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黎锦晖是中国20世纪最有争议的音乐家之一,1949年后曾被冠以"黄色歌曲作家"的"头衔",主要似应归咎于他在30年代创作的流行歌曲.本文选择了他在1933年出版发行的十本流行歌集,对其歌词、旋律、创作原因等方面作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应当重新认识他的此类作品,客观、公正地评价黎锦晖在近代音乐史上的地位与历史价值.

  • 标签: 黎锦晖 流行歌曲 歌词类型 民族风格
  • 简介:不论中外,记谱法沿革的历史并非以从不精确到精确,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规律发展的.在记谱体系的深层与背后,起支配、制约作用的是音乐观念(音乐意识)与音乐传授的方式.笔者认为,用这一观点来研究记谱法沿革的全部历史(也包括未来),便可以"一"贯通;但同时指出,对于音乐观念、音乐意识我们也很难以一个绝对的标准进行价值判断.

  • 标签: 谱式 度量记谱法 准度量记谱法 非度量记谱法
  • 简介:文章是作者长期学习和研究曲艺音乐的最新成果,也是对曲艺音乐艺术特征的再认识。它包括:说唱性——曲艺音乐最本质的艺术特征;说唱结合——曲艺音乐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在这一部分,作者提出了:曲艺音乐中多种说白的运用,说唱结合的多种不同方式和方法,其结合的最高阶段是“如说似唱”和“说唱不分”;曲艺音乐的发展中,切不可忽视它的“说唱性”。

  • 标签: 曲艺音乐 说与唱
  • 简介: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甚至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本文将尝试从延安新秧歌剧的基本属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爬梳,概念上缕清延安新歌剧与歌剧之间“模棱两可”的陈述。延安新秧歌剧运动永远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和课题。通过对新秧歌剧“歌”与“剧”和戏曲程式的研究。

  • 标签: 秧歌 新秧歌剧 歌剧
  • 简介:音乐新教材,实行了新的,新教材新标准的观念是全新的,通过教学,使我对新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对的认识阐释了一系列新的音乐价值观念,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教育理念.

  • 标签: 学生音乐 想象闸门 打开学生
  • 简介:脱离调式、调性孤立的认识等音程是没有意义的,本文结合视唱练耳课的教学内容,对和声调式中的特征音程(等音程)在理性及感性认识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 标签: 等音 等音程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 简介:我和温可铮于1945年初识,至今已四十五年。这四十多年来,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但我们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我喜欢他,我想他也喜欢我,可能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凝聚力之所在。1945年我在京津开音乐会。那时开音乐会不像今天,什么事都有人管,那时有关音乐会的一切事务都要由自己去张罗。从租剧场、登报、请记者、印入场券、印海报,以及托人卖票等,都要靠自己办,都靠不少亲友帮忙。每次也常有一些不认识的音乐爱好者从各方面为音乐会出力。记得当时其中有一位叫温可铮的中学生非常热心,音乐会他场场必到,常常拿着一大卷音乐会的海报,到处去张贴。听人家说,他在北京中学生中

  • 标签: 温可铮 音乐爱好者 印海 家说 我在 中央音乐学院
  • 简介:在音乐学的分类中,音乐史学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这中间又包括许多的子门类:如与文化有关的音乐文化史;与音乐自身发展有关的音乐风格史、音乐体裁史等;还有与音乐技术有关的和声史、曲式史等等,尽管这些技术学科同样隶属于作曲技术研究,但因为它们同时依附于一定的历史范围,并具有相应的历史发展轨迹,因而也就理

  • 标签: 音乐技术 西方音乐史 曲式 作曲技术 音乐史学 音乐学
  • 简介:一、声部位置女低音声部(Alto)在四部合唱中是与女高音声部(Soprano)相对而言,所以它往往区别于独唱意义上的女低音.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声部,它往往由大多数次女高音(Mez-zoSoprano或称为女中音)与一部分女低音组成.优秀的合唱团中往往还配有特殊女低音(Femalebass或Tenor

  • 标签: 合唱艺术 和谐之美 合唱作品 男低音声部 女低音 女高音
  • 简介:中国的戏曲艺术是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学艺术的综合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它既不同于欧美的话剧,也不同于欧美的歌剧和舞剧。中国戏曲的艺术形式虽然在金元时期就成熟了,但对于它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和理论上的阐述却很晚。明人王世贞在《曲藻·序》

  • 标签: 戏曲形式 中国戏曲 《宋元戏曲考》 曲藻 金元时期 赚词
  • 简介: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的基石,民间音乐家对传统音乐文化贡献巨大.然而,我们对民间音乐家甚至杰出民间音乐大师负载的优秀传统音乐遗产的巨大文化价值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正确的估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生活网络信息化,自然文化生态失衡成为严峻现实的今天,重新认识民间音乐的价值,通过制度或立法为硕果仅存的杰出民间音乐家佩戴上"金色花环",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 标签: 民间音乐家 无形文化财 价值 再认识
  • 简介:《乐队协奏曲》首演后,库塞维茨基对巴托克愈发钦佩。第—场演出后,他告诉巴托克:"这是十年来最好的作品!"纽约演出成功后,他说:"这是二十年来最好的作品。"一个月后,它成为兰十年来最好的作品。当赞赏上溯到"二十世纪以来",巴托克再也抑制不住自己,轻轻地问:"包括肖斯塔科维奇么?"

