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体内藏毒的 X线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的2010年 1月 -2017年 4月期间 85例经公安机关及边防武警部队通过疑犯排泄或妇科检查取出毒品人员的 X线影像资料,并对 X线影像表现予以分析与总结。 结果X线腹部立位平片首次检查符合率 95.30%; 通常表现为多发、聚集、散在、顺着胃肠道走向排列的类圆形、圆柱形或团块状的中高密度影,其边缘比较光滑、完整,且边界比较清楚,形态十分规则,密度均匀,密度比胃肠内容物影稍高,比骨骼密度影低;中高密度影所在位置及以上肠管存在轻度扩张与积气影,也存在肠壁变薄的情况;冰毒等颗粒状的毒品一般呈颗粒状包裹状的,多由塑料袋和避孕套多层包裹,如果是冰毒犯人身上会有一股粉香味;口服体内带毒量10~80枚不等,直肠和阴道的一般 2~5枚;全部受检人员通过缉毒警与医务人员进行妇科检查与胃肠道处理后予以隔离观察,都在 2天内将乳胶手套、塑料薄膜包裹的毒品以及避孕套排出;随后通过 X线片复查没有发现腹盆腔存在异物。 结论基层医院体内藏毒的X线诊断价值显著,可对体内毒品位置与数量准确判断,还可以评定毒品的排出时间,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有利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分为参照组(42例)和研究组(43例),参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病情缓解情况、用药安全性。结果:在临床疗效对比中,研究组患儿为95.35%,参照组患儿为76.19%,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在病情缓解情况对比中,研究组相关指标数据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在用药安全性对比中,研究组患儿为2.33%,参照组患儿为16.67%,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利巴韦林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更理想,能有效加快病情缓解,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保健酒的急性经口毒性、遗传毒性及亚慢性急性毒性,评价其食用安全性。方法 进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28天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小鼠急性经口LD50>21.90g /kg·BW,属实际无毒级;无遗传毒性;28天经口毒性试验中3个剂量组雌、雄大鼠的每周体重、每周进食量、每周食物利用率、总食物利用率、脏体比值、血液学指标及末期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基酒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引起尿液、眼部、组织脏器中毒性损伤。结论 保健酒在本试验条件下未显示有急性毒性、遗传毒性或亚急性毒性。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热毒宁治疗猩红热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猩红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10%,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3%,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在治疗猩红热的应用中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内容摘要:文章从温病伏邪源流,探讨伏邪温病的特点,讨论伏邪温病与肿瘤疾病有许多相似和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点,结合肿瘤的特异性,提出伏毒的病机和表现形式,和中医的治疗思路。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有效治疗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和恶性呕吐的方法,观察中药人参桂枝汤加味对机体部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未接受5-HT3受体拮抗剂及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的晚期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和不使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T细胞亚群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化疗过程中胃肠道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化疗前后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化疗后较化疗前显著减少(P<0.01),化疗后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也与之类似,胃肠道反应情况;两组的恶心呕吐均有发生,但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的程度轻,17例(56.7%)只有恶心的感觉,13例(43.3%)有轻度呕吐,对照组6例(20.0%)恶心,7例(23.3%)轻度呕吐,14例(46.7%)中度呕吐,3例(10.0%)为难治性呕吐,结论:中药人参桂枝汤加味对机体部分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促进作用,并能防治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减轻胃肠道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A型肉毒毒素用于麻痹性内斜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52例麻痹性内斜视患者为例,其中26例患者使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为A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使用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为B组。结果:治疗前以及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的平均斜视度数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即P>0.05;A组与B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平均斜视度数分别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型肉毒毒素治疗麻痹性内斜视患者的过程中,采取眼内肌注射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内直肌痉挛,并且能够促进外直肌肌力恢复,能够对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科学的辅助,奠定良好的手术基础,有利于提高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