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方法同型交叉配血的结果及其对于临床安全输血的意义。方法分别用两种方法对360份临床受血者标本进行交叉配血,仔细观察并记录交叉配血结果。结果360份临床受血者标本用微柱凝胶法有349份标本配血结果相合(主侧或次则无凝集无溶血为相合),有11份标本结果为±~+的凝集,为配血不相合(主侧或次侧有凝集或溶血为不相合);凝聚胺法有357份标本为配血结果相合,有3份标本为配血结果不相合,而这3份标本用微柱凝胶法配血其结果亦为不相合,两种方法交叉配血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P<0.05)。结论用微柱凝胶卡进行交叉配血灵敏度更高、结果更容易观察,更能减少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ELISA法与胶体金法检测血液抗-HIV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ELISA法测定的S/CO值的强、弱与胶体金法的符合率。方法采有用两种ELISA试剂同时检测抗-HIV抗体,对任何一种呈反应性的标本均进行双孔复查,同时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复查仍为阳性反应的标本,留取同源血袋血浆及填报资料一同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WB法进行确认。结果ELISA法检测抗-HIV呈阳性反应的156人份血液中有105例WB法确认为阳性,阳性率为67.31%,其中95例为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为90.48%(95/105);ELISA法呈强阳性反应与ELISA法呈弱阳性反应的WB法确认阳性率比较χ2=100.30,P<0.01。结论ELISA法检测试剂不同的厂家存在技术的差异,都有一定的漏检率及假阳性率,胶体金法因方法学原因,存在漏检和检测假阳性的可能;ELISA法检测抗-HIV呈S/OD值呈强、弱阳性结果确认为阳性中存在显著性差异,S/OD值越高,与WB法试验结果符合率越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即刻种植法和常规种植法对牙齿缺失进行修复的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牙齿缺失患者9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进行常规种植法,观察组进行即刻种植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比较,观察组的(2.2%)较低;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75.6%)比较,观察组的(95.6%)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即刻种植法对牙齿缺失取得的修复效果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明显提升,更安全、更可靠,值得借鉴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尿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结果的对比,对其产生的假阳性、假阴性结果进行探讨。方法收集门诊患者新鲜随机尿液600例,分别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液中的WBC、RBC。结果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为检测尿液WBC、RBC的参照标准。在检测WBC时化学分析仪检测较显微镜检测检出率低,沉渣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测效果较为一致,在检测RBC时显微镜法比沉渣仪分析法对红细胞的检测率较高,总的来说,对于红细胞的检测显微镜检测比两种仪器检测检出率均高。结论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中的WBC、RBC快速简便,但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较高,只能最为过筛实验,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必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检验质量避免误诊漏诊,从而给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酶联免疫法(ELISA)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对AFP的检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二者的方法学性能。方法利用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时对临床送检的90例AFP血清标本进行检测,通过对比试验、线性试验及精密度试验,分析两组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对比试验表明,两种试验方法对AFP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线性试验表明在5~400ng/ml和2~900ng/ml的范围内,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表明病理高值化学发光优于酶联免疫法。结论在对AFP的检测中,化学发光免疫法具有高精密度和高准确性,较ELISA具有明显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华法林治疗房颤的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房颤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抽签法。100例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华法林组两个组别。阿司匹林组以阿司匹林治疗;华法林组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指标脑梗死率、外周动脉栓塞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率、出血事件率、死亡率。结果(1)华法林组相比于阿司匹林组脑梗死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率更低,χ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2)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外周动脉栓塞率、出血事件率、死亡率相似,χ2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华法林治疗房颤效果确切,跟阿司匹林比较,可有效降低脑梗死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率,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视法与仪器法在尿常规检测中的专属性与符合率。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测的3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类法将新鲜尿液标本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目视法,与标准比色板进行目视比色;B组患者采用仪器法,通过仪器完成尿常规检测,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尿潜血、红细胞、白细胞与血红蛋白等四项检测结果。结果①A组的161例患者中,阳性155例,阳性率为96.27%,检测后阳性符合148例,符合率为95.48%;161例B组患者中,阳性155例,阳性率为96.27%,检测后阳性符合138例,符合率为89.03%,A组检测符合率高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两组患者尿液标本pH无差异89例,pH差异≤0.5者218例,测评结果差价∈(0.5,1者15例,差价>1者0例,符合率为95.3%。结论目视法在尿常规检测中较仪器法而言,具有显著优势,检测准确率较高,“假阳性”情况发生几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年龄和性别对CKMB质量法和活性法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按不同年龄段以及性别分组,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份在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器上的1008份CKMBSTAT检测结果,计算每组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按年龄段分析20岁以下组CKMB质量法结果均值3.147±2.3,活性法结果均值27.95±15.45;60岁以上组质量法结果均值2.986±2.1,活性法结果均值25.47±11.16;20-60岁组质量法结果均值1.683±0.98,活性法结果均值23.25±10.33。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质量法与活性法配对资料分析P<0.001。按性别分析男性组质量法结果均值2.798±2.05,活性法结果均值28.23±15.73,女性组质量法结果均值1.813±1.10,活性法结果均值26.17±12.6,差异有显著性,质量法与活性法,配对资料分析P<0.001。结论CKMB质量法和活性法检测结果由于生物因素差异,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ELISA法检验乙肝标志物的影响因素,总结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采取ELISA法检验乙肝标志物的受检者3340例,其中检出乙肝标志物阳性共386例,后经临床排除证实为假阳性有46例,假阴性有18例,分别对其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46例假阳性中,由于样本采集及处理导致有19例,占41.3%,操作过程导致有13例,占28.3%,试剂运输、贮存及试剂盒本身质量问题导致有2例,占4.3%,体内干扰物质导致有9例,占19.6%,药物影响有3例,占6.5%,各导致假阳性的因素间对比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假阴性18例中,操作过程导致有10例,占55.6%,试剂运输、贮存及试剂盒本身质量问题导致有4例,占22.2%,药物影响有4例,占22.2%,各导致假阴性的因素间对比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样本采集及处理,操作过程,试剂运输、贮存及试剂盒本身质量,体内干扰物质及药物皆为ELISA法检验乙肝标志物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实验室检测中应注意尽可能避免相关影响因素,增强实验室人员的责任心,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实验室管理,严格操作规程,力求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科学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ELPERR法处理肩难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采用HELPERR法处理肩难产病例22例设为研究组,将用传统方法处理的肩难产19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颅内出血及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产妇会阴伤口延裂、会阴Ⅲ度裂伤的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等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9.09%,对照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1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均为0%,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55%;对照组分别为10.53%、10.53%、10.53%、5.26%、5.26%、10.53%、10.53%,两组比较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母婴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HELPERR法处理肩难产显著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每位助产医护人员必需熟练掌握HELPEER法。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肺腺癌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情况,探讨该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科的148例肺腺癌患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包括82例肺活检标本、24例手术切除标本以及42例胸腔积液细胞块标本。采用ARMS法检测所选标本的EGF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该基因突变与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本文所选148例肺腺癌患者标本,共检测出EGFR基因突变60例(40.5%);在性别、吸烟史上,EGFR基因突变情况存在差异(P<0.05);在年龄及肿瘤家族史上,EGFR基因突变情况不存在差异(P>0.05)。提示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及吸烟是存在相关关系。结论ARMS法可有效应用于肺腺癌临床病理石蜡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吸烟是EGFR突变的重要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