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崇尚标新立异,各树流派。这一表征在20年代最为显见,一批批作家在流派的旗帜下成为时代的弄潮儿。然而仍有少数几位作家是不为具体的流派所约束的,此类作家才更深层地把握了文学的现代精神,最终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T.S.艾略特就是其中的一位。艾略特初登诗坛时是英美“意象派”圈中的一员,而他个人却特别推崇英国17世纪的“玄学派”,后来其诗风的发展又表明他是本世纪初席卷西方诗坛的“象征主义”诗潮的佼佼者。与此同时,艾略特还在批评领域与“新批评派”合作,发表言论,阐释自己新诗写作的追求。然而,新批评派在形式主义文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细读文本”的基本方法,以及一批象征主义诗人对意象碎片的嗜好,又与艾略特重历史意识,尤重作品的整体意义的观念相左。复杂的精神性格使艾略特越出了具体的流派,成为广义的西方现代诗的真正代表。笔者认为,艾略特精神性格的复杂性源于他思想深处的一对精神矛盾:深刻的虚无主义与对历史传统的独特意识。这对矛盾的碰撞使他从对现实的直观描绘、现象批判而走向对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转换。就诗歌创作而言,艾略特中以“象征”的观念作为其艺术实验的起点,描绘出一幅碎片世界的画图,进而这种虚无的精神又深化为一种更为广阔的观念,
简介:卡洛斯·阿图罗·特鲁克,1925年10月生于哥伦比亚养科省孔多托市,著名短篇小说家。曾在波哥大工作多年,担任孔迪纳马卡省文化厅副厅长、历史研究学会秘书等职。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特鲁克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曾数次获得哥伦比亚国家短篇小说竞赛奖。他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冰雹及其他故事》(1953)、《结束夏天的一天》(1974)等。此外,他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若干篇小说和其他作品。他的小说主要表现城乡劳动者的贫困、厄运、同恶劣环境的斗争和作为人的天然欲望等,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从山上来的女人》(译自1985年出版的《哥伦比亚短篇小说选》)被认为是作者最重要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作品一反作者一贯的现实主义和地区主义倾向,以新现实主义小说的风格闯入文坛。故事被浓缩在24小时内,环境描写同人物的内心活动结合在一起,用简洁、明快的笔调把大自然为人们造成的酷热、饥饿、荒芜、迁徙、死亡和人物对雨露、播种、安宁、清洁和爱情的向往生动地表现出来,不失为一篇构思新颖、风格独特的优秀之作。
简介:1诗歌吗?不,诗人并不最初就有写作对象、写作形式以及他个人的意象世界的.当他聆听到某种声音时,脑子里会猛一发亮,像有特异反应功能的人眼睛里发出炯炯的光芒,他以独特的眼光观察事物,事物也按某种特定的安排审视此人.诗人撞上独裁者,被迫听他个人的只会警告而从不作安慰的类似苏格拉底的恶魔的口述.在他的影响下,诗人不得不竭力去寻找措辞,就像他不得不呼吸一样.我们不能不对什么都追根求源,但也知道:每首诗的创作都归咎于某位误入歧途之神经质.他的病状不断出现,无论他如何将自己投入哲学、政治或技术领域.几乎没什么比诗更让读者出乎意料地面对荒谬,面对孤独的偏见;而这荒谬和偏见,往往是令人不愉快的条件反射的结果.它们带诗人走入一个内向的想象的世界,后者试图与外界抗衡.
简介:<正>《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以下简称《曼》)是简·奥斯丁(1775—1817)后期的一部力作。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褒扬者,称之为“奥斯丁的第一部完全成熟的小说”,①赞扬它“写得如此完美动人”。“人们往往更为欣赏”。②贬抑者,认为它“情节单调”③、女主人公“最乏味”,④是“一部失败的艺术作品”。⑤但无论是褒是贬,评家们基本认同:这是一部道德说教小说。“整部作品贯穿着道德严肃性这个中心问题”。⑥它通过范妮这个“帕米拉”式的人物“靠德行的帮助几乎做了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女主人”⑦的故事,宣扬了“传统的道德的与社会的价值”,“体现了作者本人的准则。”⑧人们还认
简介:<正>在纪念德国伟大诗人兼思想家歌德逝世150周年之际,董问樵先生为我们献上《浮士德》新译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早在新译《浮士德》出版之前,我曾先睹为快,陆续读过其中部分译文章节,这回开卷重温,捧读之下,获益非浅。歌德的《浮士德》悲剧诗问世,迄今已有一个半世纪左右(第一部1808年,第二部1832年)。150多年来,这部博大精深的世界名著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甚至同一文字也有多种译本,驰誉瀛寰。据笔者所悉,至今中文译本《浮士德》已有六种:有莫甦(1926年启明书店)、郭沫若(1928年上海创造社)、周学普(1934年福建永安东南书局)、顾寿昌(出版年代不详,上海北新书局)、董问樵(1982)和钱春绮(198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指全译本而言)我曾先后读过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