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护理。预防护理重点为严格控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呼吸道护理,按医嘱应用抗生素,重视氧饱和度监测,给予营养支持,加强基础护理。78例患者均未发生肺部感染。

  • 标签: 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预防
  • 简介:报道了1999年6月~2001年6月1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亚低温治疗期间的监护及护理情况,认为在亚低温持续期合理调控低温持续时间,密切监测病人的体温,颅内压脑灌注压,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正确应用冬眠合剂,加强营养等是配合亚低温治疗的重要护理措施.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监护 护理 冬眠疗法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以及施工现场意外伤害的增加,创伤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创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普遍问题,已成为儿童和44岁以下成人的首位死因。严重的急性颅脑损伤,病情重,进展快,致残率高,若观察护理不当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我急救中心2004年-2006年共救治此类病人.28例,通过细心观察,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急救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病人 急救与护理 交通事故 意外伤害 施工现场
  • 简介: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2~24小时人院开始采用冰毯机+冬眠肌松剂十呼吸机辅助呼吸降温,经4~12小时将病人肛温控制在33~35℃之间,维持2~10天,复温采用自然复温法,并对其进行监护.结果依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Ⅱ级2例,Ⅲ级10例,Ⅳ6例,Ⅴ级2例,死亡3例,病死率13.0%.结论亚低温治疗期控制温度、安全复温、加强生命体征、颅内压、体温及循环系统功能的监护,注意营养支持护理,是确保临床疗效,降低病人病死率、致残率,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对急性颅脑损伤急救病人临床护理进行效果观察,进一步探讨护理效果以及对病人的实际作用。具体的方法是对某医院进行重症颅脑损伤治疗的34例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的病人应用普通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的病人应用护理技术进行护理,并且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疗效的比较,最终得出结果。研究组病人的满意度调查数据明显要比对照组数据高。同时在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要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最终得出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手术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大大减少并发症,具有广阔的推广价值和研究价值。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急救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起始于2021年12月,终止于2022年12月,针对该阶段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研究例数定于60例。依据患者到院先后顺序进行小组区分,治疗期间予以常规干预的30例患者纳入常规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研究重点为两种护理模式下FMA(肢体运动)、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FMA、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不仅能够使患者症状得到尽快改善,提升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从而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颅脑损伤患者 临床护理路径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和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1例,对其采用优质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患者在接受优质护理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FM(肢体运动能力量表),BI(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也较低。但在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后,其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FM、BI评分也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其运动与生活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优质护理 FM BI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4月1日-2023年4月1日间纳入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绿色通道,给予患者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急诊护理,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可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鼻饲饮食护理做研究探讨。方法:择选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开展实验,将80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设为研讨对象,给予针对性的鼻饲护理,而后对护理方法、效果、注意事项等展开分析总结。结果:干预过后,所有纳入样本(80例患者)在营养状况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一例死亡病例报告。结论: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实施有针对性的鼻饲护理,对患者而言影响意义重大,即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恢复速度,还极大程度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值得肯定、采纳、推广。

  • 标签: 颅脑损伤 昏迷患者 气管切开术后 鼻饲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颅脑损伤患者,收治数量为260例,按照奇偶法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纳入130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选择风险护理管理,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风险事件情况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2)试验组(1.54%)的颅脑损伤患者记录失误、操作不当、护患纠纷等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6.92%)的患者,其结果呈现为P

  • 标签: 颅脑损伤 风险护理管理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7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整体组、一般组,各36例。一般组行一般护理,整体组加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整体组的并发症及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一般组(P

  • 标签: 整体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并发症 护理满意程度
  • 简介: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对脑损伤鼻饲患儿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选择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治疗的脑损伤鼻饲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吞咽功能训练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频率是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感觉统合训练,频率是鼻饲前4次/d。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留置胃管天数、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及呕吐和反流、胃潴留、呛咳、吸人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取感觉统合训练后,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x^2=4.32,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留置胃管时间缩短(t=23,P〈0.05),并发症的发生减少(x^2=5.19,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损伤鼻饲患儿吞咽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能有效促进脑损伤鼻饲患儿吞咽功能恢复,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脑损伤 鼻饲 吞咽功能
  • 简介:1998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3例,并对其中伴有精神障碍的87例患者开展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康复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康复护理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性护理运用在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共74例,均在2019年6月~2020年12月入我院。通过随机抽取编号单双数分组方式,将入选患者分成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37例)与综合组(实施综合性护理,37例)。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长,并进行对比。结果 综合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住院时长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阻止并发症出现,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综合性护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以构建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救护,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护理路径进行救护。比较2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病死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所用急救时间短、急救费用低、病死率低、护理满意度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能缩短急救时间、减少急救费用、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脑损伤 护理路径路径 急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