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应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1日-2023年7月31日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480例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取采集一份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并整理结石成分分析结果,比较不同性别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检出率差异。结果:通过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整理发现:草酸钙结石的构成比最高,其次为碳酸磷灰石,再次为尿酸类结石,构成比最低的结石类型为感染石;另外,全部480例尿路结石患者中有一种结石成分的患者134例(27.92%)、二种结石成分的患者205例(42.71%)、三种结石成分的患者141例(29.38%),最常见的混合性结石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通过比较不同性别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检出率差异发现:男性和女性尿路结石患者的碳酸磷灰石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女性尿路结石患者的碳酸磷灰石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应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的效果显著,该系统能够较为精确且快捷的分析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着促进作用,可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护理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性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加以防范之后,是否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加以观察和对比,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原呼吸内科)所有所收治的患者群体之中,选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140例加以对比对照研究,将之前没有进行安全分析和防范的常规护理的群体设定为对照组,而选择现阶段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和防范干预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干预方法和阶段方面的差异之处。对两组分别开展护理之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加以对比,分析有关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等方面情况。结果:临床护理干预后的对比可以发现的是,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但相比之下护理满意度评分有效提高(P<0.05),临床干预成效要更加满意一些。结论:临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所收治患者仍然面临着较多的护理安全隐患,他需要对相应的问题充分认识,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干预方案,注重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促进患者健康情况的优化,并不断提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的人文性。
简介:【摘要】随着公共卫生服务要求逐步提高,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病员满意度正在成为医疗服务机构首要目标,而影响产科门诊孕妇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等待时间过长,程序繁多,缺少人性关怀。本文通过对产科门诊1820人次的门诊各项检查时间的追踪记录,查找限速步骤,分析效率制约因素,进而优化服务流程,增加人文关照,提高产科门诊运转效率。
简介:护理记录是护士对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过程的真实记录。规范的护理记录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及责任心,同时在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今天,它更是一个重要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公布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医院承担举证责任。据此,从2002年4月1日起,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院须自证无错,否则医院就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在诉讼证据上称为举证责任倒置。为了迎接病历公开对护理学科带来的挑战,减少病历缺陷引起的纠纷,本研究通过对2003年以来部分归档病历的质控检查,分析护理记录中的缺陷,探讨有效干预的对策与方法,以进一步规范护理书写,应对举证倒置,现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肝脏外科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2019年3月15日至2020年2月10日在我院住院的肝脏外科手术患者4例;将其进行分组,各2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采取术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肝脏外科术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其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痉挛(spasticity)是由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以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反应和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一定的肌张力是维持体位和肢体运动必须的,但过高的肌张力则影响肢体的运动。同时由于痉挛常使患者感觉疼痛、关节活动减少、影响行走和保持姿势的能力、增加异位骨化和骨折的发生率,从而严重干扰患者的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康复效果,因此,寻求改善痉挛的有效措施极为重要。我科从2019年6月-2021年8月期间针对有中风病引起的痉挛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辩证施护,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简介:摘要: 外科术后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常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1]。而外科术后患者疼痛多为较强的急性疼痛,尽管疼痛持续时间较短,若是创伤较大的手术,易给患者造成精神上的打击,而且还影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可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特别对于一些伴有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病变和老、弱、婴幼儿及代谢紊乱者,直接影响康复,甚至造成医疗意外或危及生命。疼痛是外科手术病人困扰的突出心理问题,据有关调查,外科病人择期手术 75.5%的病人担心手术疼痛[2]。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干预对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80例进行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血生化指标[血磷(P3+)、血钙(Ca2+)、血甲状旁腺素(iPTH)]、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比较情况及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率5.00%较对照组20.00%显著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P3+(1.68±0.45)mmol/L、iPTH(250.12±1.32)ng/L分别均降低显著,Ca2+(2.77±0.89)mmol/L、PT(13.78±2.23)s、aPTT(31.01±4.98)s、TT(13.01±2.80)s表达水平升高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率87.50%较对照组67.50%显著高(P<0.05)。结论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干预对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改善作用显著,积极护理干预实施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血生化指标、凝血指标、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