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正>卡尔梅克人具有史诗《奥德赛》般的历史。早在17纪前的20年间,这个部落的一部分(即士尔扈特)就开始离开祖先的营地向西迁徙,最后流落到了乌拉尔和俄国南部伏尔加河下游的草原地带。之后的一百年内,又有其它几支从卫拉特人中分离出来的卡尔梅克人与之融合。但到1771年1月,为了避免沙皇俄国的强权和同化,他们之中五分之四即17万人集体东移,返回了准噶尔。在1918—1920年俄国革命爆发的内战中,这批继续滞留在伏尔加河西岸的卡尔梅克人受了严重的人员、财物和牲畜的损失。他们中一部分曾反对布尔什维克的人由于俄国革命的胜利,不得不逃离俄国,取道土耳其,分散到法国、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捷克斯洛伐克。但随着1944年秋到1945年春苏联军队向西欧东部和中欧的迅速推进,那些在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卡尔梅克逃亡者又急忙逃往奥地利、德国和法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在德国东部和北部的卡尔梅克人便已逃到了美军占领区。

  • 标签: 卡尔梅克人 捷克斯洛伐克 伏尔加河 南斯拉夫 俄国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简介:二战后美国为达成对核产品及其技术的出口管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及法律。这些政策及法律对国际社会防止核扩散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标准,具有深远影响。聚焦特定双边关系下的美国对法国的核出口管制政策并加以历史解读,有助于深入理解美国核出口管制政策及法律背后的利益考量。美国核出口管制呈现出以下特点:核出口管制的实施程序和控制机制存在着多元化的法律规则体系;核出口管制的目标呈多层次化,但易陷入评估困境;核出口管制政策的管理模式,实质上是运用法律进行治理的模式。

  • 标签: 美国 核出口管制政策 核不扩散 美法关系
  • 简介:在蒋介石亲自指定候选人并过问助选事宜的第五届台北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候选人“意外”落马,给蒋以莫大打击。其间有国民党调和路线之误、党力之缺,更有大陆失败之累等种种因素。国民党试图调和全民,却在贪污高发的都市给人以包庇之嫌。国民党内争不断,宣传不力,使高玉树坐享哀兵之成。退台后,国民党为获民心而力图“反攻”,但迫于形势一再食言,反致民心流失。此次选举为国民党赢得“民主”之赞,也反映出诸多问题。

  • 标签: 台北市长 国民党 高玉树 周百炼
  • 简介:1908年友爱会传教士来到山西传教,他们选择山西东部太行山区的平定、辽县等地为传教区域。1910年起,他们在此修建教堂、学校和医院,通过为人看病传播福音,通过办学传播文明、培养人才,友爱会的传教事业逐渐发展起来。他们经历了站稳脚跟、稳步前进、迅速发展三个阶段,1940年在日军的逼迫下沧然撤离。

  • 标签: 美国友爱会 山西 传教
  • 简介:近时美国李兆良博士收藏一块“宣德金牌”并公布于众。该“金牌”由黄铜铸成,直径7厘米,设计很简单。中间一个小方框凸铸有“大明宣德委赐”六字。李博士认为古文“锡”与“赐”相通,而“委”应是宣德皇帝委派一个人宣谕的,明代宣德年间能出使海外颁赐“金牌”的事件只有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李博士认为“金牌”出土地点位于北卡罗莱纳州的一个小镇,当地华人十分稀少,且金牌埋入深四英寸的土层里,

  • 标签: 美国东海岸 金牌 出土 北卡罗莱纳州 宣德年间 博士
  • 简介:鲍威尔是美国报人,1917年2月初次来华,任上海《密勒氏评论报》编辑,后该报老板赛勒将报纸转让与他。从1922年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止,他一直主持该报业务。因同情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太平洋战争一爆发即遭驻沪日军逮捕。迨至1942年夏,日、美两国交换外交官与新闻记者时,他被遣送回国。因拘禁期间受尽酷刑折磨,腿骨被打断,不能行走,由狱卒用担架抬上轮船。1947年在华盛顿病逝,享年62岁。鲍威尔尝著有《我在中国的二十五年》(又译成《鲍威尔对华回忆录》)。此书是他对自己于25年间在中国、更准确地讲主要是在上海游历的回顾。出于记者的敏感,他对中国政坛的内幕,诸如日俄在对华问题上的微妙联

  • 标签: 鲍威尔 抽水马桶 苏州河 工部局 公使馆商务参赞 发电厂
  • 简介:阳早和寒春是一对美国夫妇,他们从青年时代起就来到中国,投身于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在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吃小米,住窑洞,饲养奶牛,转战陕北;在陕西北部的三边,他们参加了创建新中国牧场的工作;在西安附近的草滩农场,他们同中国工人一道建设畜牧机械化;在首都北京,他们大力宣传延安精神,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标签: 美国 陕北 毛泽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延安精神 新中国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盟军援助中国抗H1944年11月29日,美国盟军飞机轰炸日军的天河机场,美日双方战机展开激烈的空战、美军一战机被击落,飞行员阿活(译音)跳伞落于沙河镇棠下乡山麓:阿活在山上的坟墓里躲了一天一夜,后来遇上砍柴的乡民潘留太。

  • 标签: 日军 一战 坟墓 抗日战争时期 援助 美军
  • 简介:墨西哥移民在美国移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今美国最大的移民群体。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墨西哥人向美国较大规模的移民开始于20世纪初前后,概而观之,除20世纪30年代因大萧条而短暂中断外,墨西哥移民一直呈现出持续的高水平特征。墨西哥人移民美国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四次移民浪潮:第一次浪潮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第二次移民浪潮从1942年美墨双方签署《布拉塞洛计划55301964年该计划终结;第三次浪潮从1965年移民法颁布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间大量墨西哥无证件移民流入美国;第四次浪潮从《1986年移民改革与控制法》颁布至今。墨西哥人移民美国源于一系列历史、地理、经济和社会因素,根植于美墨两国总体社会经济背景之下。

