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0例48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术后2wk有44眼(92%)视力较术前提高;术中5眼(10%)计划外后囊破裂,6眼(13%)发生虹膜出血;术后第2d角膜水肿38眼(79%),前房渗出43眼(90%),5眼(10%)术后眼压增高,12眼(25%)瞳孔欠圆。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相对较复杂,并发症较多,但整体效果良好。

  • 标签: 超声乳化吸出 并发性白内障 葡萄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高龄老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应注意的问题,手术难点及处理对策,旨在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成功率。方法对109只眼,75—84岁老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作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术后一周视力0.5以上68只眼,占63%。视力0.1—0.3者14只眼,占13%。0.3—0.5者23只眼,占21%。4只眼未脱盲,占3%术中并发症为后囊破裂,未发生核坠入玻璃体,无严重全是并发症发生,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未发生大泡性角膜炎。结论本组病例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高龄白内障老人眼部及全身生理特点,对各种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和表现有清醒的认识,具备扎实的手术操作技巧。

  • 标签: 高龄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的白内障吸除术与隧道式切口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2/2004年间在我院住院部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共选择了342眼行隧道式切口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及578眼行超声乳化的白内障吸除术的患者,并对两种手术方法术后在视力、内皮细胞损伤、术后散光、远期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比对。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视力恢复、内皮细胞损伤、术后散光、远期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无明显的差异。结论:在临床应用中超声乳化的白内障吸除术与隧道式切口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超声乳化 白内障 囊外摘除
  • 简介:目的:评估和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的常规爆破、扭动爆破及扭动持续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晶状体核硬度芋~郁级的白内障159例159眼,随机分为常规爆破组41例41眼、扭动爆破组63例63眼及扭动持续组55例55眼,分别采用常规爆破、扭动爆破及扭动持续模式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三组术前及术后2wk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累积能量复合参数(cumulativedissipatedenergy,CDE)以及最佳矫正视力的情况。结果:术后2wk,芋级核和郁级核常规爆破组的CDE均明显少于扭动爆破组和扭动持续组(P〈0.05);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常规爆破组明显大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三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常规爆破模式、扭动爆破模式及扭动持续模式均能有效、安全的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手术,视力提高无明显差异,但相比较而言,扭动爆破及扭动持续模式效率更高,对角膜内皮的保护也更好。

  • 标签: 超声乳化摘出术 常规爆破模式 扭动爆破模式 扭动持续模式
  • 简介:目的评价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效果.方法对15例16眼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中将囊袋张力环植入囊袋内.结果人工晶状体正位14眼,人工晶状体轻度偏斜2眼.术后随访3个月~9个月,矫正视力<0.1者2眼,0.1~0.4者5眼,0.5~0.9者6眼,1.0~1.5者3眼.结论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防止人工晶状体的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晶状体半脱位 囊袋张力环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前葡萄膜炎并发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确诊为并发性白色白内障患者15例24眼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虹膜后粘连范围广泛采用23G玻切环切虹膜缘瞳孔再造,每例均行前囊膜染色。术后观察视力、眼压、瞳孔对光反应、前房炎症反应、并发症及葡萄膜炎复发情况。结果24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w后脱残率87.5%,6m脱残率92.7%。瞳孔恢复灵敏对光反应8眼,对光反应迟钝10眼,并发症包括后发性白内障1眼(0.04%),轻微虹膜后粘连眼3眼(12.5%),一过性高眼压眼3眼(12.5%),术后未见葡萄膜炎复发。结论前葡萄膜炎并发白色白内障常常伴随虹膜粘连,晶体全白膨胀,手术复杂,但选好手术时机熟练掌握手术方法,超声乳化吸除术安全可靠,视力恢复好。

