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也对中国博物馆事业造成了巨大破坏。博物馆建筑被炸,大量馆藏文物被掠夺或毁损,许多博物馆藏品在迁移途中发生不同程度毁损、丢失,博物馆数量急剧下降。此外,国内其他文化机构所拥有的文物和民间收藏文物也惨遭蹂躏,来自日本考古人员在沦陷区盗掘地下文物,使我国博物馆事业未来发展潜在资源遭受重创。战后虽然我国向日本进行文物追索,但巨大文物损失并未获得应有的赔偿。今天,以史实证明日军侵华对中国博物馆事业造成破坏,为继续追索被日掠夺文物提供新证据,是我们学界不可推卸责任。

  • 标签: 日本侵华 博物馆 文物 破坏
  • 简介:从笔墨抽象性这一特殊艺术思维入手,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笔墨技法并揭示中国画理论建设之所需。

  • 标签: 中国画 笔墨 抽象
  • 简介:1928年发掘殷墟揭开了用考古资料探讨中国早期文明序幕。但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展开,可以划分三个阶段:早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研究热潮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新进展与新问题阶段,2000-2011年。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开展文明起源研究主力军只能是考古学,田野考古才是解决问题关键。对国外考古学研究文明起源成果缺乏深度了解也阻碍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深入进行。目前已有学者自觉地认识到要主动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探源工程,相对而言在专项研究上,容易得出新认识,可是在宏观上做总结性概括则有待不断地解读、探索。

  • 标签: 中国文明起源 研究 回顾 思考
  • 简介:田野回望,在一个无论是这个国家地理边缘,还是人文边缘,回望核心、主流文化、主流话语。也就是说,在关顾和反思历史同时,“从远处”、“在现场”获得一些有血有肉冲击,回望核心,在这种来回、往复中获得一些验证和启发。由此,谈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以及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首先注意解读“被保护者”真实世界,才有可能达成文化理解和选择有效保护方式。

  • 标签: “非遗” 保护 小民族 文化理解
  • 简介:<正>由严昌洪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是该社出版中国社会史丛书”一种。本书运用历史学和民俗学研究方法,以风俗嬗变与社会近代化关系为主线,系统地勾勒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西俗东渐和经济政治变革大潮之下社会风俗演变轨迹。着重论述古老风俗与传统文化关系,中西风俗冲突与融合、经济政治改革与风尚变迁等重要问

  • 标签: 社会风俗 中国近代 中国社会史 冲突与融合 研究方法 传统文化
  • 简介:中国存世最早家具是漆器。汉代以前,古人是席地而坐,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家具,主要有几案,床榻和屏风。当时几案都很矮小,目前所见最早床,是河南信阳出土战国彩漆木床,床面活铺屉板,四面装配围栏,前后各留一缺口,以便上下。有些像幼儿园童床,床足仅有19厘米高。

  • 标签: 中国 漆器 家具史 生活习俗 制作材料
  • 简介:在西方文化全方位大量涌入21世纪,在西方国家实行潜移默化文化渗透今天,中国古老传统绘画艺术当如何把握住自己“原生态”“根”和“本”,不被西方文化所侵蚀。不被自己民族所遗忘,保持民族文化之树常青,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我们深思问题。文章就中国原生态绘画教学进行了一定思考。

  • 标签: 中国画 原生态绘画 西方文化 历史文化
  • 简介:本文从经济史角度考察艺术起源,认为实用艺术为艺术之父,装饰艺术为艺术之母,宗教是艺术助产婆,图腾是新石器时代艺术特色。从而概定了图腾艺术对于促进社会分工重要历史地位,并认为交换产生于私有制之前,艺术商品化亦发生在人类远古时代,远古艺术品是一般等价物早期形态。

  • 标签: 装饰艺术 物质生产活动 中国原始社会 图腾艺术 实用艺术品 物质生产劳动
  • 简介:<正>四川成都巴蜀书社于1995年9月出版了民俗学史家王文宝新著《中国民俗学史》一书。该书以大量民俗学史料编著了一部40万字中国民俗学史。其中最为丰厚翔实部分是“五四”以来至30年代我国民俗学开创后初见繁荣期和近十七年来民俗学重新崛起期历史记录。作

  • 标签: 中国民俗学 民俗学史 重新崛起 繁荣期 30年代 发展动向
  • 简介:志者,记也,志书亦即孔子所谓"述而不作"之类,与史书同源而又有别之.史书注重人与事,尤注重人们言语与活动,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是也,是先个体而后集合;志书则关注凝固化业已定型自然、制度以及作为群体的人们思维与行为习惯,是先集合而后个体.与之相应,史家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要把史家之史观付诸史笔,褒贬裁量,评判古今,其叙事则是详往而略今;志家追求是事物之本来,叙而不议是其根本特色,并不注入志家个人议论评判,其记述则是详今而略往.志与史是中国文化之两大渊薮,其意义均不待言.

