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风景优美的北碚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东邻渝北区,南毗沙坪坝,西连铜梁县,北接合川市.全区现有17个乡镇,人口65万,耕地总面积20622.2公顷,其中:田8483.1公顷,土10805.2公顷,人均耕地0.05公顷,嘉陵江如玉带从地理位置将镇乡自然分隔为江东片6镇2乡和江西片9镇.北碚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水丰富,无霜期长.全区低山深丘交错,沟壑石峪纵横,但地形仍以浅丘为主.多年来,栽桑养蚕曾经是本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回顾北碚区蚕桑生产的发展历程,直面目前低迷滑坡的现状,实在是令人不堪回首,忧思如焚.
简介:<正>加芳乡属大石山区,自然条件差,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劳动者素质低下。全乡有814个弄场,17个村公所,56个村民委,334个经联社,6124户,30044人,其中农业6096户,29310人。全乡总面积207平方公里,折合为31.0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26556亩,人均耕地0.8亩。全乡水涝地6560亩,占耕地面积24.46%,适宜种桑养蚕的5000多亩。全乡粮食最高年产604万公斤,最低年产177.5万公斤。1988年人均产粮59.5公斤,农业人口人均有粮47.5公斤,人均产值181元,人均纯收入127元,正常年景的1989年调进粮食50多万公斤,大灾的1988年调进粮食240万公斤,1989年农民达温饱线的1726户12167人,分别占农户,农业人口的28.3%和41.5%。温饱线以下的还有3234户
简介:生态模式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发达国家,生态经济又称为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种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蚕桑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许多地方蚕业已形成区域分布,集中连片,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对于实现生态蚕业模式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目前,我国蚕桑生产大多数仍未向生态蚕业方向发展,桑蚕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桑蚕生产的比较效益不高,加上蚕沙没有固定消毒存放位置,养蚕环境被污染严重,不利于养蚕的消毒防病.因此,如何在这项传统产业中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赢",本文对此作了一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