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2006年华东地区地震工程院()长研讨会于2006年8月9日至13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主办,威海市地震局协办。上海市地震地质工程技术研究院、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安徽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浙江省工程地震研究、福建省地震地质工程勘察院、江西省防震减灾研究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领导,上海市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的分管局领导,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的有关人员应邀参加了会议。河南省地震局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以观察员的身份应邀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山东省地震局 地震工程 华东地区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威海市 工程院
  • 简介:通过对格尔木井模拟水氡和数字化氡年动态和月动态曲线的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变化趋势及均值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数字化氡观测受气温、气压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多,而模拟水氡观测精度较低,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多。

  • 标签: 模拟地震仪 数字地震仪 溶解氡 溶解气 格尔木地震台
  • 简介:选取中国大陆西部地区1970年以来的6.5级以上强震,对其震前周边地区中等地震活动的分析研究表明,88%的6.5级以上强震前震源区及附近区域ML4.0~5.0级中等地震呈现出大面积平静现象.研究认为平静-发震为该区强震的主要发震模式.平静时段以6~15个月为主,平均为10个月左右.强震发生部位在平静区内部者居多,其余位于平静区边缘地带.该异常特征可以作为未来强震时间、地点预测的主要依据之一.

  • 标签: 6.5级强震 中等地震平静 强震标志
  • 简介:本文收集了1991年之后我国西部地区71个地震的烈度等震线资料,并以此对1918—1989年间176次地震的烈度资料进行了补充,采用长、短轴椭圆模型重新拟合了西部地区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区和川藏区2个统计单元内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有显著不同,应作为不同的分区对待。同时与其他研究者给出的该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对比结果显示,本文结果合理可靠,体现了近、远场地震烈度分布的特点,适合于该地区工程地震研究和应用。

  • 标签: 西部地区 地震烈度 衰减关系
  • 简介:本文论述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对中国地震大趋势产生的可能影响。作者认为,这次地震应属于中国大陆板内地震,它可能标志着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7级以上地震从本世纪以来第五活动期(起始于1988年)的相对平静时段转入活跃时段并可能步入高潮。它打破了近十年来中国大陆7级地震只分布于青藏块体的格局,但并不意味着本期主体活动区(青藏块体及边邻)的改变;同时,这次地震标志着东南沿海地区进入新的地震活跃幕;台湾地区7级地震活动也将增强。

  • 标签: 台湾海峡 强震 地震大形势 中国大陆
  • 简介:本文将20世纪全球强震活动划分为7个活动期,以国内中强以上地震同期活动资料进行比较,对未来国内强震活动趋势作出中期的统计概率预测,似乎可以作为一个较为有力的判据。

  • 标签: 历史类比法 概率预测 强震活动
  • 简介:本文重点介绍了地壳形变GPS点的选址、埋设及建设。说明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和地震地质构造情况,选埋工作的实施情况以及对埋石和观测工作的建议等。

  • 标签: 选址 埋设 建设
  • 简介:按照中国大陆边界的划分方案,使用Mapsis软件选取了1900年以来Ms6.0级以上地震资料。使用数学中19阶多项式非线性函数建模,模型中的参数用最小二乘法求取。对地震资料进行最佳逼近拟合,并递推未来1~2年时间尺度预测。在此引用了一种数学方法来描述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趋势规律。

