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前救护中如何做好锐器伤的防护工作。方法 利用回顾分析法,以2019年6月~2021年5月咸阳机场医疗急救科前急救的350例患者为对象,分析急救运送途中可能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和采取的相应防护措施。结果 发生锐器伤4例,发生率1.14%。讨论 前救护中通过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行为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必要的,从而也保障了医护的身心健康。

  • 标签: 锐器伤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这种疾病的致残和致死率都是非常高的。通过做好前急救是脑出血患者抢救的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对脑血管疾病急救护理的措施进行分析,我探究这种疾病的前急救护理策略,为的是提高临床抢救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 标签: 急性 脑出血患者 急救的护理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前急救相关问题以及防范措施。方法:选择于2021年1月份至2021年6月份我院急诊科120出诊的481趟,将这481趟120出车记录作为研究对象,接回救治病人490人,前死亡15人,空车23趟,出车超时8趟,男性患者320例,女性患者170例,年龄最大92岁,年龄最小10个月,平均年龄 46.42±0.37岁。为了防止前急救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相关问题发生,提高我科急救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急救水平,提高整个前急救的质量,更好的挽救病人的生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证抢救的有效性。总结出我科前急救中常见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如下: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是为多发伤病人采用急救护理方法,以探究其前急救中应用价值。方法:本次40例研究者,均是来自2021年6月~2021年12月,经本院救治的多发伤病人,将所有的研究者以字母划分方式分为相同人数的两组,S组(常规急救方法)与Y组(前急救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各项临床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在采取不同急救方法后,Y组病人的各项临床指标显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

  • 标签: 院前急救 多发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项目管理在规范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由医疗办,急诊科医生,护士,物管,车队共同组成。通过现状把握,拟定对策、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对策实施及效果评价等程序,开展项目管理活动,研究中选取2021年01月至04月前急救质量作为对照组,2021年05月至08月前急救质量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中的重点优化项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前急救超4min出车、车载设备不齐全及超20min未到达现场未上报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结论:在前急救当中实施项目管理的效果可观,其有利于提升前急救响应率,为救治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同时提供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极大地体现了个人价值,加强团队的凝聚力,提升科室的工作效率。

  • 标签: 项目管理 规范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研究对血透室感安全和护理满意程度的对比情况,择出较好护理方案进行临床推广。方法:此次临床研究观察对象均来自于2021年3月到2022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计100例,按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后观察对比并评价两组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通过对比数据显示,相对于对照组的安全隐患发生数量,观察组明显更少;患者满意程度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通过对患者采用预防护理措施可减少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 标签: 血透室 院感安全 预防护理 护理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利甲流儿童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福利甲流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甲流儿童的治疗效果及病情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福利院 甲流 优质护理 病情改善时间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工作对医院一些列工作开展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现阶段相关工作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长期以来基层卫生的消毒供应都是工作开展工作之中的难点,随着我国人民群众对医疗质量的需求提升,对基层卫生消毒供应问题进行解决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基层卫生消毒供应的特征入手,重点分析了相应的管理方法。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消毒供应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利甲流儿童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福利甲流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甲流儿童的治疗效果及病情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福利院 甲流 优质护理 病情改善时间
  • 简介:摘要: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前急救是救治的重要环节。本文从脑出血的定义、临床表现和诊断入手,介绍了前急救的基本原则、护理要点及转运技巧。具体包括电话指导、病情监测、现场护理救治、转运技巧等。同时,本文探讨了前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指出及时有效的前护理措施可以缩短抢救时间,降低残疾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脑出血 院前急救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急性中毒在紧急医疗事件中常发生,给病人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护理策略。急性中毒可以分化出许多类型,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危害极大。前急救的关键是快速确定中毒症状、及时呼叫急救电话、保证病人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行心肺复苏、保护好现场,防止继续中毒发生。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生存率和预后。

  • 标签: 急性中毒 院前急救 呼吸道通畅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和改进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前护理策略,以缩短护理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质量。通过对前护理流程的优化,旨在为AMI患者提供更迅速、更有效的医疗援助。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随机选择500例疑似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急救人员的培训、引入移动医疗技术和优化前护理流程,对照研究前后患者的前护理时间、到后立即的干预时间以及30天内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引入改进后的前护理策略,患者的平均前护理时间从到达现场到达医院的时间显著缩短,从平均45分钟减少到30分钟(P<0.05)。同时,到后即刻进行的介入治疗时间也有所减少,从平均90分钟减少到60分钟(P<0.01)。此外,接受改进前护理策略的患者组30天内死亡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从15%降至9%(P<0.05)。结论:通过优化前护理策略,包括提升急救人员的专业技能、采用高效的移动医疗技术以及优化护理流程,可以显著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前护理时间和到后即刻干预时间,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短期死亡率。这一研究强调了前护理在改善AMI患者预后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的前急救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策略方向。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护理,生存率,移动医疗技术,护理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供应室感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该院2023.01-2023.12的30例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感风险展开调查,并提出防控措施。 结果 30例工作人员3例受环境因素影响,12例受化学性因素影响,12例受生物性因素影响,3例受职业安全意识不高影响。 结论 供应室感风险隐患有环境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以及职业安全意识不高因素,为降低供应室感风险,需制定相关防护措施及规章制度,以保证供应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 标签: 供应室 院感风险 防控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眼科住院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确保病人的安全。方法:方法将256例眼科住院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28例),对照组采用眼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常规健康教育,眼卫生管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眼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12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干预,包括构建严格护理制度,高质量环境卫生及规范手术前后管理方案。对比2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6例(4.7%)发生医院感染,观察组无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基层医院 眼科手术室 院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儿童烧伤实施前急救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6月~2022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62例烧伤患儿。以Excel表格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31例。参照组为自行到接受治疗的患儿,实验组为由120或基层医院医护人员接至医院治疗的患儿。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55%,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19%,实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院前急救 儿童烧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新生儿院内感染有关的高风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从2020年1月到2022年10月间住院的高危新生儿,样本总数为90例。回顾性分析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探讨。通过对这些新生儿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探讨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在本组研究中,我院的自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高危新生儿患者中,有21例发生院内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胎龄在36周以内、侵入性操作、出生体重低在1.6 kg以下、发生窒息、较长的住院的时间、医疗操作(如重症监护、吸痰)等操作与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有关联。结论: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的易感性群体,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窒息、手术操作、人工喂养等都是引起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保证新生儿在医院中的安全。

  • 标签: 高危新生儿 院感风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对术后镇痛的认知、态度、行为状况并分析其相关性,以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提高术后病人镇痛效果。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方式,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127名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术后镇痛知识、术后镇痛态度、术后镇痛行为。结果127名护士术后镇痛知识百分制得分(90.26±17.26)分;术后镇痛态度百分制得分(75.68±14.38)分;术后镇痛行为百分制得分(88.24±8.22)分。术后镇痛的态度与术后镇痛知识、行为的得分呈正相关(r=0.163、0.198,P〈0.05),术后镇痛知识与行为得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称及工作年限护士,术后镇痛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接受过镇痛知识培训及有无手术经历的护士术后镇痛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术后镇痛知识认知较好,术后镇痛态度呈中等水平,术后镇痛行为较好。改变态度和促进积极行为是提高术后病人镇痛水平的必要前提,转变当前的术后疼痛管理理念,建立完善、可行的控制性毒麻药管理制度可促进护士术后镇痛态度和行为的正向发展。

  • 标签: 护士 术后镇痛 知识 态度 行为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