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整理、分析古今文献中针刺治疗眼干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14部古代医籍及23篇针刺治疗眼干的现代临床报道,统计古今文献中治疗眼干取穴及归经情况,总结古今治疗眼干的经验异同。结果14部古代医籍中针刺治疗眼干共取穴47个,总使用频次为93次,穴位涉及经脉包括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督脉、足阳明胃经等。23篇现代临床报道中针刺治疗眼干共取穴47个,总使用频次为175次,穴位涉及经脉包括十二正经、督脉和任脉。结论古今治疗眼干相同之处是取穴频次最高的穴位均为睛明,穴位的归经均以三阳经为主;古今治疗的差异是古人针刺处方精简,而现代医家进行辨证论治,增加配穴,且在临床上广取经外奇穴,外关穴适用于干燥综合征眼干的治疗。
简介: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近30年来以通下法治疗中风病的文献资料进行质量分析并总结中风病发病、证候及方药应用规律。方法收集1979-2013年在CNKI上公开发表的应用通下法治疗中风病的文献,录入设计数据库中,对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文献通过改良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同时对于文献中病例基本资料、辨证分型和方药的使用进行分析,利用MicrosoftExcel工具对病例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频数分析对病例症状、舌脉、证型、常用方剂和药物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中风病的症状除了中风病本身五大主症外,大便不通、腹胀、喉中痰鸣出现频率高,头痛、烦躁、头晕、发热、呕吐呃逆、面赤、喘息气粗等症状相对出现较多。舌质以红、暗红、绛红和紫瘀为主,脉象多表现为弦脉、滑脉和数脉,脉象并见以弦滑脉最多,其次为弦数脉和滑数脉。主要病理因素中痰证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热证、风证、瘀证、虚证和火证。处方用药除了大量运用泻下剂,也兼顾祛风、清热、祛痰、理血、表里双解和治疡。药物使用频次以大黄、芒硝、胆南星、瓜蒌、枳实、厚朴和菖蒲应用最多。除了使用汤剂、丸剂外,还有胶囊及颗粒剂。方药服用方式包括口服、鼻饲、灌肠、静脉滴注以及浴脐。方剂大多数为4~12味药,总量50~150g之间居多。结论中风病痰热及腑实证集中出现,且在治疗中以应用泻下药及化痰止咳平喘药物为主,临床辨证时应重视痰热腑实病机对中风病各阶段的影响,灵活应用通下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母乳库的建立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新生儿监护室同时期收治的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 283例,按喂养方式分为 3组:亲乳喂养,捐乳喂养和配方乳喂养。观察比较 3组早产儿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消化不良,脓毒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早产儿视网膜病( ROP)等发生率,平均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亲乳组和捐乳组患儿 NEC和消化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配方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脓毒症, BPD, ROP等并发症发生率在 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母乳库的建立可显著降低早产儿 NEC发生率,其疗效与亲乳喂养相当。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CNBP)的有效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以针刺、体针、电针、头针、CNBP等为主题词,检索国内相关医学数据库,以随机临床对照试验为纳入标准。治疗组为针刺或针刺加其他疗法,对照组为药物,把CNBP痊愈率为测量指标。共纳入33篇文献,并对其中6篇文献采用RevMan4.2.9进行Meta分析。结果:6篇文献的痊愈率合并OR=3.48,95%CI[2.46,4.92],治疗组对CNBP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纳入的国内文献来看,针刺治疗CNBP有效,且效果优于药物,但是仍需要更多的高质量文章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