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8世纪,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变迁,瑞士德语区陷入乡村败坏、革命酝酿、观念盛行的整体性危机,当时的文法教育不仅没有改变现实困境,反而促进了观念化上层统治者和愚昧化下层民众的对立。细致考察此整体性危机的历史根源和结构条件之后,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将之形象地融汇在《林哈德和葛笃德》一书中,整体刻画了一个普通乡村的变迁。他认为唯有通过革新教育理念,推行以手工劳动为职业训练、以感觉印象为作用机制、以数形名为教学体系、以心手脑结合为培养方式、以母爱父道为人性基点的教学改革,通过智识教育、行动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齐头并进,才能塑造新人,帮助贫民,挽救危机。
简介:在技艺教育被高度重视和教育市场化运作在全球范围内势不可挡之际,品评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篇》及《泰阿泰德篇》,反思当代美德教育的内涵、方法和困境,变得更为切合。因为柏拉图笔下的两派教育大师对话,聚焦了美德教育古今不变的主要障碍,如年轻人喜好追捧、学术秀场有名人效应、真知敌不过伪见、美德流失于市场、师生互不赏识、相对主义掩护思想懒汉、社会风气就是最硬标准、优等生最终也找不回当年理想等等。同时柏拉图的对话也更清醒和坚定地提醒我们:虽然美德教育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关系到城邦是否正义,但唯那些“心灵对望”的师生才能真正完成一次美德课程,而且“下不为例”。所以,唯有通过真诚严肃的对话和人与“神”(真正智慧)的互助,学术探讨才有真正的价值立场,求知才同步地求德,教师和学生才能一起教与学“不可教之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