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我国,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群众对环保的认识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的生态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可以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解决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以将现代生物技术运用到环境工程中,发展出新的环境保护理念和方法。利用生物技术对环境的污染进行治理与治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它在环保项目中的运用,逐步为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在环境保护项目中,生物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其高效、安全、低成本的优势。

  • 标签: 生物技术 环保工程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林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良好的环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片阴凉。在林业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害生物,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对森林资源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为此,相关的工作部门必须认识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并且结合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和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少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应该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林业 有害生物 防治技术 推广
  • 简介:摘 要:生物工程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新兴技术,近几年来随着不断地创新与发展,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加工等行业。基于此,文章首先对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然后重点探讨了生物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以期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生物技术 石油化工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简述了日本的生物质发电的现状、市场情况和当地政府的补贴政策以及近期的大型生物质发电项目动向。重点介绍了以转基因大豆油直接燃烧的生物质发电技术。结合日本的生物质项目案例对其经济可行性进行浅析,以期为国内开发商或投资商参与日本生物质发电市场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日本生物质发电 转基因大豆油
  • 简介:摘要:估算生物质资源的总量和供求关系,调整工业化的理论意义和系统结构,寻找工业化的内生和外生动力机制的创新模型,对未来可能的关键研究领域的建议,包括产业化进程分配机制的互惠类型,产业化保障体系和晋升路径。

  • 标签: 新能源战略 生物质能源 产业化进程
  • 简介:利用2007年和2008年16d合成的250mMODIS植被指数产品和地面调查资料,分析了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同光谱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继而估算了2007年和2008年甘南州及各县草地地上部生物量。结果表明:在牧草生长的主要时间里,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同植被指数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尤其与地面调查同期(8月中下旬)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达到0.782。利用EVI建立的三次多项式模型模拟结果明显优于其它植被指数,能较好地模拟草地地上部生物量。2007年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平均为5610kg/hm2,2008年为5605kg/hm2。与2007年相比,临潭、卓尼和迭部县地上部生物量略有增加,而合作、玛曲、碌曲、夏河和舟曲县则有所下降,以舟曲县下降最为明显。

  • 标签: 甘南草地 地上部生物量 遥感 模型
  • 简介:摘要    经过多年试验发现,生物防治技术是目前对农作物影响最小的病虫害防治手段。本文分析了农业病虫害实行生物防治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促进农业病虫害的防治。

  • 标签:       农业 病虫害 生物防治技术
  • 简介:生物成因煤层气一般可分为原生和次生生物成因,它们在生成机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所不同,导致后期保存和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异.研究指出,原生生物成因气不能被大量保留在煤层中,气田中的生物成因气多为次生生物成因气;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分布比较普遍,含量较为丰富,且生物成因煤层气埋藏深度浅,勘探成本低,因此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具有不容忽视的巨大资源潜力.

  • 标签: 煤层气 原生生物成因 次生生物成因 生成机理
  • 简介:摘要    病虫害防治工作作为林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林业的发展进程。随着生态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林业管理的实际需要,这就需要引入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本文阐述了生物防治技术的含义与优势,介绍了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要点,以期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 ; 生物防治 ; 技术要点   随着环保理念的大力推广,我国林业工程建设迎来了全新的发展要求和目标,如何提高林业管理的生态性与科学性已经成为当前管理工作的重点。病虫害防治是林业管理的重要工作,其工作效果不仅影响着林业管理的整体质量,而且还关乎着生态社会的发展进程。鉴于此,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对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治计划,争取在解决病虫害问题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    生物防治技术的含义与优势    1.1    含义   生物防治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环保型技术,主要应用于林业病虫害治理工作中。与传统的病虫害治理方法相比,生物防治技术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将其应用于林业管理过程中,不僅能够降低病虫害发生率,而且还能确保经济社会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落实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1] 。具体而言,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杀死害虫,以减少农药的使用。这种防治方式不仅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而且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最终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创造有利条件。    1.2    优势   传统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化学方法为主,即通过农药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这种防治手段虽然具有较高的杀虫效率,但是会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空气资源等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从长远来讲不利于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进行预防和控制,通过害虫的天敌来降低害虫的破坏力,从而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这种防治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化学方法对生态资源造成的破坏,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形成林业防护体系,促使人们找出更多微生物的制约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使人们在强化林业管理有效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能为实现森林系统的平衡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对林业的长远发展极为有利。    2    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要点    2.1    苗木检疫技术   该技术是从源头出发,主要是在苗木的选择环节进行病虫害预防,其关键是在苗木筛选和运输过程中加强病虫害检疫,防止带有病虫害的苗木进入林区,进一步降低大面积病虫害的发生率。种植人员在选择树种时需要对其进行严格检查,并在运输过程中做好病虫害检疫防护工作,这样才能提高苗木的整体质量,从而减少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几率。    2.2    微生物防治技术   微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寄生性微生物,如真菌、细菌、昆虫病毒等来杀死害虫,技术人员通过这些微生物来抑制病虫害,从而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我国白僵菌的产量及应用面积均居世界前列 [2] 。以松树为例,由于该树种最常见的病虫害为松材线虫病,而白僵菌对于抑制此病虫害有显著的效果,因而相关技术人员可将以白僵菌为主的药剂作为杀虫材料,以此代替农药,从而获得显著的防治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微生物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对微生物制剂的质检力度,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试验,确保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争取在解决病虫害问题的同时,也能减少对森林资源的威胁,从而真正发挥微生物防治技术的有效价值。    2.3    天敌昆虫防治技术   除了寄生性天敌以外,害虫还会受到捕食性天敌的威胁。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生态关系的优势,借助捕食性天敌来防治病虫害,从而获得最佳的效果。我国林业防护最常选择的就是天敌防护法。具体来说,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天敌昆虫,比如啄木鸟、猫头鹰、周氏啮小蜂等,并将其引入林区内,利用其天性来防治病虫害,从而促进林业管理整体质量的显著提升 [3] 。以松树为例,由于松材线虫病是该树种的主要病虫害,而花绒寄甲又是松材线虫的天敌,因而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林区投放花绒寄甲,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3    结语   林业病虫害管理中引入生物防治技术,不仅能够减少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危害,而且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生态平衡,为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鉴于此,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解决病虫害问题,为获得巨大的林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提供可靠保障 [4] 。    4    参考文献    [1] 彭涛 . 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管理探讨 [J]. 现代园艺, 2019 ( 18 ): 70.    [2] 苏雪娇 . 对林业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措施 [J]. 黑龙江科学, 2018 ( 4 ): 154.    [3] 辛维丽 . 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要点探析 [J]. 绿色科技, 2018 ( 5 ): 89.    [4] 邓国书 . 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管理探讨 [J]. 中国标准化, 2019 ( 24 ): 279-280.

