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美国AuthenTec开发出了耐久更高指纹认证滑动传感器“AES1711”(发表资料,英文)。采用该公司“TouchStone”技术,强化了传感器表面的保护涂层。由此使其可耐磨10万次以上。可认证面积为6.5mm×0.41mm。

  • 标签: 指纹认证 传感器 耐久性 美国 滑动 开发
  • 简介:美国CPS工艺公司制成了AlSiC(铝硅碳化合物)金属基复合材料针状散热片,这种散热片可在混合式电动车液冷大功率电源中使用。AlSiC针状散热片等温膨胀系数为8ppm/℃,这一数据与陶瓷电介质衬底热膨胀片相当,可用于降低热循环过程中产生应力。

  • 标签: 金属基复合材料 散热片 可靠性 电池 CPS工艺 大功率电源
  • 简介:通过第一原理计算可以预测材料组分、结构与性能,设计具有特定性能新材料,甚至可以模拟实验无法实现工作。密度泛函理论巧妙地将电子之间交换相关势表示为密度泛函,使得薛定谔方程在考虑了电子之间复杂作用后,依然可以利用自洽方法求解。利用CASTEP软件在不同机制下计算了立方氮化硼能带结构、电荷密度分布、状态密度、折射率谱、反射率谱、吸收谱。

  • 标签: 第一性原理 立方氮化硼 密度泛函理论 CASTEP软件
  • 简介:介绍了一种高均匀W3Re热电偶合金材料制备新工艺,并探讨了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电特性。分析了掺杂和退火制度等因素对合金性能影响,利用TEM、SEM及EDS等方法分析评价了合金组织及微量元素含量,采用同名极法测试了材料热电势均匀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直径小于0.1mmW3Re热电偶合金丝材连续电势均匀小于19μV,配对后WRe3/25热电偶测温精度优于0.25%t,具有良好力学和可加工性能。

  • 标签: 金属材料 钨铼热电偶 高能分散 掺杂
  • 简介:采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求解量子输运过程,探讨结构对称对双量子点干涉仪中量子输运影响,结果表明,调节点一导线间耦合,导致双量子点干涉仪结构对称和电子传输路径不同,使得电子隧穿并联双量子点结构呈现出一系列新奇特性。当点一导线间耦合强度不同,两量子点中阶梯状平均电子占据数分离程度不同,且两台阶平缓程度也不同,证明了结构决定性能,也为设计可控量子器件提供一个理论依据。

  • 标签: 结构对称性 点线耦合 双量子点干涉仪 量子输运
  • 简介:作为一门新技术,纳米技术与医药领域结合产生了一个全新领域——纳米医药。近年来,这个新领域以令人目眩速度发展,吸引了人们目光,也存在不少争议。日前,在2007年世界药学大会暨国际药学联合会第67届年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国内外纳米医药研究领域有关专家。

  • 标签: 纳米技术 医药领域 安全性 记者采访 国内外 药学
  • 简介:这是不同多孔层(梯度多孔材料)组成层叠结构示意图。每一层包含一组间接分布、大小相同孔(这里仅显示一组这样粒子)。无论是发热汽车,还是发热手提电脑,你生活中每台机器和设备都通过热损失浪费了大量能量。但是能够将热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电热装置可能能够利用废热提高绿色技术能源效率。

  • 标签: 热电材料 设备 多孔性 物质 结构示意图 多孔材料
  • 简介:对比研究了3组X80抗大变形管线钢拉伸性能和显微组织,讨论微观组织尤其是第二相组态对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3组X80抗大变形管线钢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均呈圆屋顶型连续屈服态,且纵向屈强比均小于0.85;硬相M/A组元对X80钢产生明显第二相强化作用,随着M/A相含量增加,材料屈服强度增大。屈强比主要受控于软硬结合AF+M/A组元双相组织,硬相M/A组元体积含量与屈强比表现出非线性关系。

  • 标签: 管线钢 抗大变形 屈强比 双相组织 M/A组元
  • 简介:由于难燃剂对人体及环境可以产生不小影响,人们对非卤,非磷系难燃剂开发寄以希望。因此,在研究合成了具有三嗪骨格酚醛树脂中间体,试图用该树脂提高纸基材酚醛树脂层压板难燃。首先,由4一苯基酚和甲醛合成2,6-二羟甲基-4-苯基酚(DMPP),再将其和苯并鸟粪胺(BG)反应制得苯并鸟粪胺变性酚醛树脂(DMPP—BG)。将该DMPP—BG配合到氮甲阶酚醛树脂里得到变性甲阶酚醛树脂,其凝胶时间和固化开始温度,通过增加DMPP—BG添加量大体上维持一定值。展现了纸基材酚醛树脂层压板物理性能研究结果,DMPP—BG用量大于10%时于体系以UL94垂直法难燃试验为V—O级。另外,DMPP—BG变性纸基材酚醛树脂层压板平均燃烧速度比未变性制品迟约1/10,随着甲阶酚醛树脂中DMPP—BG含量增加,氧指数亦增加若干。再有,DMPP—BG变性纸基材酚醛树脂层压板电绝缘及耐水性优于未变性制品。

