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输血量输血治疗早产儿重度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重度贫血早产儿,采用随机掷骰子的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输血量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大剂量输血治疗,观察两组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红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红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早产儿的心率为(135.5±9.4)次/min、呼吸频率为(45.5±5.7)次、红细胞计数为(6.25±0.25)×1012/L、血红蛋白水平为(140.4±5.5)g/L,参照组早产儿的心率为(160.5±10.9)次/min、呼吸频率为(65.5±5.2)次、红细胞计数为(5.36±0.28)×1012/L、血红蛋白水平为(105.6±5.8)g/L,与参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红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程度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034、17.959、16.427、30.164,P<0.05)。结论针对重度贫血早产儿给予大剂量输血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改善早产儿贫血体质,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加速心肺功能的恢复,从而更好地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推广价值极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以及NICU危重病人检验性失血量以及失血ICU及NICU危重病人检验性失血量及其失血原因探究的原因。方法对ICU以及NICU危重患者采血量及理论采血进行比较,对内外科ICU患者的失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由于ICU患者住院时间比较长,平均失血量达到了177.2mL,总的失血量所占比例为4.4%,而NICU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检验性的失血量不多,为21.3mL,总失血量所占比例为6.2%。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必须要合理安排医嘱的治疗时间,提高医疗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减少采血次数,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一血多用,不但能减轻工作量,还能为患者减少痛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外孕患者经阴道彩超提示盆腔积液深度与盆腔积血量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妇产科178例因行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以阴超测定值与术中盆腔积血量作相关回归分析,尝试建立起一个计算盆腔积液量的回归模型。结果盆腔积血≤400ml时,阴超测定值与盆腔积血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直线趋势,符合直线回归方程Y(盆腔积血量估计值)=6.861X(阴超测定值)+6.858,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591,P<0.01);盆腔积血>400ml时,阴超测定值与盆腔积血量间无线性关系。结论对于盆腔积液≤400ml时,可由术前阴超测定值估计盆腔积血量,以方便指导临床工作;当盆腔积液>400ml时不适合通过阴超测定子宫直肠陷凹单个平面的值来估计腹腔积液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方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差异。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7岁-82岁,平均65.3岁。所有病例均为初次置换。髋关节置换方式包括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通过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重和手术前后的红细胞压积计算所有患者的总失血量,减去显性失血部分后为隐性失血量。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两组间、全髋关节置换两组间在身高、体重、年龄及显性失血、隐性失血、术后失血、总失血量方面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关节置换组在身高、体重及隐性失血、术后失血、总失血量方面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患者年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显性失血量间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结论不同方式的髋关节置换术在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但均存在明显的隐性失血。因此髋关节置换术后3日内需密切监测血红蛋白的动态变化和临床表现,及时补充异体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继续出血26例(36.11%)。其中,20例(52.63%)在发病3h内给予CT检查者发生继续出血,3~6h者6例(27.27%),6~24h者1例(10.00%),28例患者持续性血压增高或血压不稳定(16例发生继续出血)。44例无持续性血压增高(10例发生继续出血)。结论加强有危险因素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