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及其他数据,本文从动态结构视角对新疆以及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族这四个主要民族的人口现状及变化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研究发现:新疆人口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其中,新疆汉族以迁移增长为主,而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少数民族仍以自然增长为主。在人口结构方面,无论是自然结构还是社会经济结构,新疆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在人口分布方面,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镇且分布相对均衡,而少数民族人口多居住在乡村,且呈现明显的聚居性,民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居住隔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新疆各民族人口发展的差异及不平衡性依旧存在。新时期充分认识新疆各主要民族人口发展特点、差异及不平衡的现实,将为我们落实好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打下必要的基础。
简介:冷战在欧洲开始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倾向是支持亲美的国民党政权,希望后者能在中国内战中获胜。从而使中国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但国民党军队的迅速失败令美国政府不得不从1949年初开始调整其对华政策,其着重点在于尽力离间中苏.阻止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而在这一努力失败后,美国立即调整其亚太战略布局,一方面遏制中苏、限制共产主义在亚洲的进一步扩张,一方面扶植日本、保护韩国和中国台湾,以在远东建立新的同盟关系。在远东地区中、美、苏三角关系的互动中,中苏结盟这一问题不仅左右了中美关系的走向,也成为美国开始其亚洲冷战战略时的基本战略考量。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进入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发展,为世界谋大同的新时代。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内涵,不断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树立完善新的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性成果,人民生活发生历史性改变,国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取得开创性提升,正在向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新征程迈进。
简介:<正>对张学良在武汉时期(1934—1935年)思想变化历史的研究目前几乎还是个空白。其实,这一时期是张学良思想变化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其思想逐步升华的时期。从1934年初张学良出国考察归来,到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发生,这三年中,张学良的思想始终处在矛盾之中。尽管如此,他的爱国、爱民和主张“国家统一”民族主义思想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正如张学良自己所说:“拥护国家统一,可以说是我生平一贯的主张,过去的已有事实证明,今后我更要在这一方面作最大努力!”张学良的这种思想,在后来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之下,终于使之从拥蒋反共嬗变至联共抗日、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当然,这个转变,有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拟从其思想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剖析这个过程。
简介:曹禺自己没有,评论界历来也没有从曹禺戏剧观内在矛盾因素的变动上及其剧作的基本模式上,来探寻过他的创作的发展过程及其陷入困境的原因.本文作者将他在研究古代文学中所创造的,并在其专著中详细予以了阐述的历时性的历史与逻辑之统一的方法,引入到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具体地说,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曹禺戏剧观的三个因素:写实、做诗与出戏的变动及组合上,第一次阐述了曹禺从、,到、以至的创作过程,是一个沿着戏与真、诗与真以及戏与诗的矛盾展开的逻辑进程;在这一历时性的阐述之后,作者进而将曹禺这五部剧作划分为两种类型,从中抉发出曹禺剧作的内在模式,由此予以了曹禺这五部剧作以统一的理解.在上述分析中,本文又一方面从曹禺创作的基本模式及其戏剧观之内在矛盾的日益暴露所造成的艺术困境的加深上,另一方面则从三十年代初期到四十年代初期文艺潮流的变动上,说明了曹禺上述创作模式之必然走向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