  • 标签: 三嗪骨格 酚醛树脂 层压板 阻燃性
  • 简介:刚化学方法在水性和无水介质中合成聚(2-氯苯胺)(P2ClAn)、聚呋喃(PFu)传导均聚物及复合物并研究丁艇性能。聚合物及其复合物特征通过了红外光谱、紫外一可见光吸收光谱、热重分析、示差扫描址热法、扫描电镜、磁化率、电导牢测试。研究发现PFu/P2ClAn复合物热稳定性比P2ClAn/PFu复合物和各自均聚物要好。按照Gouy等级测试方法,均聚物及其复合物传导机理本质上是极化子和双极化子。研究发现复合物电导率和磁化率值大小受其客体聚合物含量影响。P2CLAn/PFu(ω(PFu)=55.8%)电导率为3.21×10^-3S/CM,比各自聚合物要高(σPFu=1.44×10^-5/CM,σP2CIAn=1.32×10^-5S/CM)。改变复合物合成顺序可以改变电导率、形态特征和热性能。

  • 标签: 复合物 传导性聚合物 共轭高分子 电导率 热性能
  • 简介:以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以乙二醇水溶液为分散介质,采用球磨分散法制备了用于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碳包铜纳米悬浮液。通过分光光度法和沉降法研究了分散剂含量、球磨时间及球磨转速等因素对碳包铜纳米悬浮液稳定性影响,并对其分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阿拉伯树胶能有效地分散碳包铜纳米颗粒,得到均匀、稳定碳包铜纳米悬浮液。当阿拉伯树胶质量分数为0.1%、球磨时间为2h、球磨转速为250r/min时,分散效果最佳。阿拉伯树胶对碳包铜纳米颗粒稳定分散作用主要是通过空间位阻机制来实现

  • 标签: 纳米碳包铜 乙二醇水溶液 球磨 分散剂 稳定性
  • 简介:据有关媒体近日报道,复旦大学关于水系锂离子电池研究取得突破进展,找到了导致水系锂离子电池循环差、即寿命偏短核心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学》上。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突破性 水系 复旦大学 研究成果 循环性
  • 简介: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简单、可行碳纳米管混合物净化方式。其可借助紫外线和空气中氧生成净化半导纳米管,这对发展下一代计算机芯片具有非凡价值。相关文章发表于近期《纳米快报》网络版。

  • 标签: 碳纳米管 半导体 净化方式 美国科学家 计算机芯片 混合物
  • 简介:用滤质阴极真空电弧(FCVA)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W6M05Cr4V2)和不锈钢(0Cr18Ni9Ti)基体上沉积120~150nm非晶金刚石膜。用划痕法测定其结合力,平均临界载荷分别为19.15N(高速钢)和6.44N(不锈钢,CB工艺)。用栓盘摩擦试验测定镀膜摩擦系数μ和耐磨寿命。摩擦系数μ为0.092~0.105,镀膜耐磨比高速钢高106~319倍,比不锈钢高480~3600倍,而且镀膜质量稳定,重复性好。

  • 标签: 非晶金刚石膜 膜/基结合力 摩擦系数 耐磨性
  • 简介:蓝、白光片式LED器件是当今半导体光源宠儿,用作移动通信工具显示光源更是一种时尚。自从1992年第1只氮化镓(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问世后,其寿命和可靠一直被世人所关注。GaNLED行业由于美、日等国疯狂投入,其发展之迅速、成果之惊人,众所周知。我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传统封装蓝光器件已形成大规模生产,白光LED也已形成产业,工艺已基本成熟。

  • 标签: LED 移动通信
  • 简介:基于局域密度近似(LSDA,Localspin-densityapproximation)和有效库仑相关能(Uapproach),采用第一原理计算软件VASP,计算了钙钛矿型钆铝酸盐(GdAlO3,GAP)电子结构,并研究了铽离子(Tb3+)掺杂后(GdAlO3∶Tb,GAP∶Tb)对能带带隙(Eg,Energyofgap)影响。计算结果表明:GAP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宽度主要由价带(VB,Valenceband)顶部O-2p和导带(CB,conductionband)底部Al-3(s+p)、Gd-(s+d)(p)决定,Eg值为4.8eV;随着Tb3+掺入,当掺入量为1/4原子比时(GAP∶Tb0.25)出现杂质能级,为3eV、2.3eV,分别对应Tb3+5D3-7FJ(J=3,4,5,6)电子跃迁和5D4-7FJ(J=3,4,5,6)电子跃迁。当掺入量为1/16时(GAP∶Tb0.0625),仅杂质能级2.3eV较为明显,这一计算结果与GAP∶Tb0.7荧光粉在紫外激发下绿色荧光发射明显这一实验现象相符合(荧光发射主峰对应5D4→7F5(544nm))。

  • 标签: 第一性原理 钙钛矿型钆铝酸盐 电子结构
  • 简介:结合纳米材料制备和分析结果,对现有纳米材料毒性和环境安全研究以及材料制备交叉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特别就具体应用到电气电工等领域纳米材料安全进行了论述,指出对于纳米毒性研究深入还必须把纳米材料本身特性作为重点,将医学毒理研究和材料科学交叉作为未来深化研究发展方向,指出纳米材料制成器件安全未必就是负面的,还需要进行深入长期考察。

  • 标签: 纳米 毒性 特性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