  • 标签: 前葡萄膜炎 并发性白色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除术 囊膜染色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与脉络膜血流动力学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眼科及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156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39例,平均(59.8±6.2)岁。根据ETDRS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方法,将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轻中度NPDR组、重度NPDR组、PDR组。采用EDI-OCT与超声多普勒对四组患者进行脉络膜厚度测量与脉络膜血流动力学指数测量。并记录所有患者的血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FCT与血流动力学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NDR患者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明显高于其它患者组,SFCT较其它各组偏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无统计学差异;重度NPDR组血管阻力指数(RI)高于NDR组及轻中度NPDR组;PDR组RI进一步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FCT与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正相关性(b=0.540,P〈0.001);SFCT与DR分级(P=0.341)、PSV(P=0.770)、EDV(P=0.131)及RI(P=0.084)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糖尿病患者SFCT与血流动力学各指数无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SFCT的影响因素之一。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彩色多普勒显像
  • 简介: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IOL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简称三联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4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三联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眼压控制在11.04~19.08(平均14.05±3.24)mmHg。3例3眼术后眼压波动在25mmHg左右,用5g/L噻吗酰胺滴眼液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功能性滤过泡(包括Ⅰ型、Ⅱ型)36例38眼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有效地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联合手术。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小切口 人工晶状体 小梁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眼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表面麻醉给药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有白内障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同时采取表面麻醉给药方法配合治疗,同时采取术前教育、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的综合护理手段帮助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术后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患者术后1d、16d、80d视力达到0.5以上占总数的97.5%(78/80),其中视力达No.8及以上患者占总数33.75(27/80),视力达No.3及下患者占总数的2.5%(2/80)。结论针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给于表面麻醉治疗的同时实施相应的护理配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治愈率,帮助患者视力恢复,值得深入挖掘。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表面麻醉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巩膜切口缝合两针与不缝合的疗效差异。方法:对420例477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一字形巩膜隧道切口大小为6~7mm,植入直径5.5mm硬性人工晶状体,切口对称缝合两针者205例230眼(A组),不缝合者215例247眼(B组),术后2d;3mo观察术眼视力和角膜散光。结果:术后2d,A、B二组裸眼视力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193眼(83.9%)和190眼(76.9%),术后3mo,A、B二组裸眼视力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205眼(89.1%)和198眼(80.2%),两组病例不同时期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3mo,A组的平均角膜散光分别为1.53±0.59,1.05±0.43D,B组平均角膜散光分别为1.85±0.97,1.31±0.65D,两组病例术后不同时间平均角膜散光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病例术后无出现切口渗漏、浅前房、虹膜膨出的并发症,B组病例术后有3眼(1.21%)出现切口轻度渗漏、前房稍浅,4眼(1.62%)术后第1d出现上方虹膜膨出并嵌顿于巩膜切口。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巩膜切口缝合两针者较不缝合者术后视力好,角膜散光小,手术更安全。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缝合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组病例包括24例高度近视患者共32眼。在完成前囊膜的连续环形撕囊后,透明晶状体应用微创超声乳化技术通过两个相距90度的0.7毫米透明角膜切口分别插入一个22G超声探头和一个22G灌注ehopper进行摘除,然后再行植入低度数或负度数人工晶状体入囊袋内。研究参数包括手术前后的裸眼及矫正视力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等。随访时间为12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裸眼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同时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矫正提高者共28眼,占87.5%.术后6月,1例发生后发障,予以激光后囊切开,在12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有后囊膜破裂、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仅为2.2%。结论微创超声乳化是治疗高度近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长期的术后随访工作仍需要继续,以便进一步全面了解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标签: 透明晶状体 超声乳化术 高度近视 双手超声乳化
  • 简介: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本组39眼均采用颞上或鼻上象限6~7mm挑眉式巩膜切口、囊袋内完成ECCE及IOL植入术。结果:术后一周裸眼视力≥0.5者25眼(64.1%),术后一个月裸眼视力≥0.5者34眼(87.1%),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角膜散光明显减少(P<0.01)。结论:本组手术切口小,且切口位鼻上或颞上而不受上直肌和水平肌牵引的影响,角膜散光明显减少,手术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对具有娴熟ECCE技术者极易掌握,便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白内障摘除 小切口 角膜散光
  • 简介: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白内障患者的手术眼作为手术组,对侧眼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前、术中无并发症,术前和术后1wk;1,3,6mo黄斑区行OCT测量,观察两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手术组:术后1wk和1,3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其中12眼术后出现黄斑水肿,均发生于术后2-4wk,包括10眼中心凹增厚及2眼黄斑囊样水肿,其中11眼于6mo内自愈。对照组: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后1wk;1,3,6mo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与对照组:两组术前、术后6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wk和1,3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显著增加,少数患者会出现黄斑水肿,但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预后良好。

