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眼科医生对眼鼻相关性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避免漏诊误诊而造成不良后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的42例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诊总误诊率51.4%,其中患者因素及医源性因素相关,首发症状、诊时间、诊科室和医院等级是延误诊诊断的重要原因。结论由于生理及解剖因素,鼻窦病变常影响或波及眼眶,患者以眼部症状来诊;临床上眼科医生应提高对眼鼻相关性疾病的认识,对病患详细认真检查,争取做到早期诊断,避免误诊而延误治疗。

  • 标签: 首诊 眼科 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护理接诊应用“诊负责制”的价值 。方法:以 2016 年 10 月 -2018 年 7 月本院接诊的急诊病患 100 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每组各有 50 例。研究组急诊时应用“诊负责制”方案,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接诊方案。分析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等指标。 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0% 、护理投诉率为 0.0% ,比对照组的 12.0% 、 10.0% 低, 组间差异显著 ( P < 0.05 ) 。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 98.0% ,比对照组的 86.0 高 , 组间差异显著 ( P < 0.05 ) 。 结论:于急诊护理接诊工作中积极采用“ 诊负责制 ”方案,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有助于预防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建议采纳。

  • 标签: 首诊负责制 应用价值 急诊护理接诊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眼科诊的眼肌麻痹患者的病因。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眼科收治的22例眼肌麻痹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史、眼科常规检查、复视像检查、实验室检查、腰穿、CT、MRI、MRA、DSA等辅助检查,得出病因。结果22例眼肌麻痹患者病因分别为神经血管源性眼肌麻痹者11例,全身免疫性眼肌麻痹患者5例、机械性损伤导致的眼肌麻痹患者3例,其他原因引起的眼肌麻痹患者2例,原因不明者1例。22例患者的病史中既往有糖尿病史者7例、高血压病史者6例、高血脂病史者3例、心脏病病史者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史者3例、甲亢病史者1例。结论眼肌麻痹病因多样,本组以神经血管源性眼肌麻痹所占比例最多。这种眼肌麻痹又具有较高比例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史,颅内垂体肿瘤压迫时双眼视神经萎缩;甲状腺相关眼病导致眼肌肥厚。

  • 标签: 眼肌麻痹 眼科 首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情况优于对照组,视野改善率高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青光眼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视力状态,降低眼压,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邵县起人间布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流行病学史、发病诊治经过、流行病学特征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阳性标本再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确认。结果4例布病实验室确诊病例均为染疫羊养殖户雷某玉一家人,且为与染疫羊密切接触者。结论本起疫情的传染源为未经检疫引进的感染了布病的山羊;新邵县为布病非流行区,但存在疫情传入和转变为流行区的危险,需从源头上严把染疫动物输入、输出关;加大对农民布病知识的宣传与健康教育,加强临床医师布病防治知识培训,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防控体系,严防疫情的传入与传播。

  • 标签: 人间布病 流行病学调查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对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78例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39)予帕利哌酮缓释片6mg口服三天,无过敏反应即予肌注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照组(n=39)予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8周、12周、24周末分别进行PANSS、TESS、PSP及MARS量表评估。结果最终研究组n=36、对照组n=37完成研究,4周、8周、12周、24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PSP、MARS评分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SP评分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S在第4周及第8周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及第24周较基线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剂对照组TESS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酮注射液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标签: 棕榈酸帕利哌酮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