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新生儿肠造口护理工作展开分析,探究家庭病房延续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之间接收的新生儿肠造口患儿中随机抽选100位,按照平均性等原则进行分组探究,其中50位患儿选择常规护理方案,称之为对照组;另外50位患儿应用家庭病房延续护理措施,称之为实验组。从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对两组病人的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护理之后,计算两组患儿各自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对照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要远高于实验组,两组数值相差较大,比较结果具有可参考性。除此之外,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水平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新生儿肠造口患儿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用家庭病房延续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率,对于缓解家属的不良情绪,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其免疫功能低下,且在病情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早期识别存在难度,因此容易引起新生儿病房内的暴发。医院感染不仅增加患者救治难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医护人员应明确各类危险因素,采取相对应的预防对策,以降低医院新生儿感染率。本文概述了医院感染的定义及新生儿医院感染诊断依据,并总结了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日常护理结合新生儿早期教育的新型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1例接受新生儿日常护理,观察组41例接受新生儿日常护理结合早期教育新护理方法。针对新生儿,比较两组的实施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效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体反应、原始反应、被动肌张力、新生儿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评分较高。 ,P<0.05。结论:新生儿日常护理结合新生儿早期教育的新型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着,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效果,而且可以改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发育,从而有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随机分组原则的指导下,80例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新生儿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围绕两组新生儿黄疸消退的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进行护理时,采用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法,不仅可以减少患儿黄疸消退的时间,还能提升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SBAR沟通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标准化护理床头交接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患儿144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床头交接班方式;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重症监护病房患儿144例为观察组,实施SBAR沟通模式的标准化交接班方式。对两组交接后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了解情况、交接时间、护理风险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了解程度更深入,出现的护理风险较低,且交接时间也明显缩短,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SBAR沟通模式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标准化护理床头交接班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新生儿信息,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效率,临床价值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模式用于NICU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0-2021.10月,1年内NICU收治的114例肺炎新生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组为对照组(57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57例,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PaO2、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PaC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NICU肺炎新生儿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控制病情,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有效预防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新生儿病房接诊新生儿59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预防护理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院内感染率,试验组数据0.68%,和对照组4.41%相比更低(P<0.05)。关于护理质量:试验组数据(98.92±0.63)分,和对照组数据(93.14±1.29)分相比更高(P<0.05)。关于家长满意度,试验组数据98.64%,和对照组91.53%相比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用预防护理,院内感染率更低,护理质量提升更为迅速,家长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