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骨科关节置换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进行评估研究,旨在掌握骨科关节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方法在2014年4月至2017年11月期间筛选我院骨科关节置换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其中确诊为深静脉血栓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在研究组;将其中没有深静脉血栓的50例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分在对照组,仔细收集两组患者的详尽临床资料,并依据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所有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中研究组的平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平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低,中,高危风险分级中,研究组与对照组风险分级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能够对骨科关节置换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通过评分的方式进行预测和判断风险等级,在临床上可用于骨科关节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

  • 标签: 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 骨科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分析仪是一种从凝血、血小板聚集、纤溶等动态监测凝血全过程的监测仪,1948年由Harter[1]发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应用于临床,首先用于肝移植手术,指导术中输血,效果良好。现已成为肝脏移植、心脏搭桥等围手术期监测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良,改良TEG(mTEG)可以排除肝素的影响,并增加了敏感性和重复性,使其应用更加广泛。由于mTEG能动态评估血小板与凝血级联反应相互作用,以及其他细胞成分(WBC、RBC等)对血浆因子活动的影响,从而全面地分析血液凝固及溶解的全过程,目前在冠心病抗栓治疗、评估血小板活性和抗血小板效果、以及筛查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甚至分析介入术的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原因等方面有着新的作用。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高凝 纤溶 血小板抑制率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究利伐沙班在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25例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12例)和研究组(13例),对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研究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治疗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相当,但利伐沙班的安全性更高,值得优先使用。

  • 标签: 利伐沙班 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护理期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合临床实际探究切实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患者51例恢复良好,预后良好率为92.73%,4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7.27%。结论腹部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诸多,护理人员在围术期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能够切实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腹部手术 下肢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半永久性透析导管,如何防治血栓,提高血透效果,延长其导管使用寿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50例血栓中应用半永久性透析导管血栓患者,对这50例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50例血栓中应用半永久性透析导管血栓患者,其中感染例数为3例、血栓例数为2例,平均留置导管时间为17.56±13.25月,平均血流量为220.10±18.56毫升/分钟。结论给予半永久性透析导管患者应用每半月尿激酶封管有效的护理,可以延长降低血栓的形成。

  • 标签: 半永久性透析导管 封管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术后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我科421例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结果1例并发脑出血后康复出院,余420例均取得显著疗效,水肿完全消退。未发生致死性肺栓塞。结论介入治疗和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康复和痊愈有极大的疗效。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护理 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在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过程中采用抗血栓泵,分析临床作用。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选取200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4年1月-2017年4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200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在预防过程中应用常规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在预防过程中应用常规治疗+抗血栓泵。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显著性更低,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利用抗血栓泵有利于显著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06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就诊于我院非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0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进行检查,观察并分析两组下肢各静脉内径及血流信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静脉内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较观察组明显减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血栓,可以通过观察静脉内径的改变及局部血流速度的改变情况对其进行诊断,诊断效果显著,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血管超声 下肢静脉血栓 诊断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下肢静脉血栓超声的临床诊断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诊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检查其是否有血栓;然后观察其血管的内径,血栓的位置,大小以及回声,管腔里面的血流情况;治疗之后随访超声血管的再通情况。结果8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有35例病变累及单只血管,在出院的时候,痊愈的患者有31例,其管腔完全再通,剩余的4例通过后期随访再通。累及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有53例,他们在出院之前进行超声复查,发现其血管变细,管腔只有部分再通,症状有所缓解;患者出院一年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并发对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4例,病情反复出现的有8例,剩下患者的症状都有良好的好转现象。结论通过超声检查下肢静脉具有直观,准确,无创,可重复等特点,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患者的病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在在已经成为了临床中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必不可少的影像学方法,值得广泛推广与临床应用。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超声 临床诊断 临床方法
  • 简介:(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600)摘要目的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诊断价值及特点。方法对本院2011年前11月88例超声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以灰阶二维和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及栓塞程度。结果左下肢血栓64例,右下肢血栓22例,双下肢血栓2例。完全性栓塞126部位,不完全性栓塞45部位。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创、准确、高度敏感,在患病部位,左侧较右侧高发。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超声检查 栓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64-01
  • 简介:(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梧州543000)摘要本文对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其在临床上在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眼科、内分泌科及肾内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认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在治疗心脑血管病等方面有着独到的疗效与其中活性成分三七总皂苷(Rg1、Rb1、R1)具有显著的心脑血管药理作用有关。

