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锁孔手术以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节省等优点深受患者的欢迎,为进一步推广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技术,总结经验,交流体会,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定于2009年1O月30日至11月02日在苏州市举办第九届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编号:2009—04—04—040),形式包括:专题讲座、手术讲解,头颅标本解剖操作等。欢迎神经外科同仁参会交流,参会者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8分。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 神经外科 锁孔手术 微创手术 学习班 附属第二医院
  • 简介:锁孔神经外科手术经十余年的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日趋成熟,为规范应用锁孔手术技术,交流和总结经验,树立正确的理念,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联合举办的第十三届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将于2013年08月23日至25日在内蒙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举行,形式包括:专题讲座、手术录像讲解、病例讨论及手术演示等。欢迎神经外科同仁参会交流,共同提高。参会者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8分。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 神经外科手术 微创手术 学习班 锁孔 附属第二医院
  • 简介: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量化比较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15例(30侧)尸头行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颅后窝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中选择骨性标志点模拟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路径,观察和测量两种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状窦后入路由横窦下方开颅,包含小脑半球和小脑前下动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路径包含舌咽、迷走、副神经和岩下窦。乙状窦前入路由乳突磨除岩骨,经过颈静脉球下端和颈内静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包含部分副神经。测量手术路径和后组脑神经体积:乙状窦后入路〉乙状窦前入路;路径中骨性结构和静脉体积:乙状窦前入路〉乙状窦后入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状窦后入路中包含小脑半球体积为(2750.50±123.27)mm3、小脑前下动脉体积为(78.72±1.75)mm3,乙状窦前入路不包含上述结构。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有利于显露后组脑神经,显露过程应注意保护小脑和小脑前下动脉。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时,受到磨除岩骨操作和保护静脉窦的限制,适于处理累及颈静脉孔的病变。

  • 标签: 乙状窦后入路 乙状窦前入路 颈静脉结节 虚拟现实 解剖模型 三维
  • 简介:2011年中华国际腔镜-内镜外科大会暨第九届北京国际外科论坛,将于2011年5月20至2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同时将召开编委会。此次大会由《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主办,本刊编辑部及组委会诚邀各位同道参加。

  • 标签: 腔镜外科 微创外科 内镜外科 国际 北京 中华
  • 简介:目的探讨3D-Slicer辅助定位下软通道管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5月—2018年5月行软通道管外引流术治疗的,出血量在30~60mL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依据确定脑血肿体表穿刺点的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3D-Slicer辅助定位组(3D-Slicer定位组)和CT定位组(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比两组患者脑血肿穿刺满意率、尿激酶冲洗次数、术后1d、3d血肿清除率、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3D-Slicer定位组患者的血肿穿刺满意率、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尿激酶冲洗次数及拔管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再出血及颅内感染方面并发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时,3D-Slicer定位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Slicer可为高血压脑出血软通道管血肿引流手术,提供更加精准的体表定位;并可在术后较短时间内彻底引流血肿,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3D-Slicer 微创软通道 疗效
  • 简介:目的:小切口急诊手术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福州市第七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行传统麦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和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2组均于围术期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对睡眠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同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小切口手术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微创小切口手术 健康教育 急性阑尾炎 睡眠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极大的疾病。作为脑卒中高发国家,我国高血压脑出血年发病率高达50.6/10万~80.7/10万,位居我国老年人三大死亡原因之首。近年来,随着侵袭神经外科和神经内镜技术的进步,如何降低手术创伤并提高手术疗效已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神经内镜 高血压脑出血 微侵袭神经外科
  • 简介: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其呈浸润性生长和手术切除后易复发等生物学特性,预后较差,病死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患者预后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透析技术,自1972年Delgado发明第一根透析探针以来,被用于多种研究领域,

  • 标签: 微透析 胶质瘤 神经递质 细胞因子类
  • 简介:1对象与方法我科2000年11月~2008年2月,采用钻颅管引流联合纤溶疗法治疗硬膜外血肿109例,其中男82例,女27例;年龄8~82岁,平均45岁。无症状2例,轻微头痛25例,头痛伴轻偏瘫或精神症状68例,昏迷14例。单纯性硬膜外血肿59例,合并

  • 标签: 血肿 硬膜外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索、研究锁孔(骨孔)技术治疗颅脑深部肿瘤和动脉瘤,回顾性总结采用锁孔技术显微手术治疗517例颅内深部肿瘤和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对439例颅内深部肿瘤,包括脑桥小脑角及小脑肿瘤,岩斜区肿瘤、颅前窝脑膜瘤、鞍区肿瘤、镰旁和镰幕区脑膜瘤经锁孔(骨孔)技术切除,以及在导航指引下锁孔-显微手术切除脑内深部胶质瘤;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78例。结果517例手术中死亡2例(占0.4%),在439例颅脑肿瘤中全切肿瘤396例(占90.2%),次全切除22例,大部切除21例。结论锁孔(骨孔)技术是治疗颅内深部肿瘤和动脉瘤的良好方法,具有损伤少、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颅内肿瘤 颅内动脉瘤 锁孔技术 显微外科
  • 简介: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占颅内血肿的10%,钻孔引流为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有3.7%~38%的复发率。我院2009年1月~2011年9月采用高位钻孔和管引流治疗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 引流治疗 临床观察 置管 2009年
  • 简介:出血作为一种具有出血倾向的脑小血管病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越来越高。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脑出血与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溶栓或抗栓治疗后症状性脑出血关系密切。本文旨在探讨脑出血与上述疾病的相关性,将有利于脑出血患者卒中防治策略的制定。

  • 标签: 脑微出血 缺血性卒中 脑出血
  • 简介: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转移瘤形成的研究有多种理论,如:转移肿瘤干细胞理论,“种子和土壤”学说。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环境(tumormicroenvironment)对于肿瘤形成、增殖、侵袭及转移具有重要意义,转移瘤的形成与其周围的环境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肿瘤环境与转移瘤的关系做一综述。

  • 标签: 脑转移瘤 微环境 进展
  • 简介:2012全国侵袭神经外科和神经内镜技术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侵袭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联合年会)将于6月1~3日在美丽的海滨花园城市福建厦门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大会主席张亚卓教授、于春江教授,田新华教授担任执行主任。

  • 标签: 微侵袭神经外科 神经内镜技术 学术研讨会 专家委员会 神经外科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
  • 简介: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等三家国外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全面反映我国神经外科侵袭领域医学研究成果,快速传递学科前沿信息,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及时交流临床经验为宗旨;以服务神经外科及相关学科广大医务工作者为己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本刊实行严格的专家审稿制度,依据稿件学术质量,公平、客观地取舍稿件。

  • 标签: 微侵袭神经外科 中国 稿约 杂志 《化学文摘》 医学研究成果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应用简化式定向软管吸引术救治脑出血中吸引管与颅脑相关血管构筑的关系,以了解所有类似手术方法的科学性、安全性。方法对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简化式定向软管吸引术治疗,术后病情稳定或血肿引流干净后,拔管前行CT脑血管造影重建(CTA、CTV),了解吸引管血肿穿刺路径、吸引管与颅脑相关血管构筑的关系。结果对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定向管术后CTA、CTV分析发现,吸引管在穿刺血肿靶点路径中均可安全滑过相关颅脑动脉及静脉,吸引管位置准确,引流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未见管及引流过程中引流管明显损伤重要相关颅脑血管。结论简化式定向软管血肿吸引术中所选用的一次性软性引流管设计科学、合理,该手术是定向准确、、安全有效、廉价简便的救治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定向置管 脑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