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研究了数百个工程场地钻孔资料基础上,选取和构造了209个有代表性典型场地剖面,利用目前工程上广泛应用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进行了6种输入强度下(30gal、50gal、100gal、150gal、200gal、300gal)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在计算时对每种工况均采用9条互不相关基岩加速度时程作为输入地震波,同时用均方差来定量评估所得到地面加速度峰值离散性,发现计算结果离散性很大,其最大均方差为0.206,最小均方差为0.138,且离散性随基岩地震动输入强度增大而变大,随场地类别的变差也变大。

  • 标签: 场地条件 地震反应 地面加速度峰值 离散性
  • 简介:介绍了IDA方法基本原理和分析步骤,采用Etabs软件对12个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高层剪力墙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给出了各结构模型在不同性能水平最大层间位移角,并探讨了抗震设防等级和高度对剪力墙结构抗震能力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抗震设防等级提高,结构抗震能力会有显著提升,而随着结构高度增加,结构抗震能力会相应降低。

  • 标签: 增量动力分析 抗震能力 抗震设防等级 结构高度
  • 简介:通过对我国GM4磁通门磁力仪使用各种电源设备所产出观测数据动态曲线对比研究,认为电源设备对观测数据影响不容忽视,市电结合UPS方式是最为合适供电选择。

  • 标签: 磁通门磁力仪 供电电源 观测资料
  • 简介:显-隐式组合数值积分算法结合了显式算法无需迭代和隐式算法无条件稳定各自优点,是结构抗震拟动力试验顺利运行关键.在对传统显式中央差分法和隐式Newmarkβ组合算法进行参数修正基础上,建立了修正CD-Newmark算法,考虑阻尼影响分析了组合算法稳定性条件、周期失真率和数值阻尼比,分别得到了试验子结构稳定性条件和计算子结构无条件稳定参数合理取值范围,并对计算精度进行了分析.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算法数值特性,从而初步解决了CD-Newmark算法存在稳定性界限过严问题,为结构抗震拟动力混合试验提供了研究参考.

  • 标签: 数值积分算法 组合算法 中央差分法 纽马克法 稳定性 精度
  • 简介:本研究运用DSP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实时信号处理与控制技术,研究了基于速度控制法、OS数值积分法和相应实验误差控制法子结构拟动力实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对动力加载装置采用速度控制,在加载过程中考虑了加载速率对实验结果影响,使隔震橡胶支座速度相关性能在试验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采用OS数值积分法,充分地减少了试验时滞误差,提高了试验精度。并通过不同加载速率子结构拟动力实验研究了天然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和超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对桥梁隔震效果,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后,定量地研究了不同加载速率对隔震桥梁子结构拟动力实验结果影响

  • 标签: 子结构拟动力实验 速度控制法 DSP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橡胶隔震支座
  • 简介:为了解现浇板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对两个框架结构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其破坏形态、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等性能。结果表明:现浇板存在,提高了框架结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变化不大,变形能力降低,破坏机制使其由"强柱弱梁"变为"强梁弱柱"。

  • 标签: 现浇板 低周反复 抗震性能
  • 简介:通过收集整理235个实际钻孔资料并建立了2820个计算工况,运用一维波动等效线性化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基于不同类别场地条件,研究在不同强度、频谱特性地震动输入形式下,场地条件对地表地震动参数影响,重点考察地表峰值加速度变化特征及规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给出了不同场地类别条件下地表峰值放大倍数一般经验值。由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没有考虑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强度对设计反应谱影响,也没有考虑地震动频谱特性对地表峰值影响,因此,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未来修订抗震设计规范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场地条件 地震反应分析 地震动输入 强度及频谱特性
  • 简介:区域精密水准测量在地震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作业范围广、观测周期长,容易受外界复杂多变环境因素影响。目前对环境因素影响分析大多是定性描述,缺乏实验观测数据支撑。针对这一问题,选取大约2000km区域精密水准观测数据,结合观测环境资料,统计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观测成果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 标签: 地震监测 精密水准测量 环境因素 统计分析
  • 简介:合理选择本构模型是土动力学问题数值模拟中一项重要工作。利用PLAXIS2D软件土工实验模拟功能分别对4种常用岩土本构模型——线弹性模型、摩尔库伦模型、土体硬化模型和小应变土体硬化模型在往复荷载下理论滞回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选择不同本构模型对自由场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影响以及不同本构模型中各参数变化对场地动力计算结果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为土动力学问题数值模拟中如何选择本构模型和合理判断数值分析结果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岩土本构模型 土工试验模拟 动力分析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对同一批次标样系列及水样先后进行两次对比观测实验,指出标样系列取值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测质量,尤其对直线首尾两端点测值影响较大,而测值居中影响较小;符合所测水样系列标样系列则可以使水样取得稳定测值。并据此指明标样系列取值范围应尽可能遵循原则。

  • 标签: 二氧化硅 标样系列 观测质量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活动幕划分,并综合分析近年来地震活动特征,认为该带自1998年后已进入20世纪以来第V地震活动幕平静幕时段。文章还分析了九江—瑞昌地区地震对福建乃至华南地区地震影响,结果表明,两区域地震无明显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九江—瑞昌地区处于华北和华南大陆板块内一级地块交界处,发震动力背景与福建并不相同。福建及其邻近地区地震主要还是受菲律宾海板块沿NW方向与欧亚板块相互推挤作用,并遵循其强弱交替幕式活动为主。目前处于第V活动幕平静幕时段,本时段将持续至2008年前后,按平静时段活动特征,今后1-2年福建内陆发生M≥4级地震可能性小,沿海地区有可能发生4-5级,而台湾海峡中、东部有M≥5级地震活动。