  • 标签: 注射用血栓通 三七总皂苷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总结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腔静脉滤器置入介入溶栓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疼痛症状有所缓解,且患肢的肿胀完全消失,无1例患者出现肺栓塞。结论对于行介入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探讨合理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产后10例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资料,分析DVT的病因及高危因素,总结该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措施。结果高龄、肥胖、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滞产、剖宫产等为DVT的危险因素,经过早期溶栓、抗凝、去聚等综合治疗,疗效佳,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产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发生,应尽早诊断及干预,预后较好,预防措施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发生。

  • 标签: 产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 预防
  • 简介:(江西省奉新县人民医院彩超室江西奉新330700)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7例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扫查顺序按照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深、浅静脉,胭静脉,胫前、后静脉,腓静脉,并与健侧对比。结果二维声像图最直接的征象是静脉管腔内出现柱状极低至稍强回声,急性血栓为在增宽的静脉内出现极低回声,CDFI管腔内无血流信号,慢性血栓为静脉内稍强回声,CDFI显示管腔再通,可见不规则形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并可指导临床用药,是下肢深静脉血栓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19-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给予双腿存在静脉血栓情况的病人实施彩色doppler设备诊查的具体作用。方法回顾分析56例双腿静脉系统存在血栓的病人接受doppler设备扫检诊查临床资料,对病人的扫检档案进行查阅,归纳诊查的结果并以此对doplper的诊查作用进行判定。结果56例病人的血栓情况皆在手术及血管造影检查中得到证明,利用doppler设备扫检后,确定40例周围型血栓,8例中央型血栓,8例混合型血栓。doppler设备的诊查报告基本和手术及血管造影检查大体一致P>0.05,本组只有1例初次诊查时漏诊,随后经第二次扫检确定为混合型血栓,手术及血管造影检查准确比率是100%,dopper仪器扫检的准确比率是98.21%。结论由于彩色doppler设备可以在扫描之下取得血管系统的成片,且成片质量很高能够直接观察到血栓出现的位置以及阻塞的详情,能够显著提高双腿深静脉系统存在血栓的病人诊查结果的准确率,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检查 彩色doppler设备 腿部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临床诊断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47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观察组超声检查结果;并对比两组下肢静脉管径测量结果。结果47例患者经超声诊断均为下肢静脉血栓,检出率为100.00%,其中下肢静脉血栓分布部位分别为股总静脉(25.53%)、股浅静脉(21.28%)、腘静脉(23.40%)、胫后静脉(19.15%)、腓肠肌静脉丛(10.64%);观察组下肢静脉管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检测有利于提高下肢静脉血栓检出率,并可通过声像学表现对病情进行有效评估。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超声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管理组的临床应用对预防VTE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成立了VTE管理组,通过建立规范的VTE管理和组织架构、制定完善的预防护理流程和质量标准并对全院护士开展知识和技术培训,从而提高护士对VTE的认知水平,规范对VTE预防护理的管理。并于2015年7月建立网络信息上报平台,以对全院VTE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积极探索建立院内VTE防治管理的长效机制。骨科为VTE的高发科室,选择2016年及2017年入住我院骨科的患者,统计其VTE发生率及有症状血栓发生率。结果通过VTE管理组的规范化管理,临床护士进行早期评估、预防和积极有效的干预来预防、减少VTE的发生。2016年骨科住院患者VTE发生率为3.23%,2017年降至3.20%,2016年骨科住院患者有症状血栓发生率为7.55%,2017年降至为2.79%(P<0.05)。其中关节外科2017年上半年发生了34例深静脉血栓,下半年仅发生了2例深静脉血栓。结论VTE管理组承担着院内VTE护理的全过程管理,对临床起到了支持、指导和示范作用。通过规范院内VTE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规范、统一的VTE护理,从而减少了VTE的发生,同时为住院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有效的护理。随着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借助科学的管理工具,VTE管理组将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临床VTE预防护理水平。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专科护理 小组管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