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内原发淋巴瘤的MRI特点,旨在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淋巴瘤MRI表现,总结病灶的MRI影像学特点。结果11例中8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共14个病灶,病灶靠近中线区或脑表面,其中多发病灶侵及额顶叶白质、胼胝体及基底节区;T1WI呈低或等信号9例,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10例,1例出现坏死及出血,7例病灶周围无明显水肿,2例出现经度水肿,2例明显水肿;增强扫描呈显著团块状或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2例,1例为斑片状强化。结论脑内原发性淋巴瘤多位于大脑深部,明显强化,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由于其影像表现复杂多样且发病率低,因此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对其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淋巴瘤 脑内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纳米碳和亚甲蓝示踪剂对临床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共有135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在手术前进程超声定位并注入示踪剂亚甲蓝,B组患者在手术前进程超声定位并注入示踪剂纳米碳,C组患者不给予示踪剂。比较各组患者的甲状旁腺素值、甲状旁腺损伤状况以及低血钙症比例。结果术后,A组和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素值比C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误切率和低血钙症比例均比C组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素值比C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误切率比A组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低血钙症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淋巴示踪剂纳米碳和亚甲蓝均能保护甲状旁腺组织,前者的保护作用更强,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纳米碳 甲状旁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31例泌尿结石接受ESWL治疗患者,其中肾结石445例,输尿管结石566例,膀胱结石12例,后尿道结石8例。结果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排空率均在95%以上。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和副作用发生率低,创伤小,安全,费用低廉,应用广泛1,目前仍是治疗泌尿结石的首选方法。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泌尿系结石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对ESLM患者的护理,我们应做到重视健康教育,树立患者排石的信心。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心理护理、清洁肠道、完善相关检查等。术后需注意观察尿液的变化,嘱患者多饮水、加强运动等措施,以促进结石的排出。

  • 标签: 体外碎石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手术中泌尿损伤的防治方法和重要措施进行探讨与总结。方法对本医院在2000年10月~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进行妇产科手术时出现泌尿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本医院所进行的妇产科手术中出现泌尿损伤的发生率为0.1%。泌尿损伤的主要类型为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尿道损伤。还有的患者在手术完成之后出现了输尿管阴道瘘、尿道阴道瘘和肾积水。结论泌尿损伤是妇科手术经常出现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妇产科手术时泌尿损伤,发生损伤后应立即修补。阴式子宫切除术中注意膀胱间隙的分离,阴道前壁囊肿注意与尿道憩室鉴别。

  • 标签: 防治方法 妇产科手术 泌尿系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结石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汇集我院碎石科(2010年9月到2012年3月)门诊病例115个怀疑泌尿结石患者的CT平扫图像,其中男性73例。女性42例,结果CT图像未见明显结石征象20例,肾脏及输尿管皆有结石35例,输尿管下段近膀胱入口处32例,57例有轻度肾盏肾盂扩张和输尿管扩张,重度肾积水10例,膀胱结石7例。胆囊结石3例,肾内出血1例,膀胱炎1例,尿道结石1例。结论不增强的螺旋CT可作为诊断泌尿结石的标准方法。泌尿结石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是临床怀疑泌尿结石的首选检查。

  • 标签: CT 泌尿系结石 肾积水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也是近年来比较常发的疾病类型。对于患有泌尿系统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困难,需要有专业的科学性手段实现对病例的确诊和后期的治疗方式选择。影像学的诊断方式恰好符合了医生对泌尿系统疾病诊疗的需求,能够提升确诊的几率,保证后期的治疗效果。影像学的诊断方式较多,本文专门对泌尿系统结石病症的影像学诊断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最有价值的诊疗途径,为患者终结病痛折磨。

  • 标签: 泌尿系 结石 影像学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泌尿结石的分期治疗特征。方法以泌尿结石的合并症及泌尿结石的病理学改变进行综合,按中医辨证总结出6种特征分类,参考临床进行总结。结果临床辨治泌尿结石符合前述病程分类。结论泌尿结石可用中医外科方法分期论治。