  • 标签: 墨西哥移民 《布拉塞洛计划》 《1965年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 《1986年移民改革与控制法》 美国
  • 简介:对1850年代美国打开日本关闭了两百多年的市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原因的探讨,已有的成果只限于一个原因,即美国因素本身。史实表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俄国因为克里米亚战争的牵制和英国由于中国市场的吸引而妨碍了它们对日本的门户封闭首先成功地采取行动;二是美国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殖民经济利益使它打开日本市场的精神执著,而打开日本市场与它在中国的殖民经济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同时美国充分利用了克里米亚战争的时机和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国际因素。因此,是美国而不是俄国或英国结束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历史,将幕府统治的日本推向了半殖民地的边缘。

  • 标签: 美国 俄国 英国 日本市场
  • 简介:1903年2月至10月,梁启超应美洲保皇会之邀,逛了一趟美国。这一逛不打紧,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大变化。戊戌维新之前,梁启超就暗中向往共和;维新运动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向往共和之情更常常溢于言表。但是,他一到美国这个他不久前歌颂过的“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却大大失望了。在美国,梁启超见到了城市的壮丽,工农业的繁盛,见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出现的“怪物”

  • 标签: 梁启超 俄罗斯 共和政体 美国 戊戌维新 维新运动
  • 简介:美国外交史是美国史的一个重要部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0年代,美国外交史在美国史学研究中占有显著地位。美国外交史研究在经历了1980年代以来的衰落之后,在过去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转变。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美国外交史研究最近30年来的进展,并对其主要学术思潮和研究方法、主要作者及其学术观点进行系统性梳理,以方便国内学者和读者更详尽地了解这门学科的国际学术前沿。

  • 标签: 美国外交史 意识形态 文化转向 跨国转向 文献述评
  • 简介:美国学术界对20世纪30年代印第安人新政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研究的初期阶段,主要以新政改革参与者和同时代学者为主,多颂扬印第安人新政。第二个阶段是印第安人新政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美国学者开始重新思考和评价这一重大改革举措,对印第安人新政的批评和指责也越来越多。第三个阶段为全面繁荣时期,传统印第安人史学与新兴族裔史学遥相呼应,对印第安人新政的批评与赞扬交织于一起。

  • 标签: 印第安人 新政 印第安人改组法
  • 简介:美国政府最新解密的档案文件显示,尼克松政府时期美国的西藏政策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背景下,美国中央情报局虽然继续援助西藏分裂势力的反华秘密行动,但是大幅度削减了援助的规模和水平。到1974年,美国终止了对西藏准军事行动的经济资助。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美国的西藏政策根据中美关系正常化形势发展的变化而作出了相应调整。

  • 标签: 美国 中央情报局 西藏 尼克松 中美关系
  • 简介:〔编者按〕在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斯拉夫制造的“人权高于主权”的国际霸权主义灾难的今天,本刊特向影剧名星王莹的丈夫、外交部离休干部谢和赓,约写了他俩当年赴美读书兼做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文化艺术宣传,后受美国反动派麦卡锡发起的迫害,在狱中写下大量日...

  • 标签: 监狱 反动派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自传体小说 美国移民局 驱逐出境
  • 简介:国民党一大代表选举着眼于未来的国民党改组规划,而非现有的党员分布格局。因此国民党一大采取了地域代表制,结果引发了代表名额之争。在组织尚不完善、党务重心仍在广州与海外的背景下,选举纠纷通过孙中山增加指派代表名额予以仲裁调解。而国民党二大,是在孙中山去世后,国内党务在国民政府、革命军与群众运动推动下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召开的。国民党二大的代表选举采取了混合代表制,为政府、军队与群众运动中的新兴党部配置代表名额,并通过q-央党部指导监督各地代表选举,更具包容性与规范性,体现出国民党改组进程中代表群体的组织化、部门化的变化趋势。相对而言,西山会议派在上海主持的“二大”则在代表选举中延续了一大的模板,影响有限。

  • 标签: 国民党 全国代表大会 选举机制
  • 简介:2012年11月16~18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罗伯特·史密斯国际杰斐逊研究中心(TheRobertH.SmithInternationalCenterforJeffersonStudiesatMonticello)共同发起召开了一次美国史研讨会,有三十余名中外学者出席。会议的主题是"杰斐逊时代的民主、共和与国家构建",与会学者围绕"杰斐逊与民主问题"、"杰斐逊时代的共和主义"、"杰斐逊与早期美国的国族/国家构建"三个专题展开讨论。专题讨论结束后,会议主办方特意组织了两场圆桌讨论,采用对话的方式,交流关于美国史学近期动向的信息和看法。第一场对话的重点是"美国早期史研究的新趋向",由斯坦福大学杰克·雷科夫教授主持;第二场对话的主题是"21世纪的美国史学",由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主持。参与者全部采用英语发言。以下文字系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和翻译,为了尽可能保持对话的原貌,整理者采取原话实录的方式,遇有录音不清晰的地方则用省略号标出;听众的反应也以括注的方式说明。出于篇幅和阅读效果的考虑,在翻译时删去了一些重复和脱离主题的部分,这些地方也相应地加了省略号。括号中的文字系整理者所加,作为补充或说明。由于时间紧迫,仅就个别不清楚或不确切的地方,与具体的发言人做过核对,整个发言并未经本人审阅,其中疏漏和误译在所难免,敬希读者明察。

  • 标签: 美国史研究 美国史学 对话 路径 题材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