  • 标签: 中国民俗 总序 通志 “述而不作” 行为习惯 志书
  • 简介:<正>由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风俗词典》,五年来经专家学者反复修改,今年可望与广大读者见面。本词典共收有词条一万余条,分十七大类,达二百万字。由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和叶大兵担任主编。《中国风俗词典》集中国风俗之大全,全面反映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从古到今主要

  • 标签: 风俗 编辑出版 辞书出版 中国风 词典 民俗学
  • 简介:<正>美术史是一条不断向未来延伸长河,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可以根据其时代需求对它进行新发现和指向未来解释.在这一点上,克罗齐、海涅、马克思与布里奇观点是同样卓越而令人信服.我们这一代人幸运在于:历史把我们安排在新旧世纪交接点上,这就有可能使我们自觉到一种承前启后历史使命.我们亲身感受到人类历史在20世纪取得空前发展;亲身领受过这个世纪工业文明与科技成就——特别是现代物理学伟大成就给人们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带来巨大变化与启示;也感受到那些不必要争夺、对抗,以及由于历史误会导致那些“你死我

  • 标签: 中国美术史 西方美术史 海涅 中西艺术 时代的需求 人性
  • 简介:中国博物馆学学科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烙上了深深时代印记。20世纪30-40年代,博物馆学研究是以西方博物馆学为摹本,基本上没有超出西方博物馆学思维模式;50-60年代照搬苏联模式则具有明显意识形态掌控性,在博物馆学构建中表现出很强政治色彩;80-90年代是中国博物馆学逐渐产生自我研究意识时段,就一些基本术语、命题等展开了探讨,博物馆学作为学科正式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一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先后进入博物馆学学术研究队伍,为开创博物馆学研究新局面准备了最为重要学术力量。

  • 标签: 中国博物馆学 学科史 博物馆学理论
  • 简介:何谓“三叩九拜”中国古代,盛行礼教,礼节繁缛。其中令今人印象最深跪拜礼,其来源主要是因为当时物质条件和生活习惯。在汉代以前没有凳椅,人们进食、议事和看书时,只在地上铺一块苇席或竹篾席子。人坐在席子上,称为“席地而坐”。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当时,就连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只不过他们坐席子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

  • 标签: 中国传统 拱手 最高统治者 生活习惯 物质条件 汉代以前
  • 简介:太平洋战争中中国战区冯治王磊Inalongtime,forsomereason,theroleofChinainW.W.Ihasnotbeenimpartialyandobjectivelyassessed.ThearticleholdsthatA...

  • 标签: 太平洋战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蒋介石 中国战场 解放区战场 太平洋战争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灯具形态、色彩和装饰纹样,从吉祥文化着手去论述吉祥文化对传统灯具设计深层影响。

  • 标签: 吉祥文化 传统灯具 吉祥纹样
  • 简介:<正>我国民俗学建立和发展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在这一段行程上,尽管中间经历了一些曲折或一时后退,但它植根于民间,它生命力一直是旺盛,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俗学作为民间传承一部分,跟民间文艺同样地繁荣滋长。有些地方成立了民俗学学术团体,特别是1983年全国性中国民俗学会在北京成立了,许多地区民俗学会和民俗社团相继

  • 标签: 中国民俗学 有中国特色 民间文学 民间文艺 体系 风俗习惯
  • 简介:中国笔黑语言,一向讲究“功力”境界。所谓“功力”,来自中国画形式语言长期演经营性质事所形成笔墨状态。在外在上,它通过种种笔墨形态刺激视觉,让人们感受到通过笔力渗透出练习达、稳健、厚重;在内在中,则通过形式语言程式化“限制”和“规律”

  • 标签: 中国画 审美意识 笔墨技巧 表现手法
  • 简介:中国民俗通志·医药志》(以下简称《医药志》)是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出版项目《中国民俗通志》二十二卷中一卷,此著作主要记录了上至远古社会,下至二十世纪50年代中国历史上传承和流变着关于民间医药卫生方面的习俗事象。

  • 标签: 医药卫生 中国民俗 通志 “十五”规划 图书出版 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