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7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分别应用阶段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护理满意度(94.59%)也高于对照组(75.68%),两组对比P<0.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实行阶段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其负面情绪,提升其治疗效果,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椎病神经根型疼痛采用针灸疗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于2020年0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颈椎病神经根型疼痛病人114例,通过抽签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7例,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7例,针灸治疗。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的颈椎疼痛评分及颈部残障指数评分情况,颈椎活动度情况,治疗效果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颈椎疼痛评分及颈部残障指数评分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均较优;颈椎的屈伸、侧屈以及旋转等颈椎活动度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均较优;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较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应用于患者颈椎病神经根型疼痛的治疗中,颈椎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得以缓解,颈椎活动度水平得以改善,且安全性高,治疗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椎病神经根型疼痛采用针灸疗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于2020年0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颈椎病神经根型疼痛病人114例,通过抽签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7例,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7例,针灸治疗。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的颈椎疼痛评分及颈部残障指数评分情况,颈椎活动度情况,治疗效果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颈椎疼痛评分及颈部残障指数评分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均较优;颈椎的屈伸、侧屈以及旋转等颈椎活动度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均较优;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较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应用于患者颈椎病神经根型疼痛的治疗中,颈椎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得以缓解,颈椎活动度水平得以改善,且安全性高,治疗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局部麻醉作为一种在门诊小手术中广泛应用的麻醉方式,具有减少患者痛苦和加速术后恢复的优点。然而,其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药物选择、剂量控制、个体差异和手术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等挑战。为提高局部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探讨了药物选择的优化、剂量的精确计算、超声引导技术的应用、患者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协作的必要性。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显著提升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展望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新型麻醉药物的不断涌现,局部麻醉有望实现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不良的自我保健行为会导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不良健康后果的风险增加。本研究旨在评估护士主导的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教育对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结果的有效性的。方法:将2022年3月-202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90名射血分数小于40%的慢性心衰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以护士主导的心力衰竭自我保健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每组45例,干预12周,对比分析基线和一年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评分、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SCHFI、KCC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提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一年显示干预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分别为6.66%、4.44%,均低于对照组22.23%、17.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分别为4.406、4.050,P值均小于0.05)。结论:护士主导的心力衰竭自我保健教育可显著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 2016 年 1 月到 2017 年 12 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 n=40 )和观察组( n=40 )。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抗脑梗死治疗,对照组病情稳定 2 周后开始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病情稳定 1 周后开始康复治疗。采用 Barthel 评分法、 FMA 评分量表和 NIHSS 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肢体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 Barthel 评分、 FM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进而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冠心病采用不同调脂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对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均数相同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比不同组患者在药物使用后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症状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与传统单药治疗进行对比,可以进一步改善血脂各项水平,整体的安全性更加理想,对疾病进行更加科学的控制,进一步改善临床各项症状,全面提升治疗效果,保证整体治疗的稳定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过生化免疫检查肾脏疾病的有效性。方法:在本次实验研究任务中,共选取研究对象90例,其中包括有45例健康体检者和45例肾脏疾病患者,其中患者组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经过临床诊断后均符合肾脏疾病诊断标准,为提升其临床检查有效性,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生化免疫检查,同时比较其生化免疫检查结果。结果:通过检查后发现,患者组24h尿蛋白定量为(231.46±34.15)mg/d,尿β2微球蛋白(1.02±0.85)mg/L,尿素(12.33±1.24)mmol/L,肌酐(203.45±34.82)μmol/L,健康组以上检验指标分别为(69.83±25.14)mg/L、(0.42±0.13)mg/L、(4.92±1.02)mmol/L、(67.29±11.63)μmol/L,相比之下患者组明显有差异于健康组,(P<0.05)。结论:通过加强对生化免疫检查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检验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阶段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在肢体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抽取医院2023年2月至2023年4月收入的4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以数字表随机法进行分组,划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将常规康复护理与阶段康复护理应用在两组患者中,对双方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等项目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无论在肢体功能抑或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脑卒中患病群体中出现偏瘫的患者,其肢体功能出现障碍,无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以阶段康复护理作为改善此类患者肢体功能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效果极为明显,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肺炎患儿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88例肺炎患儿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范围内,所有患儿均在2020年11月-2021年12月期间内前来我院接受相关治疗;依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平均划分为常规用药组与中药用药组,每组各44例;组间对比患儿接受用药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中药用药组患儿接受药物治疗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用药组患儿,即临床疗效更好,两组之间的结果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即结果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药物而言,运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肺炎患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患儿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