124例,57.9%)较A亚型(172例,45.7%)易导致患儿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P=0.005)。3种优势基因型ON1、NA1、BA9感染患儿月龄分布(P=0.003)、入住ICU占比(P=0.007)、住院时长(P=0.001)、转归(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SV型别与基因型的不同均可导致临床特征的不同,有必要加强HRSV亚型与基因型的监测。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甲型H1N1重症流感患儿的临床症状特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月共收治11例甲型H1N1重症流感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临床特征及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经验。结果11例患儿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分布从2岁1月到8岁5月,起病症状均为咳嗽、发热、咳痰,所有病例均有胸片肺部感染病变,采取特异性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起病年龄及症状不典型,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相关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自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VZV感染相关视神经病变5例,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例患者共受累7只眼;有3例(3/5)累及单眼,2例(2/5)双视神经均累及。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重度视力损害4只眼(4/7),非重度视力损害3只眼(3/7)。视力明显改善1只眼(1/7);好转2只眼(2/7);无变化4只眼(4/7)。急性期的MRI均见视神经和(或)鞘膜的异常信号。例3在发病后第2天给予抗病毒和激素治疗,视力恢复较好;余4例视力预后均差。结论头面部VZV感染可引起严重的视神经病变,导致重度视功能障碍,且预后欠佳,但复发少见。此部位的VZV感染建议早期静脉应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最佳)及激素,最好72 h内用药,以尽量避免和减轻继发的视神经病变。
简介:摘要: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措施降为乙类乙管,新冠肺炎也更名为新冠病毒感染,作为高校的学生守护着——学生管理工作者也长长出了一口气,但大家冷静思考后也面临着许多困惑,随着管控措施的降低,是否应该恢复到疫情前的学生管理模式,对疫情不在管控,大家都没了方向,陷入了思考。日前国务院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其中第三篇对高校疫情防控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方向,使高校学管工作者不在迷惑,国家近三年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保证了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尤其高校作为人员密集单位,国家更为关注,疫情防控措施严于社会、严于常态,保护了高校师生的安全。在此基础上就现今高校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下学生管理工作浅谈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旨在发挥学生管理工作的作用,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确保高校教育教学顺利进行。
简介:摘要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中的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季节流行性和极强的传染性。在目前已知的四种类型的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最大,也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小分子抗流感病毒药物陆续投入临床,为人类对抗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提供了有力的武器。然而,流感病毒快速突变的特点使其逐渐对传统的抗病毒药物耐药,使得现有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有效性降低。因此,开发更多针对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药物仍然迫在眉睫。本文综述近年来新提出的小分子抗流感病毒药物,包括长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拉尼米韦,新型病毒聚合酶抑制剂巴洛沙韦、法匹拉韦、匹莫迪韦以及病毒核蛋白抑制剂、血凝素抑制剂等,简要介绍药物药理作用并总结最新临床试验结果,对未来流感治疗的研究进行展望,为今后抗流感病毒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热凝治疗对我国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7—2018年在我国农村地区(内蒙古鄂托克县、山西省襄垣县和阳城县)和城市地区(深圳)建立宫颈癌筛查队列中符合标准的20~65岁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中HPV阳性且接受热凝治疗(166例)或未接受任何治疗(2 716例)对象进行随访评估。针对热凝治疗患者,采用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查在其治疗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进行随访;针对未接受治疗患者,采用HPV检测进行每年随访,对所有随访过程中HPV和(或)细胞学阳性的女性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或)活检。比较评估接受热凝治疗组与未接受治疗组对象随访过程中的HPV清除率及热凝治疗对CIN病变的治愈率。结果分别有152例接受热凝治疗对象和2 539例未接受治疗对象接受了随访评估,年龄M(Q1,Q3)分别为42(36,48)和47(41,54)岁,中位随访时间M(Q1,Q3)分别为23.4(12.4,24.5)和23.5(12.4,24.0)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接受热凝治疗组的HPV清除率(73.0%,111例)高于未治疗组(46.1%,1 171例)(P<0.001)。与未治疗组相比,热凝治疗清除HPV16的OR(95%CI)值为2.8(1.3~6.1),HPV52为3.2(1.3~7.9),HPV58为5.8(2.1~15.6)。接受热凝治疗组中基线病理诊断为CIN者的治愈率为77.4%(72例),其中轻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和中度及以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的患者其治愈率分别为81.0%(47例)和71.4%(25例)。结论热凝治疗是清除HPV感染和治疗CIN病变的有效方法。特别是针对我国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风险较高的HPV型别,清除率高于未治疗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