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结果。方法:调阅我市传染病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的61例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患者的病例,分析致病菌、药物敏感性等检测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构显示61例患者痰液标本中阳性病原菌占比最高的为克雷伯氏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真菌,占比67.4%,显著高于其他菌属占比32.6%,X2=15.36,P<0.05。所有的阳性菌株中耐药率最高的药物是氨苄西林,耐药率最低的药物是氨曲南。其中克雷伯氏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对氨曲南以及头孢他定的耐药率较低,其他的致病菌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需要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进行耐药分析,科学使用抗结核药。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OralUlcer,ROU)患者常见口腔菌群的变化,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内菌群变化相关性。方法91例研究对象按是否溃疡及愈合分为发病组、愈合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观察革兰氏阳性球菌(G+c)、革兰氏阴性球菌(G-c)、革兰氏阳性杆菌标(G+b)、革兰氏阴性杆菌(G-b)及链球菌、韦荣氏菌、奈瑟氏菌数量在不同组的差异性。结果三组比较,革兰氏阴性球菌及链球菌、韦荣氏菌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患者微生物菌群变化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内菌群微生态变化有一定相关性,提示我们治疗口腔疾病应该重视口腔微生态平衡。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菌药物临床干预对ICU多药耐药菌带来的影响。方法:选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入住ICU的32例患者形成对照组,不采取抗菌药物临床干预,选择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入住ICU的32例患者形成观察组,接受抗菌药物临床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MOROs)感染率与检出率。结果:对照组MOROs感染率与检出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阴道炎患者施以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于2023.2~2024.2就诊于我院的阴道炎患者78例,抽签方法分组,39例施以甲硝唑治疗者入对照组,39例施以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者入治疗组,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比对照组(79.49%),治疗组临床疗效(97.44%)明显较好(P<0.05);对比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短(P<0.05);对比对照组(9.47±1.55)mg/L,治疗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7.00±1.01)mg/L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施以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效果良好,利于患者康复,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叶酸对小儿腹泻病肠道菌群、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病患者中,择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按照双色球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2组。其中,采取单纯叶酸治疗的为对照组;采取复合乳酸胶囊联合叶酸治疗的为观察组。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与肠道屏障功能,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菌群相较于对照组偏高(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MFG-E8、TNF-α、D-LA指标对比并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MFG-E8、TNF-α、D-LA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病予以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叶酸治疗,可改善肠道菌群与黏膜屏障功能,保证疗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联合应用消糜栓、氟康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3年01月至2024年01月接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纳入常规组(n=50,给予氟康唑治疗)、试验组(n=50,给予消糜栓联合氟康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常规组高(P<0.05)。试验组患者阴道瘙痒、阴道充血水肿、白带增多、局部疼痛等症状缓解时间比常规组短(P<0.05)。试验组皮疹、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常规组无差异(P>0.05)。结论: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氟康唑治疗同时与消糜栓联合,能够显著加快临床症状缓解,提高临床疗效,并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