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央党校经济学部韩深江与人联合著文称,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是落实企业发展权。作者认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剥夺了国企的发展权;“条块分割”,结构趋同削弱了国企发展权;沉重的负担限制了国企发展权;产权约束软化、“内部人控制”侵蚀了国企发展权。作者提出,国企改革一是要加大政企分开的力度;二是要进行结构调整,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三是建立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规范使用企业发展权;四是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使经营者合理用好企业发展权;五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国有企业的富宗人员下岗分流创造条件。深化国企业必革天关键是落实企业发展权
简介:<正>实行分税制后,财政分配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财源建设日益紧迫地提上了各级财税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兄弟区县相比,作为海岛县的崇明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财源建设上根据崇明实际,认准目标、突破关键、抓住重点。认准目标坚持高起点市委、市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崇明的开发开放作为浦东开发开放的延伸,是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上海开发开放的重点,要把崇明建成中国乃至远东最大的自由港。这实际上已经给崇明的经济发展定了位,因此,崇明的财源建设要紧紧围绕这个宏伟目标,坚持高起点。崇明县在财源建设问题上曾经吃过目标不明、起点不高的苦头。如八十年代前期办起的50多家“小纺织”和八十年代中期办起的20多家“小家电”,由于设备陈旧,工艺落业停产,其余的虽勉强维持,但效益很差。总结崇明在财源建设上的经验教训,我们得出结论:在财源建设上必须认准目标,要坚持高起点。从目前来看,要着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在后续财源的开发上,不能只看眼前,要从“小岛型经济”、“小而全格局”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要放眼将来,学会把崇明经济发展纳入全国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发展来考虑的思想方法。─—目标体系问题。过去崇明在财源建设上缺乏明确的目标体系,吃了不少亏。?
简介:全省国税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要任务已经明确,下一步关键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中国有句古话“不患无法,而患法之不行”。现在我们的问题就是在于落实。制度有可能不健全、不完善,但是更重要的我们有很多地方落实制度不够坚决、不够扎实,往往是说的多,兑现的少。因此,在落实问题上应该强调两条,第一,各级领导、办公室对纪检监察工作要加强督查,第二,对违法违纪的必须要动真格的,按章办事,令行禁止。仅靠批评、教育是没有威慑力的,不利于扬善惩恶。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有的领导干部在抓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上,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模糊认识:一是过分强调税务系统存在的腐败现象与整个社会风气不好之间的关联度,认为只要大环境存在的问题解决不了,税务系统腐败问题就根治不了。认为搞市场经济,腐败难免。持一种悲观、畏难、消极的态度。这种认识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我们国税系统不是在真空里工作。而是和整个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反腐败斗争和反腐倡廉工作也受到大气候的影响。但是,这种认识没有看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反映了一些同志对反腐败工作缺乏信心,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缺少正确的认识。因此,落实制度就不够有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一种公平竞争的经济,它所依据的原理是等价交换,按照资源的最佳配置,以最少的投入,追求效益最大化。这无疑对发展生产力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它容易引发一些见利忘义,尤其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一些同志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的倾斜和多元化容易引起腐败的多发。这就是反腐败工作具有艰巨