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哮喘的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98例作为本研究参与对象,对其中49例(观察组)开展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另外49例(对照组)开展单纯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9%(47/49)以及73.5%(36/49),即疗效方面观察组明显较优(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患儿开展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儿各类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哮喘的护理工作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126例哮喘患儿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将其平分对照组患儿63例和观察组患儿6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患儿的临床效果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疗效是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患儿的护理配合度为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4%;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模式可获取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应用具有显著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沙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用于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6例小儿哮喘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各项临床表现(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消退时间为(9.14±2.21)d,气促消退时间为(4.37±1.26)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7.28±2.26)d;实验组咳嗽消退时间为(6.34±1.52)d,气促消退时间为(2.34±0.78)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4.38±1.12)d;实验组患儿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哮喘患儿采用沙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的时间,利于患儿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分析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与研讨组。参照组采用氨茶碱、酮替芬、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进行治疗,而研讨组采用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用药总有效率73.33%,而研讨组用药总有效率高达93.33%,同时研讨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比较明显,P<0.05。结论通过两种治疗方式比较后,采取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有效促进患儿的快速恢复,疗效确切,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应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M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66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6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儿均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MP)抗体、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检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儿上述的检测情况。结果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MP感染阳性率达到46.97%,其EOS水平也高达(398.87±16.54)×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69%和(76.88±5.52)×109/L;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1例MP阳性患儿的EOS为(573.87±95.36)×109/L,显著高于35例MP阴性患儿的(421.03±98.22)×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958,P<0.05)。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P感染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呈现明显正相关(r=0.713,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MP感染率显著升高,因此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MP感染的控制,以促进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接受头孢类抗生素药物治疗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小儿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时随机选取60例在对照组采用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以及支气管扩张剂进行辅助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小儿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两组患儿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包括哮喘、体温、干咳及肺部病变等。结果对照组有45例患儿哮喘发作时间为入院后1周内,占75.0%,平均哮喘持续时间(2.7±1.1)d;观察组有50例患儿的哮喘发作时间为入院后1周内,占83.3%,平均哮喘持续时间(6.1±2.2)d;两组患儿的平均哮喘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07,P<0.05)。对照组中24例体温上升,15例37.5~38.0℃,8例38.1~39.0℃,1例>39.0℃,患儿发热持续时间<1周。观察组中41例体温上升,13例37.5~38.0℃,22例38.1~39.0℃,6例>39.0℃,其中35例发热时间<1周。对照组患儿体温上升例数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01,P<0.05)。对照组患儿主要症状为咳痰,有12例干咳;观察组有39例阵发干咳;两组患儿干咳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5)。对照组患儿接受肺部检查,主要结果为双肺纹理模糊以及支气管肺炎,有哮鸣音和湿啰音;观察组患儿以干啰音和哮鸣音为主,肺CT显示有大片阴影,少量气肿。结论肺炎支原体导致的小儿哮喘疾病咳嗽程度强烈,持续时间长,应该使用大环内脂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沙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用于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6例小儿哮喘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各项临床表现(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消退时间为(9.14±2.21)d,气促消退时间为(4.37±1.26)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7.28±2.26)d;实验组咳嗽消退时间为(6.34±1.52)d,气促消退时间为(2.34±0.78)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4.38±1.12)d;实验组患儿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哮喘患儿采用沙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的时间,利于患儿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展开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综合性护理措施。对照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结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于春季发病率最高,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所有患儿改善效果较为显著,且观察组患儿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保证临床治疗效率时,予以相应的辅助性措施,对改善患儿肺功能具有显著的效果,还能够提高治疗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4例小儿重症哮喘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人性化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干预组,各47例。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给予一般性护理,人性化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人性化护理干预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哮喘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酮替芬辅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对照组给予抗过敏,解除支气管痉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酮替芬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结果按制定的标准评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00%。经X2检验,两组患者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酮替芬辅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为临床诊治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方法选取50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其致病危险因素、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结果危险因素方面,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发病主要和年龄、性别、气道炎症、下呼吸道感染、肺功能不全、吸烟有关。发病特点方面,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呼吸功能受限、受寒为主,多发生于老年人群。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临床表现以呼吸功能受限为主,经对症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全程护理应用于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124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64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全程护理干预,护理完成后,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价患儿家属的满意评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家属满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程护理应用于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减少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划分组别,Ⅰ组按常规标准进行干预,Ⅱ组施行优质护理,观察分析两组的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同时调查统计家长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前进行肺功能检测,各项检测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Ⅱ组各项指标检测值均较Ⅰ组显著改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问卷调查统计,Ⅱ组相比Ⅰ组的家长总满意度明显提高,分别达到96.0%和83.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强化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加速恢复患儿的肺功能,并提升家长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硫酸镁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共4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儿,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来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即治疗后的有效率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中显效的有13例,占百分比为65.0%,有效6例,占百分比30.0%,无效患儿为1例,占百分比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患儿中显效的有10例,占百分比为50.0.0%,有效6例,占百分比30.0%,无效患儿为4例,占百分比2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在小儿哮喘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采取不同药物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三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26个,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63个。A组的患儿仅采用布地奈德或沙丁胺醇进行治疗;B组的患儿则使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患儿进行治疗后,统计所得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B组的患儿进行治疗后,统计所得治疗总有效率为95.93%,大大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两组患儿都有不良反应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采取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进行治疗会更加有利于患儿的康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明显增加,如果能够大大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6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间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再于同期随机选取确诊为支气管哮喘者60例作为对照Ⅰ组、肺炎支原体感染者60例作为对照Ⅱ组、呼吸道感染者60例作为对照Ⅲ组;对四组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血清总IgE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予以检测,且加以对比分析。结果滴度1∶160者,观察组19例(31.67%)、对照Ⅲ组8例(13.33%),滴度1∶360者观察组4例(6.67%)、对照Ⅲ组1例(1.67%);且观察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发生率(38.33%)高于对照Ⅲ组(P<0.05);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血清总IgE水平分别对比后显示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均高于对照Ⅲ组,而对照Ⅰ组高于观察组、观察组高于对照Ⅱ组(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密切相关性,此种理论认识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方法与新思路,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加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