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产科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3-2017年接收的1500例产妇,对其进行了临床资料分析,并统计了产科医院感染位置、产科医院感染病原菌类型、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本次实验中,出现产科医院感染的患者有50例,产科医院感染概率为3.33%;产科医院感染位置主要有呼吸道、泌尿道、肠胃道、会阴切口、手术位置、生殖道、皮肤;产科医院感染病原菌类型有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属、白色假丝酵母菌、阴沟肠杆菌、光滑假丝酵母菌;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住院时间、是否存在侵入性操作、是否存在妊娠并发症、探视人数,与患者分娩方式无关。结论为了降低产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概率,医护人员需要控制好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及时治疗妊娠并发症,对每日探视人数进行明确规定。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应的控制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措施,收集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期间以及实施前(2015.1-12)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理论操作合格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投诉情况等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风险,需要做好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不良事件情况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消化内科风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措施。方法择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消化内科收治214例患者,对所选患者消化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以常见风险因素为依据制定临床护理管理对策,对比护理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年龄在60岁以上、携带中心静脉导管、病危、输血、服用5种以上药物、护理人员工作时间不足3年是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护理后跌倒坠床、静脉导管滑脱发生率低于护理前,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药物应用错误、静脉输液外渗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容易受到年龄、携带中心静脉导管、病危、输血、服用多种药物、护理人员工作时间不足等因素影响,可通过护理管理措施,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河北省望都县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33例发生院内感染的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这133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分析导致其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然后提出预防措施。结果1)在这133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中,呼吸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有89例,占66.9%;泌尿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有25例,占18.8%;消化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0例,占7.5%;其他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有9例,占6.8%。其中,呼吸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最多,与其余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导致这133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主要有年龄>70岁、住院的时间≥15d、进行过侵入性操作及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结论呼吸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其发生感染原因主要有年龄>70岁、住院的时间≥15d、进行过侵入性操作及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临床上应从心理护理、避免滥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提高医护人员防治院内感染的意识等方面入手,切实预防呼吸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手术室护理的具体风险因素和相应防范措施,本文从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手术室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40例手术室患者。对照组手术室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试验组手术室患者采用护理标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手术室患者对护理风险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发生率。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室患者对护理风险知识的总掌握率为92.5%,对照组手术室患者对护理风险知识的总掌握率为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分别为2.5%和5.0%,对照组手术室患者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为17.5%和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手术室患者护理过程中针对护理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标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风险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外阴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外阴癌患者,将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为外阴癌的预后影响因素。I、II、III、IV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75%、37.5%、60%(3/5),高、中、低分化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62.9%、33.3%,死亡风险为2.261,说明肿瘤分级每增加一级,死亡风险增加为原来的2.261倍。有淋巴结转移的死亡风险是没有淋巴结转移的3.065倍。结论病理分化程度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为外阴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配合正规的治疗是提高外阴癌生存率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对策。方法1000份检验科抽取的有质量问题的免疫检验报告,据此分析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同时选取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100例,按照是否采取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策将其分为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免疫检验方式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根据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实施检验前、检验中及检验后三个阶段质量控制对策。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清洗液更换、检验环境温度、检验环境湿度、检验试剂平衡时间、检验环境洁净度、检验样品质量及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等。观察组患者的免疫检验结果准确率达到了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3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检验质量不合格,只有在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免疫检验前、免疫检验中及免疫检验后三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检验质量控制对策,才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及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方法抽取本院检验科近两年收集的临床标本110个,分析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回忆这些标本采取、保存、运输和检验的过程,总结出导致检验结果的质量不过关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抽取质量控制前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43名作为A组,抽取质量控制后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43名作为B组,比较两组检验的准确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总结分析,发现造成检验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标本的质量、工作人员的素质、实验室环境、清洗液的更换、试剂室温平衡时间这几方面,此外,标本的保存、运输和仪器的规格质量也会对检验的质量造成影响。进行质量控制后,B组的检验准确度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经常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而使标本的检验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导致诊断和治疗出现失误。可见,在临床免疫检验环节中进行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胎盘早剥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结果(1)妊娠结局剖宫产58例(69.05%),阴道分娩20例(23.8%)。发生产后出血6例(7.15%)。新生儿轻度窒息7例,重度窒息4例,死亡3例。(2)临床特征合并重度子痫前期42例(50%),轻度子痫前期16例(19.05%),妊娠期高血压19例(22.61%),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7例(8.34%)。阴道出血者32例,血性羊水者24例,腹痛腰痛者28例,其中板状腹者12例,休克9例,胎儿宫内窘迫7例。(3)危险因素平均发病年龄31.4±8.3岁。孕2O~24周3例,25~28周7例,29~32周26例,33~36周19例,≥37周29例,提示随着孕周增长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初产妇53例,经产妇31例。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影响母婴生命安全,孕产妇年龄越大、孕周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等是胎盘早剥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提早预防,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提高母婴存活率。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影响高血压患者的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管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调查对象为2017年4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258例高血压患者,采用追踪随访方式了解患者1年内的血压控制状况,分析年龄、文化程度、体重指数、认知水平、服药依从性对患者血压控制状况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管理对策。结果258例患者均完成随访,血压有效控制率为85.27%,对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体重指数、认知水平、服药依从性。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是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应当以此入手进行管理方案的调整,实现社区-医院的协作管理,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纠正错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症影响因素与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肥胖症儿童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对肥胖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①发病因素200例肥胖症患儿中,饮食方面因素占82.0%(164/200),社会及家庭因素占53.0%(106/200),母乳喂养因素60.0%(120/200),家族遗传因素75.0%(150/200),运动量减少占65.0%(130/200);②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儿童肥胖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其中遗传因素占主导地位。结论儿童肥胖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在明确其发病机制的基础上需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伴发谵妄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利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其年龄、发热、高血压、肝肾功能损伤、出血量多少以及梗死面积大小等相关因素,分析急性脑卒中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2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伴发52例(谵妄发生率为19.2%),其中34例为脑出血,18例为脑梗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发热、肺部感染以及大量脑出血是导致脑出血后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高龄、发热、肺部感染以及大面积脑梗死是导致脑梗死后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结论谵妄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其中高龄、感染、出血量、发热以及梗死面积均为诱发谵妄的危险因素,需要临床密切观察,及早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DVT的预防实践、护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三所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DVT的患者为病例组,配对选取性别一致、神经外科疾病诊断一致。采用SPSS18.0软件,分别将各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再将筛选出的多个变量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神经外科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神经外科DVT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昏迷、偏瘫与制动、感染、创伤与骨折、下肢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外科大手术、手术时间、输血脱水药、血管刺激药、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显示昏迷、偏瘫与制动、感染、下肢中心静脉置管是神经外科DVT的危险因素。临床上要重视这类高危患者,早期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