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CD8^+CD28^-T细胞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慢性荨麻疹(CU)病例83例,同时设立对照组64例进行比较。应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抗IgE抗体、抗FcεRⅠ抗体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CD8^+CD28^-、CD4^+CD25^+T细胞比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83名CU中,23例抗IgE抗体为阳性,占27.7%(27/83);31例抗FcεRⅠ抗体为阳性,占37.3%(31/83)。CU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CD8^+CD28^-T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CD4^+CD25^+T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U患者机体外周血CD8^+CD28^-T细胞、CD4^+CD25^+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CD8^+CD28^-T细胞比例降低也可能是CU致病机制之一。

  • 标签: CD8^+CD28^-T细胞 CD4^+CD25^+T细胞 抗IGE抗体 抗FcεRⅠ抗体 慢性荨麻疹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经聚合酶链反应(PCR)确诊并有治疗后PCR随访结果的103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103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中,男性67例(65.05%),女性36例(34.95%),年龄17~58岁,平均(29.48±6.79)岁。38.83%(40/103)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中男性患者中29.85%(20/67)无明显临床症状,女性患者中55.56%(20/36)无明显临床症状。56.31%(58/103)患者存在混合感染,45.63%(47/103)合并解脲脲原体感染,10.68%(11/103)合并淋病。92.23%(95/103)患者治疗后PCR复查沙眼衣原体核酸阴性。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常为混合感染,且临床症状轻微或隐匿,临床应对有不安全性行为史的患者及其性伴做全面性病检查。PCR方法值得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的诊断及随访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沙眼衣原体 性病 混合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慢性创伤患者常患治疗相关的接触性过敏反应。作者对1999-2004年间德国Essen医科大学皮肤科治疗过的慢性创伤患者的皮肤斑贴试验结果进行研究。总计105例慢性创伤患者接受斑贴试验。检测到其中68例对至少1种物质发生接触性过敏反应。最常见的接触性变应原有秘鲁香脂、布洛芬L-101、芳香混合物、羊毛蜡醇和松香。还有4例患者对创口敷料发生接触性过敏反应。作者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当前慢性创伤患者发生接触性过敏反应的致敏谱,也提示了一旦出现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征象,注意伤口敷料成分及进行斑贴试验的重要性。

  • 标签: 接触性过敏反应 创伤患者 慢性 变态反应 皮肤斑贴试验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 简介: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40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β-HCG、血孕酮及包块直径变化,并统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β-HCG、血孕酮含量及包块直径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β-HCG、血孕酮含量及包块直径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血β-HCG(1252±87.62)IU/L、血孕酮(4.53±1.13)U/L及包块直径(1.52±0.22)cm明显低于对照组血β-HCG(1367.84±93.47)IU/L、血孕酮(7.12±1.06)U/L及包块直径(2.17±0.24)cm,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88.50%(177/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1.50%(163/20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50%(43/2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45/200)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4,P=0.107)。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改善患者的血孕酮及血β-HCG含量,明显降低包块直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米非司酮 异位妊娠 安全性 甲氨蝶呤
  • 简介:目的:探讨卡泊三醇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中Caspase-3bcl-2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2例银屑病患者经卡泊三醇治疗前后皮损及非皮损区皮肤中Caspase-3bcl-2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经卡泊三醇治疗后银屑病患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中bcl-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Caspase-3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泊三醇治疗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是促进bcl-2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

  • 标签: 银屑病 卡泊三醇 CASPASE-3 BCL-2
  • 简介:背景:Behcet病(BD)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口腔黏膜生殖器皮肤/黏膜的复发性疼痛溃疡,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创伤愈合中的有效性,它可能对治疗BD的口腔溃疡(OU)生殖器溃疡(GU)有效。目的:旨在确定局部外用G-CSF治疗BD的OUGU的有效性。方法:根据Behcet病国际研究小组的标准诊断为BD的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参与研究治疗前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观察,记录在此期间的所有发病情况。此后给予患者局部OU外用G-CSF4×120μg/d,连用5d,(或)GU4×30μg/d,连用5d,治疗后随访3个月。研究期间全部患者未使用并发的疾病特异性药物或免疫抑制性的外用或系统药物。结果:对比之前接受的治疗,7例用G-CSF治疗的患者中,有6例创面愈合时间降低了,并减少了OUGU的疼痛。但治疗后一段时间,G-CSF在OUGU的愈合时间疼痛严重度的有效性并不持续。结论:G-CSF对BD患者的OUGU的愈合时间疼痛严重度的改善有积极作用。但鉴于G-CSF的费用高昂、制剂不实用,不能够治愈本病,因此G-CSF仅用于部分选择性患者的治疗。(1139~1143译)外用...

