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慢性小脑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 取我院 2017.02 到 2019.01 时间段内诊疗的 9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药组 47 例、联合组 47 例。即单药组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联合组使用神经节苷脂联合慢性小脑电刺激治疗,比较患者治疗疗效。 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 95.74% ,单药组则为 80.85% ,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单药组炎症因子水平、 NIHSS 评分、 BI 评分明显较差于联合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使用神经节苷脂、慢性小脑刺激治疗方式,可在提高患者总有效率的同时,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增强 NIHSS 评分和 BI 评分,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饮食对人体运行的机理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常见疾病在进行药物疗法时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临床实践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临床常见的疾病治疗结合饮食疗法进行疗效分析,研究饮食疗法对药物疗法的影响要素,并有效分析不同种类的食物对药物疗效的作用。通过研究的结果表明,饮食疗法对常见疾病药物疗效具备一定的作用,有的饮食可以加强患病部位对药效的吸收能力,有的饮食会干扰药物的药效,降低患者患病部位的疗效。还有的饮食会造成药物的排泄,以此影响人体对药效的吸收。通过对饮食疗效的研究,饮食会对药效疗法产生促进与干扰的性能,因此在临床的治疗上结合饮食疗法,提升药物疗法对患病部位的治愈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药物治疗与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6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48例人流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人流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流产效果、腹痛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流产总有效率为 100%,对照组患者的流产总有效率为 79.17%,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行无痛人流术后腹部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流的流产效果优于药物治疗,无痛人流能够缩短孕妇腹痛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流产成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外治法联合药物治疗小儿腹泻疾病的疗效观察。 方法 选取 2015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月我院同期接受治疗的小儿腹泻疾病患儿,研究人员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 100 名患儿,使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将 100 名患儿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接受中医外治法联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两组患儿的腹泻恢复时间、治疗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患儿,且该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 P < 0.05 )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小儿腹泻疾病患儿接受中医外治法联合药物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好转,还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将该治疗方法推广至临床中,可有效的提升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耳石症眩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耳石症眩晕患者 116 例,将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均分为研究组( 58 例,采用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和对照组( 58 例,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有所恢复,但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结束后 1 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组复发 1 例,占比 1.7% ,对照组复发 7 例,占比 12.1% , c2=4.833 , P=0.028 ,研究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使用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耳石症眩晕患者,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整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西药联合使用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观察。方法:此次研究过程中选取我院中所应用的500张处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需要联合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良反应处方进行综合性的探究,并且研究此次数据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具体原因。结果:经过具体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整体处方构建过程中,拥有96份处方,其自身由于相应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其中由于西医联合所导致的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达到19.2%。结论:在具体的需要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的是药物的剂量及相应的种类得到大幅度的降低,进而使整体不良症状的发生几率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并且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具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呼吸道感染中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随机抽取 2019年 6月- 2019年 12 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 62例患者,对其门诊或住院期间的情况进行分析。患者晨起后,采用清水反复漱口,确保口腔清洁。漱口后用力咳嗽,吐痰,采用无菌容器对痰液标本进行收集。标本收集后,应于 1h内送检。针对难以自主咳嗽者,可通过吸痰的方式取痰液标本进行检验。采用 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 P< 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2 例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率 56.5% 、革兰阳性菌感染率 35.5% 、真菌感染率 8.0% 。 各类型抗菌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应用率对比无显著差异( P> 0.05)。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治疗有效率为 100%,与其他药物相比,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使用抗菌药物,提升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体内产生的耐药菌株,改善患者预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4年 3月至 2015年 10月收治并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 168例患者,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高血脂症及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其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毒性、消化道不适、横纹肌溶解症及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等。结论;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有效的降脂药物,且对许多疾病的治疗与预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其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临床体征的变化,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