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在无闻师逝世七周年之际,由西泠印社编辑出版的《徐无闻印存》几经波折终于问世了。刘江、韩天衡先生为此书作序,受业李伟鹏、陈道义作跋,为此集增色不少。深切的怀念,由衷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读之令人感慨万分。书前附先生论印书法四幅,字字珠玑,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无闻师的印艺和印学思想。

  • 标签: 《徐无闻印存》 印风 印学思想 印艺 艺术创作 艺术风格
  • 简介:<正>我一直在想,“古典绘画”的灵魂究竟是什么?一次与朋友聊天,曾听到如是说:“古典绘画并非一种样式,而是一种审美,其精神表现为一种高贵的人类品质。”(这也是所有艺术形式的共性)我被这段话深深吸引,这正是我一直苦苦寻找的答案。回顾自己近年来的创作,那是一个充满了激烈矛

  • 标签: 绘画创作 启示 人类品质 艺术形式 精神表现 美学教育
  • 简介:意大利建筑家奈尔维(P.L.Nervi)曾经指出:"一个技术上完善的作品,有可能在艺术上效果甚差。但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却没有一个从美学观点上公认的杰作而在技术上却不是一个优秀的作品。"其言下之意,即技术与艺术在设计中是否能有机结合,可以从它的审美效果上见出。的确,任何艺术都是通过审美感受所进行的形式创造,从而获得意义与功能的表现和情感的蕴含。

  • 标签: 建筑家 奈尔维 设计流派 审美特征 审美感受 形式创造
  • 简介:当代书坛,名家林立。在章草艺术的实践方面,有三家可谓成就卓著,他们是郑诵先、高二适和王蘧常。现在,三家均已作古,但他们的艺术生涯均与章草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 标签: 郑诵先 章草 书风 艺术生涯 王蘧常 高二适
  • 简介:本文从黄牧甫的生平及印艺历程、师承渊源、黄氏审美观与其印的形成,以及在篆刻艺术史上的地位进行了综论。作者在吸纳前人和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梳理和研究,形成了相对系统完整的成果。其中对黄氏审美观及其印形成的论析,既为作者研究所得又为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标签: 印艺历程 历史渊源 审美观 黄牧甫 学术价值
  • 简介:回眸20世纪中国绘画艺术之林,林眠先生可谓璀璨耀眼的一颗明珠,他以特立独行的艺术天赋.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将西方艺术之精要和中国传统艺术之精髓融会于笔墨画境之中,雕琢出瑰丽的绘画意境。林先生认为:“从历史方面观察,民族文化之发达一定是以固有的文化为基础,吸取其他民族文化,造成新的时代.如此生生不已。”。同时,一个艺术工作者有责任”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基于上述观点,林先生一方面凭借深厚的西方绘画功底来改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另一方面又去伪存真.保留了传统艺术中核心的精髓.其中“意境美”在林先生的画作中就被完美地诠释出来了。

  • 标签: 中国绘画艺术 意境美 林风眠 中国传统艺术 民族文化 传统绘画艺术
  • 简介:二十多年来书坛繁荣的同时也显现出某种轻视技术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追求外在形式感而淡化技巧表现或舍弃细节追求,二是书法普及、书法“大众化”引发的负面效应:浮、浅、俗以及技术层面的不甚讲究。当代书坛,“”在PK,流派在比拼。近几年似乎是“流行书”与“二王”的PK,而且前者似渐趋势弱而后者渐趋强盛。。近年来各种重要展赛中“二王”一派作品比较走火,这其中虽有评委尚好等因素在起作用,

  • 标签: 技术层面 负面效应 流行书风 形式感 大众化 “风”
  • 简介:琢磨玺印乐无穷,腕底通融三代。时有老妻来细问,今天捉了几条虫?这首七绝是林剑丹先生所刻古玺『捉虫』的边款。五十多岁后,他把书法和篆刻创作兴趣更多倾注于战国三晋古玺文字。古玺文字不太多,为创作需要,往往还须参照商周文字,『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如果没有经过严谨的古文字学术砥砺是很难融会贯通的。

  • 标签: 三代 创作兴趣 古文字 融会贯通
  • 简介:徐渭书法作品类型多样,风格各异。通过对徐渭思想形成、创作背景、创作环境及创作心态、创作方式的研究,分析导致其另类书法风格的原因。