  • 标签:
  • 简介:摘要餐厨垃圾在我国生活垃圾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处置,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我们提出将餐厨垃圾进行生物质炭处理后再用于堆肥原料,以废治废,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性。

  • 标签: 餐厨垃圾 生物质炭 堆肥
  • 简介:地球化学环境对生命物质具有正、负两方面的生物效应。地壳物质和表面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在相当程度上控制、影响着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发育,以及生物生态的地区差异。人为活动对原有元素分布状况的任意扰乱和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地球化学环境的复杂性和危害性。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地球化学环境的不良生物效应及其危害,概括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分布规律,提出环境地质工作急需探讨研究的问题,同时强调从减灾防灾和提高民族素质角度研究地球化学环境的重大意义。

  • 标签: 环境地质 地化环境 生物效应
  • 简介:生物炭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环境行为的影响较大。通过批次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300℃、500℃和700℃)下制备的稻壳生物炭(BC)对3种土壤(草甸土、水稻土和黄壤)吸附菲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土壤以及添加生物炭的土壤对菲的吸附数据都能用Freundlich模型较好地拟合(砰为0.9968~0.9765)。生物炭对菲的吸附容量(群值)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生物炭添加对土壤吸附菲的群值的影响程度跟生物炭的制备温度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700℃下制备的生物炭(700BC)对3种土壤吸附菲的群值都能显著提高;500℃下制备的生物炭(500BC)对有机质含量低的黄壤和水稻土的群值有显著提高,但对有机质含量高的草甸土提高有限;300℃下制备的生物炭(300BC)只能显著提高水稻土对菲吸附的群值。因此,在用生物炭修复PAHs污染土壤时,生物炭和土壤的性质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生物炭 土壤有机质 吸附
  • 简介:全球的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物种的灭绝速度逐渐加快,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有效的保护行动必须建立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准确的信息之上。以“3S”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测绘技术、计算机技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技术基础。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来说,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是获取和传播正确信息、方便管理、利于决策的非常有用的工具。

  • 标签: “3S”技术 数据库 生态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
  • 简介: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生态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在林业发展中要从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上出发,依靠新型防治技术,在做好控制与研究的基础上来促进我国林业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推广进行了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 标签:   林业 有害生物 防治技术 推广 
  • 简介:摘 要:生物技术目前在农业种植中应用广泛,不但为有效解决长期困扰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提供了新途径,也在促进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试分析生物技术的作用及应用现状,探讨其实际应用领域,希望能对加快生物技术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快速提升。

  • 标签: 农业生产 作物种植 生物技术
  • 简介:基于2005年4~9月盘锦湿地芦苇生态系统的观测资料,分析了盘锦湿地优势植物芦苇的群落学特性。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峰值出现在7月,4~7月茎重与叶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地下生物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垂直变化,其中0~30cm的芦苇须根最大值出现在7月,根茎最大值出现在6月,30~40cm深度为生物量变化在垂直剖面的分界线;根冠比以7月为最低。分层营养物质在30cm以下积累。

  • 标签: 湿地 芦苇 群落生物量 根冠比 动态特征
  • 简介: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生长季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不同层次上的比率变化。结果表明:在0-0,10-20cm和20-30cm的3个层次上及微生物总数中土壤的细菌所占比率最大,而且在3个层次上的比率自上至下逐渐增大;其次是放线菌,且在3个层次上的比率逐渐减少;最少的是真菌,在3个层次上相差不大接近为零,在整个微生物中所占比率为最少的。这是由于盘锦芦苇湿地的土壤偏盐碱性,有利于细菌和放线菌繁殖,抑制了真菌的繁殖;而且季节性积水导致通气状况不良也抑制了真茵的生存。在盘锦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垂直梯度的比率中,细菌垂直梯度变化比较明显,基本上是下面2个层次所占比率比表层大一些;放线菌垂直梯度变化明显,一般表层比率最大,下面2层比率较小;真菌垂直梯度上所占的比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为零。

  • 标签: 芦苇湿地 细菌比率 放线菌比率 真菌比率 土壤微生物
  • 简介:摘要:社会在进步,城市建设项目的数量激增,水环境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而生物修复技术此时凸显出其价值,能够提升整体治理成效。相关部门带着先进理念,审视以往修复管理并找到其中不足,有方向的改进,结合城市环境的特点和整体运行情况来设计有针对性的应用对策,彰显生物修复技术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实效性,为城市未来的生态化前行带来饱含时代气息之动力。技术人员对污染情况选用生物技术来修复,借助其对环境的友好性来解决以往遗留的诸多问题,使城市水环境治理走出困局而在新时期下稳步前行。

  • 标签: 城市 水环境 生物修复技术 治理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