  • 标签: 中国大陆 地震区 地震趋势 数学建模
  • 简介: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对我国西藏地区造成较大人员伤亡与房屋破坏,道路、通讯等生命线工程及水利等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本文介绍了本次地震的基本情况,并在现场地震烈度调查和地震损失评估的基础上,对灾区震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灾区房屋类别与破坏情况以及生命线系统与各行业的受损情况。通过分析此次地震的灾害特点,指出了灾区在抗震设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大地震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科学编制恢复重建规划,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提高农牧民抗震设防意识,加强农牧区房屋建筑的指导和监管等建议,以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 标签: 尼泊尔8.1级地震 西藏地区 地震考察 震害特征
  • 简介:为了获得震源地下破裂尺度与震级的经验关系,搜集了12个中国西部地区强震的震源反演获得的地下破裂尺度,并且与通过余震分布获得的破裂尺度进行比较,得到了反演获得的震源破裂尺度小于据余震分布得到的破裂尺度的结论;并通过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建立了震源破裂尺度L与面波震级MS的经验关系式:lgL=0.635Ms-2.8084;δ(lgL=0.64);本文的经验关系在震级较小时与Wells等(1994)的经验关系较为接近,在震级较大时与龙锋等(2006)建立的中国华北地区的经验关系接近。将本文经验关系与冉洪流(2011)建立的中国西部地区走滑断层的地表破裂尺度与震级的经验关系进行比较,验证了地表破裂尺度比震源地下破裂尺度小的结论。通过各种比较,本文提出了需要更多的反演地下破裂尺度的数据来得到更为准确的经验关系的建议。

  • 标签: 地下破裂尺度 震级 经验关系 西部地区
  • 简介:把美国西部地区作为参考区,采用我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作时使用的美国西部地区强震资料建立参考区水平向基岩短周期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采用美国南加州地区数字宽频带记录建立参考区水平向基岩长周期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与由丰富的等震线资料统计得出的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一起,用转换方法分别得到了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对该衰减关系在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反应谱 衰减关系 地震安全性评价
  • 简介:介绍了2011年9月18日印度锡金邦6.8级地震对中国西藏定结县房屋破坏的特征,分析了定结县各类房屋建筑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并对该地区房屋的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印度锡金邦6.8级地震 震害特征 西藏
  • 简介:本文应用VPN组网技术,全省各地的下属单位通过互联网建立与省局局域网虚拟专网隧道,通过配置防火墙的IP访问控制,获取访问省局局域网中的学位论文服务器的指定IP地址范围和必要权限,查阅相关学位论文,有助于开展各项科学研究工作。

  • 标签: VPN 网络安全 访问控制
  • 简介:新一代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已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它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借助日益普及的移动智能终端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我们面向公众服务和行业应用,分别研发了地震动参数区划图APP(Android和iOS版)及B/S架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新一代区划图所涉及的"四级地震作用"、"土层影响双参数调整"等技术方法进行无纸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此外,针对市县基层防震减灾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需求,为新一代区划图提供了一套实用的信息服务系统。该服务系统在部分市县工作部门进行了推广和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服务系统 APP 智能终端 互联网 抗震设防
  • 简介:分析了陇南武都应变资料近10年的变化情况,发现在中国西部21世纪初的2次8级以上大地震前,陇南应变东西向、北45°西向受力元件,都经过了约2年的挤压应力增强阶段。这种震前相同的变化现象,对未来中国西部大地震发震时间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地震 应变 陇南地震台
  • 简介:较详细地讨论了大陆第5强震幕中西部及邻区7级以上强震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第5强震幕西部大三角格局呈现等间距网络状分布,强震皆位于网络节点及其边缘,目前该分布存在1个7级以上强震危险区。最后,遵从“以场为背景,以源为主”的大形势预测思路,分析讨论了青海省地震总形势及未来的主体活动区。

  • 标签: 印度板块 地震活动性 等间距性 网络 地震大形势 青海地块
  • 简介:中国大陆动力学环境分析入手,分析了全球强震活动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影响、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特征,特别是对1900年以来中国大陆8级强震后第一、第二、第三年内大陆地区6级以上地震的频次和发震地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后,对我国未来3年的地震形势作出了判定。

  • 标签: 昆仑山 中国大陆 地震趋势 强震活动 大陆动力学 频次
  • 简介: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一度出现了少有的平静态势,2003年中强地震出现了明显的增强过程,尤其是6级以上强震活跃.从8.1级巨震的孕育背景、历史巨震震例及现今地震活动分布格局对中国大陆的强震形势及青海的地震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未来数年中国大陆西部存在发生7级地震的背景,青海地区强震危险区可能仍以东昆仑断裂带及邻近的唐古拉地震带为主.

  • 标签: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地震活动格局 强震危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