  • 标签: 徐渭 书风 三教合一 刑具 平和
  • 简介:由唐至宋的社会氛围和经济、政治制度变革下所形成的实用主义思潮是“尚意”书成熟的深层根源,它基本决定了“尚意”书的方方面面;同时,深入士人生活的禅宗(包括理晕)思想.及其对诗文书画的广泛渗透是“尚意”书成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尚意书风 深层根源 实用主义思潮 禅宗 儒学
  • 简介:中国书法和其他上层建筑门类一样,也存在现代化的问题,只是因其巨大的实用性和民族性而大大延误了它的现代化的问题。实际上,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才陆续有“现代派书法”、“新古典主义”、“学院派书法”、“流行书”、“书法主义”等群体出现。近几年来,无论是创作界还是理论界,对于流行书的争论甚是激烈。否定者有之,如王南溟先生曾于2001年第11期《书法》杂志上撰文《书法为什么会缺“筋”断“脉”——从沃兴华书法到“流行书”》抨击;肯定者有之,如刘正成在《流行书辩》’中就采纳了“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流行书的流行史”的观点;亦有人主张一分为二地看待它,如郭舒权先生认为,流行书存在笔墨工夫不扎实、易误导青年作者等问题,而“流行书”标新立异的手法和创新的尝试,也许还不成熟,没有古典的精练,但其胆识、其精神、其手法。映现了“雄强、开拓、进取”的时代气息,这是可贵的。本文认为,郭舒权先生的观点是较为客观的。

  • 标签: 流行书风 笔墨 中国书法 新古典主义 上层建筑 八十年代
  • 简介:收到你的诗词集《冷风景》,还有书法打样稿《心象》。月前去澳门.今日才得奉复。

  • 标签: 先生 沈鹏 诗词集 心象 书法
  • 简介:眠先生艺术哲学思想的核心可概括为’为艺术战”.他“为艺术创作战”.也”为艺术教育战”.二者殊途同归于他对民族的大爱。儒家,道家、禅宗的哲学思想在他“为艺术战”的一生中实现了合流,这使得他的百年人生分外开阔与厚重。

  • 标签: 林风眠为艺术战 艺术创作 艺术教育
  • 简介:流行书是历史使然,是时代使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它在本质上必将积淀成为书法的传统,因为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书都有流行的意味。故我们说“流行书”是“与时俱进”表现。书法传统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不是凝固不变的,它本身需要不断地丰富,因此,作为传统的书法,它在表现形式及风格范型上也具有多样性。现代书法作为新时期的一种书法流派,它在创作观念、创作技法、创作形式上有其新意,但由于它生成与发展的历史并不长,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 标签: 书风 行书 书法传统 现代书法 书法流派 创作技法
  • 简介:流行书,富蕴时代特色,故其成为当下书坛的清新剂。从某种角度上说,书法之所以成为书法,惟其可以流行矣。

  • 标签: 行书 书风 书法 时代特色 角度
  • 简介:一、引言李叔同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早年在音乐、美术等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业绩至今犹被人们铭记。他的书法,无论是出家前的李叔同时期,还是出家后的弘一法师时期,同样为世人所称道。评说赞美他书法的人很多,用丰子恺的话来概括:"他的字,功夫尤深,早年学黄山谷,中年专研北碑,得力于《张猛龙碑》尤多。晚年写佛经,脱胎换骨,自成一家,轻描淡写,毫无烟火气。"[1]叶圣陶则评价说:"就全幅看,许多字是相互亲和的,好比一堂谦恭温良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就一个字看,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只觉得每一画都落在最适当的位置,移动一丝一毫不得。再就一笔一画看,无不教人起充实之感,立体之感。

  • 标签: 弘一法师 书艺 书风 弘道 李叔同 开创性
  • 简介:一:吴让之印的主要来源1:汉印的悉心模仿为吴让之印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印是古代印章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达到了最成熟的阶段,它以庄重典雅的面貌,成为后世历代印人师法模仿的典范。汉印成为绚烂的明清流派得以发展成熟的重要基础。汉印的风格所体现的方正、平和、博大等特征与中国古代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审美思想是一致的。自元代吾丘衍、赵孟颊提出复古主义的印学主张,明清印人或云“印宗秦汉”,或云“印宗汉晋”,其核心都是师法汉印的风格,都是把师法汉印做为基本准则。“学印不宗秦汉非俗即诬”大多数有成就的篆刻家都曾以临摹汉印作为入门的途径。

  • 标签: 印风 中国古代艺术 审美思想 复古主义 汉印 清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