  • 标签: 刺激因子 口腔生殖器 因子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2013年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实验室孕前筛查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总体情况,分析影响计生服务网络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的相关因素存在的问题。方法:发放梅毒血清质控样本,各实验室按要求做梅毒血清学定性试验,统计分析各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2013年分4次发放质控样本,共计有464家实验室参评了2320项梅毒血清学试验,全省总体符合率96.64%。梅毒螺旋体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定性试验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8.44%93.08%,两者的假阴性率分别为3.89%0,假阳性率分别为6.63%7.01%。结论:全省孕前筛查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总体检测能力较好,但仍需加强室内质量控制,以促进梅毒血清学孕前筛查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孕前筛查 实验室 梅毒 血清学试验 室间质评
  • 简介:目的探讨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青鹏软膏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序贯疗法组30例给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青鹏软膏序贯治疗,对照组Ⅰ组32例单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对照Ⅱ组29例单用青鹏软膏。3组患者在治疗2周及4周后评判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序贯疗法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Ⅰ组P〈0.05,对照Ⅱ组P〈0.01)。治疗4周后,序贯疗法组与对照Ⅰ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Ⅱ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乳膏青鹏软膏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湿疹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强,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青鹏软膏 慢性湿疹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深浅两层顶泌汗腺处理法治疗腋臭,其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处理方法。方法对317例腋臭患者行深浅两层顶泌汗腺处理法治疗腋臭,观察术后并发症,分析原因并及时外科处理。结果317例患者术后血肿20例(6.3%)、皮下积液12例(3.8%),皮肤瘀斑36例(11.4%),皮肤坏死5例(1.6%),切口裂开34例(10.7%),切口感染16例(5.1%),切口延期愈合71例(22.4%),切口瘢痕23例(7.3%),瘢痕挛缩12例(3.8%),异味残留11例(3.5%),腋毛脱落317例(100%);皮肤外科适当处理后效果满意。结论深浅两层顶泌汗腺处理法治疗腋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及时恰当的处理仍可以获得满意的术后效果。

  • 标签: 腋臭 并发症
  • 简介:目的通过借助经典光毒剂8-甲氧补骨酯素(8-MOP)研究UVA、UVB、UVA+UVB3种不同光源对光毒性斑贴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豚鼠138只,健康受试者22名.光源为PhilipsUVA,PhilipsUVB,SUV1000日光模拟器.试验物为2%8-MOP.①豚鼠对8-MOP+UVA(PUVA)8-MOP+UVB(PUVB)的反应.②豚鼠对8-MOP+UVA(PUVA)8-MOP+UVA+UVB(PUVA+UVB)的反应.③人体对8-MOP+UVA(PUVA)8-MOP+UVA+UVB(PUVA+UVB)的反应.结果PUVA组的反应率单纯UVA照射组有显著差异(P<0.01),PUVB组的反应率单纯UVB照射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PUVA+UVB组试验区域3d皮肤反应评分变化趋势的斜率大于PUVA组.人体试验结果同动物试验结果相一致.结论在以8-MOP为受试物的光斑贴试验中,UVB检测效果较差,而UVAPUVA+UVB均能检测出8-MOP的光毒性,但UVA+UVB要优于UVA.因而UVA+UVB是一种理想的光斑贴试验光源.

  • 标签: 8-甲氧补骨酯素 光源 光斑贴试验 8-MOP 中波紫外线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ultravioletB,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浴联合NB-UVB治疗,对照组f30例)单独用NB-UVB治疗结果治疗组银屑病面积严重指数(psoriasisareaandseventyindex,PASI)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而对照组有效率仅为53.3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lifequalityindex,DLQ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药浴联合NB-UVB对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满意。

  • 标签: 寻常性银屑病 中药浴 窄谱中波紫外线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毕节市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分析,筛查常见过敏原,从而得出毕节市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谱。方法应用苏州浩欧博公司的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体外血清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统计1627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结果种类。结果在1627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sIgE阳性率前3位为:树组合(柏树/榆树/梧桐/柳树/杨树)52.67%,动物皮毛(猫毛皮屑/狗毛皮屑)44.13%,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根霉/毛霉)30.55%。结论贵州省毕节市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谱以吸入性过敏原:树组合(柏树/榆树/梧桐/柳树/杨树)、动物皮毛(猫毛皮屑/狗毛皮屑)、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根霉/毛霉)为主,通过对过敏原筛查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并为患者饮食忌口、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及脱敏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特异性IGE
  • 简介: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加味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IL)-4、干扰素(IFN)-γ与IgE的影响。方法9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玉屏风散治疗咪唑斯汀对照组,观察疗效与复发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玉屏风散治疗前后IL-4、IFN-γIgE水平。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O.01)。玉屏风散治疗治疗后血清IgE、IL-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1),而IFN-γ明显升高(P〈O.01)。结论玉屏风散加味方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可能与血清IgE、IL-4下降,IFN-γ升高有关。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玉屏风散加味方 白介素-4 干扰素-γIgE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8IL-33在慢性荨麻疹(CU)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检测60例CU患者50名正常人外周血IL-18IL-33表达水平,同时分析其差异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CU患者IL-1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枸地氯雷他定治疗28d后,患者IL-1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33水平在治疗前、后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U患者在使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前、后IL-18的浓度变化与其临床疗效呈正相关(r=0.620,P<0.05)。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CU发病的病理过程,而IL-33是否参与有待进一步研究。枸地氯雷他定对参与CU发病的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

  • 标签: 荨麻疹 慢性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33 枸地氯雷他定
  • 简介:性困扰是处于青春期中学生所经常面临的问题,而人际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为了探讨人际关系对中学生性困扰应对方式的影响。本研究对北京市14个地区2438名中学生对性困扰的应对方式人际关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对性困扰的应对方式有影响。人际关系越好的学生,越倾向于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其使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倾向越不明显。

  • 标签: 中学生 性困扰 应对方式 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