  • 标签: 黄斑中心凹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囊样水肿
  • 简介:目的探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09月~2010年06月行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后眼压、视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30眼中0.02~0.1者3眼(10.00%);0.1~0.3者8眼(26.67%);0.3~0.5者12眼(40%);0.5~0.8者5眼(16.67%),其中〉1.0者2眼(6.66%);术后平均眼压稳定在(13.57±3.31)mmHg;术后出现角膜水肿2眼,虹膜反应和晶状体前渗出膜6眼,后囊膜混浊3眼,经积极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较为确切,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及时处理并发症,仍可获得满意疗效,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 简介:Citation:WangJY,ShaoY,ZhouFX,etal.Clinicalobservationofphacoemulsificationcombinedgoniosynechialysisintreatingabsoluteglaucomaaftertrabeculectomy.GuojiYankeZazhi(IntEyeSci)2014;14(10):1818-1821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绝对期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16例16眼绝对期青光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随访6~12mo,观察眼压、前房深度、术前术后用药种类(数量)、术前与术后1mo焦虑和抑郁状态、眼表症状等情况。结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眼压明显下降。术前眼压平均值35.00±15.43mmHg,术后第1d眼压平均值为12.00±6.69mmHg;术后6mo为15.00±4.26mmHg;术后12mo为15.3±5.2mmHg。术后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P〈0.05)。术前前房深度为1.45±0.19mm,术后增加至3.37±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P〈0.05)。术后仅2例患者需用2种降眼压药物,2例患者需1种降眼压药物。术后12mo16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均有所改善;16例患者眼胀、眼痛等主观不适症状均减轻;所有患者眼球都得以保留,且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绝对期青光眼是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

  • 标签: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小梁切除术后 绝对期青光眼
  • 简介:<正>晶体核坠入玻璃体内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并发症之一。我们眼科中心自1993年12月到1997年3月期间共施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3058例,术中发生晶体核脱位于玻璃体内二例,发生率为0.065%,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一,女,70岁,左眼老年性白内障(核心性)伴高度近视眼,术前矫正视力0.05。于1993年12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中晶体核掉入玻璃体内,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玻璃体切割术 晶体核 老年性白内障 高度近视眼 脱位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规范化的的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方式,总结手术注意点。方法选取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91例(91眼)均予以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并总结。结果所有病例的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术前裸眼视力。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2共72眼(79.12%),≥0.5共37只眼(40.66%);术后3月裸眼视力≥0.2共85只眼(93.41%),≥0.5共42只眼(46.15%)。最佳矫正视力≥0.2共89只眼(97.80%),最佳矫正视力≥0.5共72只眼(79.12%)。术前散光度平均1.10D±0.78D,术后3月散光度平均1.25D±0.72D。术后散光度与术前散光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166,P=0.261)。无瞳孔严重变形、视网膜脱离、囊样黄斑水肿、瞳孔夹持、青光眼以及顽固性葡萄膜炎等并发症。结论低能量,高负压,低灌注,连续环形撕囊,双手劈核技术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
  • 简介:目的探讨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08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8例咽喉血管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术后2~3d,瘤体及周围组织肿胀;1周后瘤体变淡、缩小。所有病例均无发热及血常规改变。1次治愈4例,2次治愈2例,2次显效2例。随访1年以上均未见明显复发,术后咽喉部不适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于瘤体内注射治疗咽喉部血管瘤,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超声 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咽喉部血管瘤
  • 简介: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9例79只眼白内障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三天裸眼视力≥0.5者35只眼(44.3%)。术后一周裸眼视力≥0.5者52只眼(65.8%)。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简便、不需昂贵设备,手术效果满意。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