  • 标签: 地震活动特征 邻近地区 菲律宾海板块 震后的 区域地震 华南地震区
  • 简介:强震动观测是获取地震地面运动最基本手段,但其观测质量会受到观测台站周边环境影响。本文针对不同场地条件观测台站和附近不同高度建筑物,开展建筑物对观测场地地震动影响模拟分析,探讨其对强震动观测影响规律。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以及粘弹性边界方法,建立了8个场地-建筑物体系计算模型,分别考虑了4种不同剪切波速场地和4种不同层数框架结构建筑物,计算分析了建筑物高度、观测点与建筑之间距离对强震动观测及场地土波速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强震动台站附近地面建筑物存在对观测结果将产生明显影响,近距离建筑物影响相对误差可高达20%以上;建筑物高度变化并没有明显改变其影响程度和影响较大地震动周期范围,但较高建筑物影响程度会随距离增加衰减速度减慢;场地土越软,周边建筑物对观测带来影响越大。建议:对于较软弱场地(土层平均剪切波速低至210m/s),强震动台站避让建筑物距离应不小于40m,对于较坚硬场地(土层平均剪切波速大于250m/s),强震动台站避让建筑物距离应不小于25m。同时还认为,如果强震动观测要求较高精度,需进一步增加避让距离,且应具体考虑建筑物高度等因素影响

  • 标签: 强震动观测 观测台站 场地条件 建筑物影响 数值模拟
  • 简介:介绍了2011年9月18日印度锡金邦6.8级地震对中国西藏定结县房屋破坏特征,分析了定结县各类房屋建筑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并对该地区房屋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印度锡金邦6.8级地震 震害特征 西藏
  • 简介:分析了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地震震害与当地工程场地条件间关系,结果表明:当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水平向变化大,软土发育,存在溶洞,是此次地震灾害严重一个重要原因。灾后重建应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为抗震设防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九江-瑞昌地震 场地条件 地震小区划
  • 简介:文中以某一实际工程为例,讨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加速度反应谱规准化对工程场地地震位移时程所带来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根据规准化加速度反应谱得出位移时程存在很大误差.建议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不宜进行加速度反应谱标定工作.

  • 标签: 加速度反应谱 标定 位移时程
  • 简介:历史地震核查就是核查地震宏观震中,而宏观震中应是地震能量辐射中心。由于过去在认识上误区,在历史地震的确定中,往往把破坏最大地区定为震中,这样就有可能把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定为震中。1558年,在广东省西部与广西省交界处发生了一次中强地震,在1995年出版“中国历史强震目录”中,将其震中定位于封川。本文通过查阅有关县志和府志,阐述了地震发生时的人文环境,包括行政建制、政治局势、经济与文化、地质条件以及各地间关系等,同时还结合地震破坏地基条件和单边地震记载点分析,认为以上所确定地震震中,仅是地震所诱发地质灾害,而不是地震辐射中心——释放能量最大地区。同时,通过1558年地震记载点与1584年肇庆2个地震记载点比较,说明了这些地震震中相近。最后,根据地震影响范围(地震记载点)确定了1558年地震参数。

  • 标签: 宏观震中 地质灾害 1558年封开地震 地震参数
  • 简介:为了研究P波斜入射对沉管隧道地震响应影响,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为工程背景,考虑上覆海水与海床、沉管隧道之间耦合作用,采用粘弹性边界和等效力地震荷载输入方式,利用ADINA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分析入射角为0°、20°、40°、50°、60°时P波对沉管隧道环向应力峰值(正应力峰值、剪应力峰值)和位移峰值影响,结果表明:入射角为40°时,沉管隧道应力峰值最大;入射角为0°—40°时,隧道应力峰值逐渐增大,入射角为40°—60°时,隧道应力峰值逐渐减小;隧道截面4个转角处及隔墙与顶板、底板连接处为隧道剪应力峰值最大处;隧道截面左侧剪应力峰值远大于右侧;隧道顶板正应力峰值最大,顶板正应力峰值大约为底板2倍;隧道截面左侧位移峰值远大于隧道截面右侧。

  • 标签: 沉管隧道 P波斜入射 地震响应分析 流固耦合
  • 简介:根据整理泉州白水营地磁台历史资料时发现数据不正常情况,摘例分析99年日均值差值曲线异常突跳问题,查找环境变化干拢影响因素;再溯1988年至1989年初鱼池铁丝影响磁变仪基线值突变及相关试验分析研究、剔除影响工作,强调地磁观测环境净化保护。

  • 标签: 地磁观测环境 干扰影响 剔除异常量 净化保护
  • 简介:考虑到波浪力对深水桥墩地震响应和冰振响应影响,本文基于非线性Morision方程,同时考虑附加质量效应和流固耦合效应,通过建立深水桥墩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及动力平衡方程,对深水桥墩结构进行了波浪、冰荷载、地震3种环境激励荷载单独作用下,以及不同组合形式共同作用下数值分析;进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动水压力对深水桥墩结构响应影响程度,可为今后深水桥墩抗震以及抗冰设计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波浪力 地震作用 冰荷载 深水桥墩 结构响应
  • 简介:本文研究了深州地震台土壤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地温、降水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关系。深州台CO2浓度具有夏高冬低年变特征。2014年7月CO2浓度值在正常上升背景下,出现转平而变低,导致了与正常年动态不一致。通过与地温、降水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相关分析,认为台站周边楼盘施工开槽打桩使CO2扩散通量增加,使土壤CO2逃逸,造成深州台CO2浓度测值变低。

  • 标签: CO2 深州地震台 开槽打桩 扩散 土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