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癌不同分期患者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科学性、合理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5例进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结肠癌患者为腹腔镜组,选取同期的50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分析各组不同Dukes分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结果腹腔镜组DukesA、B、C、D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减少,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结肠癌不同分期患者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科学性、合理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5例进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腹腔镜组,选取同期的50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分析各组不同Dukes分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结果腹腔镜组DukesA、B、C、D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减少,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乳腺癌行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8月本院所收治乳腺癌化疗患者 140例,均接受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治疗,对其中发生手足综合征的 94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为期 3个月的综合护理后, 94例患者共计 65例痊愈, 18例控制, 11例无效,护理有效率为 88.30%( 83/94)。 结论 对乳腺癌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所致手足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化疗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癌不同分期患者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科学性、合理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5例进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结肠癌患者为腹腔镜组,选取同期的50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分析各组不同Dukes分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结果腹腔镜组DukesA、B、C、D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减少,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研究母亲不同分娩年龄分组与剖宫产比率的关系,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实况调查方法,本课题组于2005-2006年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开展了8141例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现场测量,并对产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现场调查。按母亲分娩年龄(19~38岁的每一岁)分组,研究分析各分娩年龄组剖宫产比率。结果剖宫产总平均比率为31.2%(2544/8141);18岁剖宫产率最低,为18.2%,从19~38岁剖宫产率不断攀升,37岁组、39岁组剖宫产率为47.2%、44.9%,分别为剖宫产率的最高和次高。总平均母体因素、胎儿因素、社会因素占剖宫产的构成比依次为29.6%(754/2544)、19.5%(496/2544)和50.9%(1294/2544)。母体因素的构成比伴随分娩年龄增大而增大,而胎儿因素、社会因素的构成比却伴随分娩年龄增大而减少。结论母亲分娩年龄增大伴随着母体危险因素的增大,成为剖宫产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使用超声诊断方法诊断甲状腺癌的声像特征以及临床价值展开探讨。 方法 选择于 2017 年 6 月 -2018 年 5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4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 ( 共包含 96 个结节 ) , 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对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准确度 、 特异度 、 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 并分析其声像特征 。 结果 96 个结节中 ,37 个为良性结节 ,59 个为甲状腺癌 。 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 , 超声诊断准确度为 88. 54% ( 85 /96) , 灵敏度为 89. 83% ( 53 /59) , 特异度为 86. 49% ( 32 /37) , 阳性预测值为 91. 38% ( 53 /58) , 阴性预测值为 84. 21% ( 32 /38) 。 甲状腺癌患者边界 、 大小 、 内部回声 、 钙化 、 后方回声减弱 、 淋巴结增大及纵横比与良性结节患者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两组淋巴结数目 、 阻力指数 ( RI) 及血流信号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结论 超声诊断可明确甲状腺癌患者的声像特征 , 提升甲状腺癌诊断准确度 、 灵敏度及特异度 , 且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使用超声诊断方法诊断甲状腺癌的声像特征以及临床价值展开探讨。方法选择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包含96个结节),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对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分析其声像特征。结果96个结节中,37个为良性结节,59个为甲状腺癌。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准确度为88.54%(85/96),灵敏度为89.83%(53/59),特异度为86.49%(32/37),阳性预测值为91.38%(53/58),阴性预测值为84.21%(32/38)。甲状腺癌患者边界、大小、内部回声、钙化、后方回声减弱、淋巴结增大及纵横比与良性结节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数目、阻力指数(RI)及血流信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可明确甲状腺癌患者的声像特征,提升甲状腺癌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且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妇女不同分娩方式分娩前后血细胞变化与产后出血的关系,从而准确诊断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住院分娩孕产妇中的正常孕妇不同分娩方式,共计600例。分别于分娩前1-2天、产后24小时以后72小时以内对所有孕产妇进行血液分析检查。结果分娩后红细胞(RBC)、Hb降低,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明显升高,600例正常孕妇分娩后血红蛋白降低10g/L以上409例,占68.2%%;其中剖宫产、会阴侧切、会阴完整三组分别149、160、100例,分别占24.8%、26..7%、16.7%。结论分娩后RBC、Hb降低为静脉血回流增加,血容量明显增加有关,更重要的是分娩时出血所致。分娩后PLT明显升高,而MPV无明显变化的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三组不同分娩方式分娩后血红蛋白降低与手术分娩时出血,止血不彻底有明显关系,特别是会阴侧切助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为不断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2月间经临床手术证实2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存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7例,占65.38%,表现为腊肠样无回声带可伴有粪石嵌顿,横断面呈现“日全食征”,阑尾根部可见点状及短条状血流信号;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例,占11.54%,表现为阑尾明显肿大,管壁毛糙、厚薄不均,横断面可见“靶环征”,其周围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2例,占7.69%,表现为阑尾正常管状结构消失,周围见模糊的低回声暗区。当阑尾穿孔时,阑尾壁连续性中断,阑尾腔内可见气体强回声及阑尾腔内的无回声与周围的无回声相沟通;阑尾周围脓肿4例,占15.38%。腔内可有积气,右下腹积液,周围肠系膜水肿增厚和大网膜包裹包块,穿孔并发腹膜炎时可引起肠管扩张、蠕动弱或消失。结论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图能较为准确的判断急性阑尾炎及其各种类型,为临床提供有利的诊疗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采取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各组产妇分别为74例。顺产组采取阴道分娩的方式,剖宫产组采取剖宫产分娩的方式,观察并对比顺产组和剖宫产组的出血量、新生儿Apger评分以及产褥感染几率。结果顺产组的分娩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剖宫产组,顺产组新生儿的Apger评分(9.1±0.7)分显著高于剖宫产组(6.9±1.6)分,顺产组的产褥感染几率3例(4.05%)显著低于剖宫产组12例(16.2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采取顺产的分娩方式,能够减少产妇的出血量,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几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平片腺体分型对乳腺癌诊断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90例经钼靶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X线平片,腺体范围及致密度等将其分为三组,即致密型,脂肪型和混合型。结果致密型28例,诊断乳腺癌8例,占28.6%,疑诊乳腺癌2例,占0.7%,漏诊18例,占70.5%,脂肪型40例,诊断乳腺癌40例,占100%,无疑诊及漏诊患者,混合型22例,诊断乳腺癌14例,占63.6%,疑诊乳腺癌3例,占1.1%,漏诊5例,占35.3%。结论本研究显示,乳腺X线不同分型,对乳腺癌的诊断有影响,致密型乳腺X线平片诊断乳腺癌正确率偏低,如不合并钙化,临床很容易漏诊,而脂肪型乳腺X线平片对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致密型和混合型,所以临床对疑似乳腺癌患者在选择钼靶X线检查时,应掌握好其使用范围,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