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皆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选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治疗的180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新生儿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90例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80.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和血清胆红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6.12±2.11)vs(8.74±2.63)d,(110.63±11.12)vs(169.47±18.96)μmol/L,(P<0.01)。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缩短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可起到防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作用。

  • 标签: 早期综合护理 新生儿 黄疸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急救及护理对策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67例,均为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积极开展临床急救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分析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67例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36例,满意29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97.01%。结论针对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急救及护理对策可有效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展现出良好应用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新生儿肺炎 临床急救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68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在家属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aO2、SaO2、PaCO2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aO2、SaO2、PaCO2指标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合并症发生率为11.76%,观察组合并症发生率为2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相对较好,但合并症发生率较高,临床中应根据新生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衰竭 常频机械通气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循证医学是在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产生并迅速兴起的一门临床医学,是依靠慎重、准确、明智地研究证据,确定对患者的治疗措施。由于新生儿外科很多疾病发病率低,单一医疗机构在资料总结分析中存在一定误差,而且传统经验医学在新生儿外科教学中的不足,亟待解决。因此,通过实例阐述新生儿外科教学中实现循证医学的过程,指导临床实践,有利于新生儿外科医疗水准的快速提高。

  • 标签: 循证医学 新生儿外科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因分析+针对性预控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4月于我院分娩的70例新生儿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等量均分为35例一般预防组与35例根因分析+针对性预控护理组,对上述两组新生儿研究样本干预后在脐部感染发生比例方面的差异度加以比较分析。结果根因分析+针对性预控护理组干预后的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比例显著低于一般预防护理组研究样本,(P<0.05)。结论根因分析+针对性预控护理具备较好的新生儿脐部感染预防功效。

  • 标签: 脐部感染 新生儿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的100例新生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大大地提高了新生儿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新生儿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 新生儿护理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上半年间我院收治的以及在我院出生的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42例为本次的观察组,同时选取2016年之前收治的新生儿缺血性脑病的患儿43例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两组的护理情况,收集整理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患儿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组患儿发展量表评分统计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整个护理过程评价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整个护理过程评价满意度为76.74%,经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观察组神经行为正常率统计结果为78.57%。对照组神经行为正常率统计结果为32.56%,两组统计结果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患儿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护理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进后的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8月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的新生儿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股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斜穿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技术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完成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标本溶血率和穿刺部位组织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进后的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可以明显地缩短操作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血标本溶血率和穿刺部位组织损伤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 标签: 股静脉 穿刺 采血方法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产科足月分娩的新生儿12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观察组新生儿在此基础上进行母婴皮肤的接触。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1小时内以及第5~6小时啼哭的次数以及时间;同时对产妇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结果观察组新生儿1小时内、5~6小时内的啼哭次数、持续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16%;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3.87%;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的母婴皮肤接触可以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啼哭次数以及时间,产妇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大大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母婴 早期皮肤接触 新生儿 行为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新生儿患儿56例分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式护理;鸟巢式组采用鸟巢式护理。就两组患儿胎便转黄的时间、首次胎便排出时间、日均排便次数、日均奶量增加量、日均睡眠时间、出暖箱时间和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鸟巢式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鸟巢式组患儿胎便转黄的时间、首次胎便排出时间、日均排便次数、日均奶量增加量、日均睡眠时间、出暖箱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胃肠功能,促进其临床睡眠质量的增加和进食量的增加,家长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鸟巢式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黄疸消退的影响。方法169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的实验组85例和非抚触的对照组84例。分别测量新生儿出生7日的经皮胆红素值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抚触实验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在1天后明显低于非抚触的对照组(P<O.05)。结论新生儿抚触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抚触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12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用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87.10%),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4.84%)明显低于对照组(11.29%)(P<0.05)。结论在新生儿的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价值高,腋下静脉留置针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换血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科收治的行换血治疗的7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换血治疗,对76例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患儿治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55例(72.36%),低钙血症9例(11.84%)。换血时年龄是导致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单一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换血治疗存在不良反应的危险,最常见的是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原发疾病没有确切的相关性,换血时年龄是主要危险因素,需要在换血时充分考虑。

  • 标签: 新生儿 换血治疗 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自2014-2016年期间的44例黄疸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A、B两组(A为观察组,B为对照组),且两组人数均等。针对A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对B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结果A组患者在黄疸的出現、消失时间,胎便时间与颜色变黄方面,与B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即P<0.05。讨论针对新生儿患者中的黄疸治愈,将常规护理与早期护理综合,所呈现的护理效果比较显著。

  • 标签: 早期护理 新生儿 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多种耐药菌感染新生儿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新生儿科收治的88例检测出有多种耐药菌感染患儿资料,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分析护理结果。结果8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中主要为菌血症、肺部感染以及脐炎等浅表皮肤感染,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给予患儿标准预防及接触隔离、加强手卫生及无菌操作、加强周围环境消毒、皮肤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后,无一例死亡,未发生多重耐药菌交叉感染。结论对于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新生儿,需要及时诊断及干预,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等,是治疗关键,严格执行无菌及消毒隔离措施、加强手卫生则为护理关键。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新生儿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预防的护理。方法选取200例新生儿收治的新生儿患儿纳入为本次研究工作;依据收治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新生儿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为(9.00%)明显高于研究组院内感染率为(2.00%),P<0.05,有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院内感染患儿的胎儿年龄、出生体重与院内无感染患儿的胎儿年龄、出生体重对比,P<0.05,有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病房 院内感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抚触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7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抚触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30/3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失时间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抚触运用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中,不仅可以缩短治疗时间,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抚触 新生儿黄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进一步研究抚触在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诊治的100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抚触方法。结果察组的患儿喂养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在喂养不耐受护理当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儿的喂养情况。

  • 标签: 抚触 新生儿喂养 不耐受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新生儿黄疸属于常见儿科疾病,对患儿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因素相对复杂,临床治疗方法也较多,本次研究中,出于对中西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治疗 中医 中西医结合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