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索建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正颌手术模拟研究方法。方法:将颌面畸形患者CT断层图像利用Simplant软件行颅颌面骨组织三维重建,截骨,构建颅颌面骨树状结构模型。在虚拟环境碰撞模型上行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及颏成形的手术模拟。结果:该系统形成的三维立体虚拟影像,可从任意视角观察,清晰逼真。运用系统工具进行骨组织的旋转、平移等手术模拟操作,实现了操作者与模型的交互作用,图像及触觉感知实时反馈,沉浸感强。应用该方法实现了正颌手术设计、虚拟操作及术后效果预测。结论:颅面三维虚拟正颌手术系统可以行正颌手术模拟及手术操作训练,在虚拟环境下实现图像反馈和力、触觉感知的手术模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临床和组织学评价牙周手术后探针进入牙周组织的程度。研究对象为4只比格犬,共制备38个三壁骨袋,并保持3个月。随后,对其中26个骨袋进行牙周手术(手术组),其余12个骨袋作对照。分别在术后第4、8、12、16周处死动物,处死前即刻用银根管探针代替牙周探针置于龈沟内并固定于牙面。将组织块制成切片后进行组织形态学评价,其指标如下:探针尖端位置与结合上皮根端的关系、新结合上皮的长度、结合上皮根方结缔组织附着的平均长度。结果表明,术后4周时手术组和对照组的探针尖端分别位于结合上皮最根端的根方一1.37±1.73mm和-0.20±0.15mm;术后16周时,两组的探针尖端分别位于结合上皮最根端的冠方0.58±0.3lmm和0.40±0.20mm。术后4周和8周时手术组新结合上皮的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术后4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结合上皮的长度分别为0.73±0.60mm和1.19±0.02mm;8周时分别为1.77±0.52mm和2.15±0.00mm。新生结缔组织的长度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表明,至少在术后2个月内不应进行牙周探诊;如果在此之前探诊,探诊力可能会损伤软组织一牙齿之间的联系。
简介: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在正颌手术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正颌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U组(乌拉地尔复合异丙酚组20例)和P组(异丙酚组20例)。麻醉诱导,2组都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8mg/kg行麻醉诱导插管。2组均由2%七氟烷和异丙酚维持麻醉。U组在异丙酚的基础上复合乌拉地尔行控制性降压。P组仅用异丙酚行控制性降压。2组都以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65mmHg为目标。记录2组在诱导前后及降压前后各个时间段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MAP的值,并进行比较,同时根据Fromme术野评分表评定手术视野质量。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控制性降压期间,2组MAP都低于术前(P〈0.01)。U组在5、10、20min的MAP显著低于P组(P〈0.01)。U组的术野评分也优于P组(P〈0.01)。但两组心率都有增高,差异不显著(P〉0.01)。结论:乌拉地尔用于正颌手术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起效迅速,可使术野质量更加清晰。
简介:当今,尽量减少种植手术中的创伤已经成为了一条金标准,于是计算机导航手术技术开始逐渐兴起。尽管不翻瓣的种植手术有很多临床上的优势,但是由于不是在直视下操作,不翻瓣手术仅局限于一些简单的没有皮质骨板穿通危险的病例。本文结合下颌无牙颌病例,阐述了在计算机导航下采用的不翻瓣种植手术的治疗方案。同时介绍了图像引导种植系统(IGI,DenXAdvancedDentalSystem)。IGI系统可以实时地显示钻针的图像,使得整个不翻瓣种植手术的过程都在监控之下。有术中准确的导航系统的保证,可以精确的实施术前制定的治疗计划,这对于牙弓缺乏参照标志的无牙颌来讲尤其具有价值。根据术前数字化治疗计划.种植体植入的位置可以十分精确,因此可以在术前制作固定的临时修复体并进行即刻负重。这种全新的手术方法使得在完全监控下行不翻瓣种植手术成为了可能,同时减小了种植修复的难度。
简介: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手术切口对拔除低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8~30岁未萌出的双侧低位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患者35例,随机选取患者的一侧磨牙列,采用信封切口的手术方案(A组),另一侧采用角形切口(B组)。采用同种拔牙方法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的反应(局部肿胀、疼痛和术后开口受限)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手术后第2天,B组术后重度肿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开口受限程度及术后疼痛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手术切口设计与术后肿胀程度相关,信封切口术后肿胀发生程度较轻。
简介:正颌外科在我国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1],这对于颅面部严重骨性畸形的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就是一类常见牙颌面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容貌、发音和咀嚼功能,甚至影响心理健康,有研究[2]表明此类人群常有敏感多疑、自卑、对人不信任等表现,所以进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骨性畸形严重,单纯正畸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虽然也有采用非手术治疗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报告[3],但矫治难度大,对正畸医师技术要求高,难以推广,所以对于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成年患者而言,采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矫治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
简介:目的:第三磨牙拔除是口腔很常见的一个手术操作。和第三磨牙手术相关的常见并发症已经广为认识.并且经常作为知情同意内容向患者解释。口腔全科医师以及口腔颌面外科医师也必须熟悉所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本次系统文献回顾可以对这一常规手术可能产生的不常见的并发症作一提示。方法和材料:这次研究的文献来自Medline和theCochraneLibrary电子数据库系统检索.也对关键文章、参考文献和该领域相关综述进行手动检索。关键字包括第三磨牙、智齿、并发症、不常见以及罕见。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也经过重复地核对.综述限定于近18年来发表的英文和德文文章。结果:经常被提及、为人所熟知的并发症.包括永久性神经损伤和即发或迟发的下颌骨骨折。22篇文章中又确认了24种其他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中包括炎症、脓肿形成、牙齿移位和器械脱位。另有单一病例报告有拔牙后血肿窒息性死亡、危及生命的失血、脑脓肿、硬膜外脓肿.良性突发性体位性眩晕、皮下和组织间隙气肿、硬膜下积脓和带状疱疹综合征。结论:要做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认识到各种可能的并发症是非常必要的。必须要提前认识到少见的并发症,这样才能保证及时准确治疗。
简介:为深入了解国际干细胞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的前沿动态,2015年8月7—9日,由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15年国际于细胞与再生医学高峰论坛”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举行。会议由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金岩教授主持,第四军医大学王茜副校长和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铱民教授分别致辞。大会特别邀请了该领域国内外的著名专家。会上,各位专家围绕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两大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内容涉及多个国际热点研究内容,发表了高水平讲演,介绍了各自在此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和思想,代表了当代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简介:目的研究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骨性开[牙合]15年后的骨性以及牙性变化。方法本研究样本为10例成年骨性开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上颌采用了LeFortI型截骨术,下颌采用了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O)。选择患者在正畸治疗前(T1)、治疗后(T2)以及正颌手术后平均15年(T3)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双颌手术矫治骨性开雅15年后,虽然骨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发,但是前牙覆雅基本稳定。结论双颌手术和正畸联合治疗是矫治骨性开骀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