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像一曲曲拨动都市心弦的秋之交响,声歌婉转、弦管跌宕,乐化出多姿多彩的时代篇章。像一束束承载着七彩音符的梦之礼花、缤纷四溢、此起彼伏、绽放着斑斓闪烁的美丽遐想。新世纪的第一个十月,秋色宜人,清风送爽,伴随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成功喜悦,人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音乐盛会——第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这届音乐节的规模颇为壮观,来自欧美十几个国家、以及我国许多演出团体的近1500位艺术家们汇聚北京,为广大音乐爱好者献上了包括歌剧、交响乐、室内乐、独奏、独唱、合唱、以及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音乐会等30场风格不同的演出,可谓是名家荟萃,异彩纷呈。而今,这道迷人的音乐景观虽然已经退去,但音乐节上的多彩乐章却仍在人们的记忆中回荡。特别是一些来访的国际音乐名家的艺术风采,给人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笔者作为一名音乐记者,不仅观看了他(她)们的舞台演出,还有幸参与并了解到他们在台下的一些故事和活动情况。遂在此辑录一二,以飨热爱音乐的读者。
简介:在现存元杂剧剧本中,白朴的《裴少俊墙头马上》、石君宝的《李亚仙花酒曲江池》、乔孟符的《李太白匹配金钱记》三部剧作,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爱情剧,唐代爱情剧;它们所表现的爱情发生,都以三月三上巳节为岁时节日背景。令人有兴趣探索的是:这三部剧作的本事,无论来自唐人小说、唐人叙事诗,还是传说,原本都没有,月兰上巳节背景,也就是说,这一节日背景是杂剧作家在创作时加上去的。《墙头马上》剧受唐白唇易诗《井底引银瓶》的启发创作,但白诗涉及物候的,似乎只有这么几句:“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季节交代是含糊的,更勿论节日习俗。《曲江池》剧取材于唐代白行简的传奇小说《李娃传》,小说未交代男女主人公初见面时的季节,只说某生(连姓名都略去)赴长安赶考,在平康里一宅门口见“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没有三月三,更没有杂剧里的曲江池畔酒席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