  • 标签: 巴托克 维茨 肖斯塔科维奇 多拉蒂 匈牙利人 十年
  • 简介:音乐学是什么学?俞人豪先生《音乐学概论》等著作早已明言不是艺术而是科学(艺术科学),但现实认识对此仍普遍模糊,有必要突出强调。另一方面,近些年中外学界认识到“科学主义”、“科学至上”的局限,强调指出社学科学、精神科学及人文学科等还具不容忽视的“非科学性”本质。本文简略介绍何兆武先生《历史与历史学》等论著中有关历史学非科学性性质和结构分层的论述,希望引发对音乐史学及音乐学在科学性之外的人文学科性质、“非科学”性质的思考,反思我们对音乐学学科性质的认知,以拓展深化音乐学的学习与研究。

  • 标签: 音乐学 学科方法论 历史学 科学 非科学 何兆武
  • 简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改革如一阵春风迅速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充分体现了新世纪教育改革的风貌,它立足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体现义务教育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体现实践性、探究性和创造性,为

  • 标签: 新教材 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音乐课程改革 教学大纲 素质教育
  • 简介:<正>中国古代乐律学的两个概念——三分损益法与三分损益律,在现代人的观念中似乎并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其含义是明确的。三分损益法是一种生律方法,而三分损益律,即通过三分损益法产生的律制。对于三分损益法,笔者的理解与上述并无分歧,而对于三分损益律,笔者认为由于这种解释缺乏历史的视野,难于帮助我们准确把握古代三分损益这种律学观念的历史内涵,因而是有缺陷的。那么,回到古代文献有关记载本身,以史料为起点作再次的考察,应该说仍是有必要的。

  • 标签: 吕氏春秋 三分损益律 历史内涵 三分损益法 律历志 史料
  • 简介:本文基于人们欣赏音乐时心理活动的自然属性,对这种心理活动规律的审美准则进行概述,即动力性与平衡性;再根据中国传统音乐横向性发展及意境营造的特点,谈了对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时基于心理活动自然属性下的审美准则的认识,分析了中国传统音乐怎样保持音乐的动力性与平衡性从而满足人们的自然心理活动规律。

  • 标签: 心理活动 旋律线 意境 审美准则
  • 简介:古语:“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少儿学琴都将经过一个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过程。这其中不管你“知之”也好,“好知”也好,或者“乐知”也好,都有一个决定因素融入其中,那就是——兴趣。所以想要每个学生都成为“乐知”者,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纵观奥尔夫、柯达伊、铃木到国内的一些小提琴教育家,虽然他们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但贯穿其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如何来培养学生学琴的兴趣作为实践这一理念的前提,并纳入到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在适合不同年龄心理特点和有利于个性张扬的游戏之中,以此来激活学琴的浓厚兴致,达到实践这一理念的目的。通过学习赵薇老师介绍的教育法,我看到“她”可以使学生学琴学得那么轻松,那么热爱提琴,就是溶入了学生们在学琴中好多喜闻乐见而又赋予天性的特殊爱好——游戏,从“玩”中感受到了学琴真有趣、很开心,继而把学琴当作了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特殊娱乐。谈到以游戏激活学生的学琴兴致,提高学琴兴趣,我也有很多体会,因为凡是初学的学生,我一般均以游戏加以辅助教育,也从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学琴兴趣起了“推进器”的作用,现特举二例。早在一年前,当初有两名学生学琴不到两个月就提出停学,那天刚好我上《学...

  • 标签: 初步认识 学琴 少儿学
  • 简介:外来术语的译名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词语代码转换问题,也就是从某种语言符号置换为另一种语言符号,使之成为被移人语言中可被同等意义理解的新符号。尽管这个符号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在理解和解读时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偏差”,但这些“偏差”只要不是文化或政治的原冈,最终还是会消失和被校正的。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音乐人类学 译名 语言符号 学科 代码转换
  • 简介: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明确了任务增强了信心──全国省市教委主任美育学习班部分学员座谈录在全国省市教委主任美育学习班6月12日召开的总结座谈会上,学员们以饱满的热情,畅谈了学习心得、体会,提出了对美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下面是部分学员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摘录。...

  • 标签: 艺术教育 美育学 美育工作 学习班 学员 教育思想
  • 简介:这是我们从中国乐器网上一篇文章中节选的。杨鸣教授的这番话主要是针对中国钢琴制造业讲的,但编者认为,它不仅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钢琴,特别是中国钢琴很有价值,同时对于“小演奏家”们了解钢琴文化,学会正确评判钢琴品质,正确认识中国钢琴也不无帮助。特别是对于我们正确选购钢琴更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 杨鸣 北京钢琴二厂 思维方式 演奏手感 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