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病性抑郁(PD)与抑郁症(MD)在临床特征及治疗上的异同点。方法:随访研究74患者,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定。结果:(1)治疗前PDHAMD总分及因子3评分高于MD。(2)HAMD减分率显示PD12个月及24个月时疗效好,MD6个月及12个月时疗效好。(3)PD单用抗抑郁药治疗疗效差。结论:(1)PD临床表现以抑郁症状和认知障碍为主,MD以抑郁症状群为主。(2)对PD患者必须使用抗抑郁药与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3)PD患者更易产生自杀行为。(4)抑郁症患者维持治疗至少2年以上。

  • 标签: 精神病性抑郁 临床对照研究 抑郁症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军人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适应障碍(AD)患者三种脑诱发电位(BEP)的变异。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采用光,声刺激和Click短声刺激,检测75PTSD和69AD的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脑干听觉反应(ABR)。结果①VEP:Pz脑区的P3波幅PTSD[(5.1±4.0(μV]低于AD[(7.2±4.3)μV;P<0.01]。②AEP:Cz脑区的P2波幅PTSD[(2.8±1.7)μV]低于AD(4.2±2.1)μV;P<0.01],Cz脑区的P3波幅PTSD[(4.2±2.1)μV]高于AD[(2.1±0.9)μV;P<0.01]。③ABR:Pz脑区的波V绝对潜伏期PTSD[(5.8±0.3)ms]长于AD[(5.4±0.4)ms;P<0.01];Oz脑区的波Ⅱ绝对潜伏期PTSD[(5.9±0.4)ms]长于AD[(5.0±0.5)ms;P<0.01],而波V绝对潜伏期PTSD[(6.4±0.3)ms]短于AD[(6.8±0.4)ms;P<0.01]。Pz脑区的波Ⅳ绝对波幅PTSD[(0.24±0.12)μV]高于AD[(0.12±0.10)μV;P<0.01],Oz脑区的波Ⅱ绝对波幅PTSD[(0.38±0.11)μV]低于AD[(0.45±0.13)μV;P<0.01]。结论BEP的变异特点可能对鉴别PTSD和AD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军人 心理创伤 应激障碍 适应障碍 脑诱发电位 PTSD
  • 简介:目的探讨自信心训练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作用.方法将120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对照,每组60.研究除药物治疗外进行自信心训练3个月,对照只进行药物治疗.采用自尊量表(SES)和自卑感量表(FIS)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进行自信心训练后,与训练前相比较,SES评分明显增高,而FI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进行自信心训练后,与对照相比较,SES评分升高,FIS评分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信心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自信心训练 自尊
  • 简介:目的探讨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分别给予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对患者进行治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患者的抑郁症状,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患者的副反应严重程度,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一74)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2个月末时,帕罗西汀与氟西汀在改善抑郁情绪方面者相当,帕罗西汀副反应少于氟西汀。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末相比,帕罗西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除物质生活维度外,均非常明显改善(P〈0.01)。而氟西汀除对心理功能有部分提高外,对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帕罗西汀与氟西汀相比,帕罗西汀更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氟西汀 帕罗西汀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奎的平、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奎的平(30)与氯丙嗪(为对照30)进行了3个月的临床研究,用PANSS、WHO.QOL-100分别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结果3个月治疗后奎的平患者PANSS总分和阴性因子分改善优于氯丙嗪;奎的平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除精神支柱外均有明显提高;氯丙嗪仅能部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患者的生活、心理和独立性领域没有明显改善.结论奎的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氯丙嗪.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奎的平 氯丙嗪 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固定剂量葛根素与丹参酮对首发急性脑梗死后情感障碍患者疗效。方法88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41)和丹参酮(47),治疗剂量分别为0.3g/d和60mg/d,连续治疗2周。2周后比较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能力评分(B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血清氨基酸、5-HT浓度差异。结果葛根素2周后各量表评分均优于丹参酮,血清5-HT浓度较丹参酮明显升高,但血清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葛根总黄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情感障碍有效,且对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恢复均有帮助,其疗效优于丹参酮制剂。

  • 标签: 葛根总黄酮 急性脑梗 情感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不同健康教育形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自200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脑梗死患者分为,分别予口头健康教育结合书面的健康教育形式(A)及仅予口头健康教育形式(B),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当时及第七天对入选患者进行脑梗死基本知识的问卷调查,对患者各抽取部分患者于半年后进行是否坚持服药二级预防的调查。结果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健康教育后当时脑梗死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后A回答的正确率高于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半年后A坚持服药率高于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宜采用口头教育结合书面的健康教育形式,此比单纯的口头教育使患者对脑梗死二级预防知识的掌握更好及对医嘱的依从性更好。

  • 标签: 脑梗死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腔隙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以期通过适当干扰,预防或延缓腔隙性痴呆的发生.方法对114住院的腔隙梗死病人,经MMSE和Hachiski量表检查分为血管性痴呆和非痴呆,比较各种变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4中,腔隙痴呆45,非痴呆69.二性别无差异,平均年龄痴呆显著大于非痴呆,此外,腔隙梗死总容积,腔隙梗死复发次数,高血压,脑白质疏松与腔隙痴呆密切相关.结论了解腔隙痴呆危险因素,并积极干预,对预防腔隙痴呆,提高腔隙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腔隙梗死 痴呆 危险因素 腔隙性痴呆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