  • 标签: 中医外科 泌尿系结石 组织学 病程 分期治疗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泌尿结石成分测定并加以综合分析,为泌尿结石的预防、治疗提供实验参考。方法对皖西地区607例泌尿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并结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尿石症患者男性多于女性(2.261),高发年龄为20-50岁,上尿路结石多于下尿路结石(14.971),结石成分以混合结石为主,其中草酸钙检出率占87.98%,磷酸钙占44.48%,尿酸占38.72%,胱氨酸占O.49%。结论了解当地泌尿结石的化学成分,对于尿石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化学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结石中西医结合整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3例泌尿结石病例。结果纯中药治疗231例,排净率51.60%;中药加体外震波碎石加震动排石床综合治疗332例,排净率97.69%。前者平均排石时间23d,后者排净天数10.6天,后者排净率明显高于前者(P<O.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整合治疗快速排石。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整合治疗 快速
  • 简介:摘要泌尿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产生的结石成分也复杂多变。近些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尿路结石都能够得到治愈,但是结石的发病率较高、治愈后的复发情况较多仍然是困扰医护人员的一大难题。本文的研究旨在全面阐述泌尿结石的病因,并对其的综合预防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能够全面的、更好的促进临床上对泌尿结石病的诊治和预防。

  • 标签: 泌尿系 结石病 综合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患有肠系膜淋巴结炎的5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显示健康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超声诊断情况。结果经过超声诊断后,观察组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部位大多在右下腹,占比为71.15%(37/52),然后是脐周部位,占比为23.08%(12/52),其余部位占比为5.77%(3/52)。观察组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纵径、横径、纵横比显著大于对照组,淋巴结的数量大多为多发多于对照组,一般呈串珠状或者是簇状分布,没有融合现象,血流信号呈现点条状且明显。而对照组淋巴结数量较少,分布较为分散,血流信号稍微出现星点状,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采用超声诊断是目前最佳的检查手段,可对医师的临床治疗提高可靠的科学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小儿肠系膜 淋巴结炎 超声诊断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辅助治疗老年淋巴瘤疗效观察,分析复方斑蝥胶囊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进行CHOP方案化疗,21d为一个周期,治疗6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口服复方斑蝥胶囊,每次3粒,bid,连服4个月。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68.2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83,P<0.05;②观察组出现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反应、心脏毒性的病例和发生率分别为19/46.34%、2/4.88%、15/36.59%、1/2.44%,其中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复方蝥胶囊辅助治疗老年淋巴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复方斑蝥胶囊 老年淋巴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的经验教训。方法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接种点管理进行调查。结果此次事件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结论应加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熟练掌握卡介苗接种方法,以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预防接种 卡介苗 淋巴结炎 异常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淋巴结病变检查中,超声诊断技术已被认为是一种操作简便、效果良好、无放射性辐射、无需对比剂且比较经济实用的显像方法。近年来,随着高频超声和彩色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在浅表淋巴结的临床应用中有了显著的进展,超声在浅表淋巴结检查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临床检查。超声检查有助于显示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及位置,特异性达90%,可以发现临床遗漏的隐匿的异常淋巴结,纠正临床误诊以为单一的实际是融合的淋巴结,所以对于淋巴结病变的诊断、肿瘤的TNM分期、确定治疗方案、疗效的观察各肿瘤进展的监控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结合文献对其综述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进行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完整切除的肿块的镜检乳腺小叶和其周边见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乳腺小叶隐约可见,未见坏死,乳腺组织内见弥漫性或巢状淋巴样细胞增生,增生细胞核大,深染,核形不规则。免疫组化EMA(-),BcL-2(+),,CD10(-),ALK(-),CD5(-),CD30(-),Bcl-6(+)cyclinD1(-)。增生细胞CK(L)(-),CK(H)(-),ER(-)PR(-)E-ad(-),P63(-),actin(-),HMB45(-),syn(-),CgA(-)Vimentin(+)CD20(+)CD79a(+),CD3(-),cd3(-)CD45RO(-)。Ki6770%(+)符合“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B细胞来源”改变。结论PBL有自己的临床特点,但与良性肿瘤易误诊,误诊率高,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目前治疗正在探索阶段,预后与临床分期及治疗措施是否得当有关。

  • 标签: 淋巴瘤 乳腺癌 诊断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